最近看书,挑作者,挑出版社。在广西师大出版社的公众号上,看到林采宜的新作,《假装思考》,就买了。在图书馆看过她写的《肆无忌惮》,不记得里面的内容,只记得,文字背后隐现着一个鲜活的,肆无忌惮的灵魂,由此,记住了那个清秀又有狂生气息的女子,林采宜。
我是个活的有些拘谨的人,嗯,虽然可能很多朋友可能不这么觉得,但是,我知道,我内里是个被束缚的灵魂。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在乎别人的眼光,会因为别人的不赞同,而改变自己的行为,偶然有些跳脱的行为,也不过是一些软弱的挣扎。缺什么,向往什么。一口气看完了这本薄薄的随笔集,只觉得该浮一大白,为那些直爽的句子。
当一个社会把'成功'简单地定义成只跟拥有财富数量和职位的高低相关,并成为绝大多数人的奋斗目标时候,这种'共识'其实隐含了文化极权。不断聚焦的目标,阉割了生活中的所有枝枝蔓蔓,只剩下两个枝杈:一枝谓名,一枝谓利。被名利所奴役的人生,自始自终,写着'拼搏'两个字。这是一种乍一看很威武实际上很变态的行为。常年处于拼搏状态的一般都是自觉或者不自觉的强迫症患者。
人性的本能被功利意志彻底强奸。本来是个悲伤的故事,却被那些'励志鸡汤'包装成对奋斗的讴歌。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像癌细胞一样在时代的空气里疯长
鼓励人去过奋斗的一生,本来没什么不好,但奋斗的意义全然用金钱衡量就未免有些不妥。当所有人都热切向往同样的标配人生,就更让我毛骨悚然了。林采宜直接用“癌细胞”来形容这种主流价值观,让我拍案称绝。
继而谈到了商业社会的盛行的资方对员工牺牲奉献的鼓吹,林采宜说的更为干脆:
没有以平等契约的理性规则对待员工的企业本质上都是耍流氓。团队精神,作为集体主义的变相,和20世纪歌颂为集体的几根木头牺牲性命的文化并无区别。真要细分它们的区别,前者是为少数人的利益牺牲多数人,后者是为多数人的利益牺牲少数人。
这在鼓吹加班文化,感恩文化的现在,真真是一股清流,但不知道能浇醒几个人。即便浇醒,又有几人能挣脱这种强大的社会裹挟力。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全民皆兵搞阶级斗争和全民皆商下海发财,异曲同工。
从绝对的恭顺走向绝对的自私,从完全的政治化到完全的商业化,社会从一种荒诞走向另一种荒诞。有趣的是,比起前一种荒诞,后一种荒诞来自社会成员空前绝后的自主和自愿。这是个拥挤的社会,名与利簇拥而行,流光溢彩,然而繁华的只有衣冠。
在这个拥挤的社会,偶尔,该停下来,面对我们与生俱来的孤独,这份孤独,才决定了我们是各自独立的个体。我尤其喜欢《假装思考》里有关孤独的论述。
孤独是成熟的标志。人在群体中生存,但精神,情感和意志都不应该依附于群体。自我意识的觉醒,是走向精神独立的开始,同时也是孤独的开始,
每一个人都是孤独的,就像每一颗伸向天空的树。...具有独立的思想,情感和独立个人意志的人是树,不是藤。藤可以攀缘,依附,纠缠,但树不可以。每一棵健康的树都是孤独地刺向苍穹。
从觉察到自我的那天起,孤独就成为我们的一部分。我们需要有足够的坚强面对孤独,才能真正的享受独立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