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约了一位好久不见的朋友一起去看了《后来的我们》,我是一个很矫情的人,特多愁善感,十部电影九部都能把我看哭。还记得跨年那天晚上,我一个在电影院看《解忧杂货铺》,哭得稀里哗啦,旁边的人像看傻子一样看着我,或许他们都觉得我比电影好看。
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哭,电影情节太感人吗,并没有,可就是忍不住。
看《后来的我们》之前就做好大哭一场的准备,从电影开始就一直在等待着大爆发,林见清说:“如果伊恩找不到凯莉,那世界就没有了光彩。”时,鼻头也是一酸,可眼泪始终是没有掉下来。很多矫情玛丽苏的台词都曾是我笔记本上的常客,可从什么时候开始,就再也不曾见过。
如果是五年前,或者两年前让我看这部电影,我一定会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可这两年真的是没有力气再来伤春悲秋,看完整部片子,脑子里却是“毫无剧情”四个大字。坐在影院最后一排的我突然就笑了,这不就是后来的我们吗,用力地把自己变得不像自己。
那些年岁里,看电影真的只是看电影,哪管什么三观正不正,哪管情节通不通,哪管台词矫不矫情,哪管女主角作不作,我开心了,就笑,感动了,就哭。那些所谓的共鸣在现在都变得麻木,是时代变了,还是我们变了。
影片最后父亲的信让我最为记忆深刻,后来看了很多影评,这也是整部影片中唯一评价较好的点了,无论何时,家,永远都是你的依靠,累了,就回家吃顿饭吧。
尽管整部影片的评价并不是很好,但不能否认它很现实。我在影片中看到很多熟悉的影子,有我自己的,有身边朋友的,我们都曾那么用力地生活,或者正在用力地生活着。我想很多北漂的人对那些格子间,地下室并不陌生,曾几何时,我们也这样蜷缩在阴冷的地下室,吃着热腾腾的泡面,便觉得幸福不过如此。
在看这部影片时我的泪点来得特别早,林见清和方小晓分开时我没哭,他们在雪地里谈如果时我没哭,就连最后看到父亲的信时我也只是稍有感动,眼眶发红。但在看到林见清的室友在北京撑不下去选择回家时,我实在没能忍住。谁不想衣锦还乡,谁不想耀武扬威的回去。梦想,在北京这个城市真的太渺小,来时胸怀大志,历经生活的打磨,也只能灰头土脸的回去。
看着室友一个接一个的离开了,林见清独自面对空荡荡的宿舍,像极了曾经的我。我以为梦想是很神圣的东西,我以为只要有梦,就能一直向前走。就是这么神圣不可亵渎的梦想在生活面前不堪一击,在我还没来得及开口就遭到家人朋友的一致反对。我知道这条路很难,但从未想过我连试一试的勇气都没有。
家人朋友,生活,梦想总归是要舍弃一些什么才能在此之间寻得一个平衡,我思考了很久,却迟迟做不了决定。
突然就理解的林见清对家人的忽视,也理解了方小晓不要房不要钱只要林见清。我不过凡夫俗子一个,做不来高尚。
就像最后我还是向家人妥协,所以负了梦想。做这个决定真的很难,电影散场后,我和朋友在烧烤摊坐了很久,我们什么也没讲,我努力抬头假装被昏黄的灯光晃了眼,只有自己知道模糊了双眼的是什么。我坚持了十年的梦,啪叽碎了一地,你说痛吗?但我还得生活下去。
后来啊,我们终于活成了自己曾经讨厌的模样,也终于活成了曾经喜欢的模样。
这就是后来的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