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购的兴起源于商品可选择性的不断增大,当然这不是说在商品稀缺的年代就没有导购。应该说自从人类学会交易的同时,导购的行为就已经存在了,通常表现为某些有经验的人给另一些准备进行交易行为的人一些参考意见。但是不可否认,随着商品丰富度的不断增加,导购的价值也相应被越提越高,某种层面上已经超越了商品本身的价值。可以说,导购员或以导购这个商业模式为切入点的公司是这个商业时代的既得利益者。
但是很不幸,这之中的90%是不合格的,或者更多。我们可以联想下过去,是否被有心或无心的导购员坑过无数次,买过一大堆走出店门就再也没拿出来过的不知所谓的东西,导致现在逛街看到朝你走过来的导购员就想换地儿。又是否在蘑菇街美丽说这些网站上买了一件大家都赞的衣服,回来只能当抹布用,或者发买家秀当网络笑柄。
两个原因。第一,导购的商业模式不是我为你导购为你服务向你收取一定的服务费,而是你买了商品我就拿了提成。虽然我们口头上挂着的永远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但是到执行层,历史教我们,只要和利益相关什么初心都是扯淡。第二,说白了,就是导购员或者去做导购建议的这些人不专业。就像一个很讽刺的笑话,中国的时尚杂志都是一帮月薪2、3k的编辑教一帮月薪7、8k的白领怎么过月薪100k的生活。(好吧我也觉得这个笑话确实没什么笑点)
导购是个技术活,而且是个硬活。不是随便阿猫阿狗给个建议都叫导购,那叫凑个热闹。我接触过的互联网上最靠谱的导购行为在哪里?论坛里,垂直细分的社区里。常见的场景,某个人要组台机子,啪啪啪丢出一些需求和条件,发帖子或直接私密找大神,大神再啪啪啪给那人理一理,不合理的改成合理的。一拍定论,再不遗余力的给那人做比价,查资料。最后那人心满意足,大神则收获了恭维和那种老子果然在这个领域很有话语权的变态快感。
导购,就该是最专业的人给不够专业的人做的服务,应该拿的叫咨询费,不应该拿的叫提成。我的判断是,大众化的导购平台一定会越活越难直至最终消失,而下一个可能性会在专业导购上。以未转型电商前的蘑菇街举例,它所谓的导购只是将一个大盒子精选到一个小盒子,其实它“导”的能力基本上没有,它给人的直观感受就是以一定条件挑选过后的淘宝女装,它的本质还是“购”。专业导购的本质是“导”,它的盒子仍然很大,在一个最大的盒子里以它的专业判断给到人相对更合适的结果。在我脑子里的产品雏形,应该是依托在垂直细分社区之上,并且不断拓宽领域,最终形成的是专业社群的生态圈,每个社区的老大就是这个领域最牛逼的人物,而下面的“导购员”则是在这个领域下的某个细分领域相当专业且有着一定话语权的人员。
而当这种可能性被实现时,导购会从商业逐渐的转变为服务业。别担忧,我们会欣喜的发现,这样的结果会最大程度的提升这个行业的健康度。也许只有到这一天,“导购”才能真正为自己正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