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有一些女性朋友,经常沉迷励志电视剧剧,然后总是被那些在命运的风浪中沉着掌舵,光芒万丈的“大女主”闪耀得睁不开眼。
然后就有人问:“为什么我们越来越爱大女主?”
一身家过亿,生活幸福的姐姐答:“因为她们身上没有等、靠,要的气息,而是像一棵扎根土壤的树,把自己活成风景。”
这句话其实是她的真实写照,但也是女性变强的真相。
换个思路想,我们其实不是羡慕所谓的“大女主”光环,而是她们身上那种拎得清、打得透、立得住的状态:
不被情绪裹挟,不被他人定义,哪怕走在泥泞里,也能坚定地踩着坑洼向前走。
但很多像我一样普通的女性,可能会说:“没有背景、没有天赋,没有能力,怎么可能活成那样?”事实上,大女主特质从来不是天生的,而是日常中点点滴滴刻意修炼出来的。
那些看似熠熠生辉,遥不可及的特质,其实是就藏在我们普通人伸手都能触到的小事当中。
[if !supportLists]一、[endif]先学会“对自己诚实”
真正的大女主,不是很多人认为的强势,或杀伐果断,而是内核很稳,很强大,会静听心声,拎清主次。
这强大和强势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强势是总想着要求或者改变别人,强大则是专注经营自己,永远能抓住事情的核心。
就像电视剧《知否》里的盛明兰,在顾家被刁难、排挤时,不哭、不闹,更不硬碰硬,而是默默分析每个人的性格和需求,然后以最省力的方式化解矛盾。这就是极其“拎得清”。
她清楚自己要的是“安稳度日、护住家人”,所以暂时的委屈,或者困难,不过是扰乱心智的干扰项。
普通女生想做到这点,可以从“对自己诚实”开始:
睡前复盘:问问自己,今天的事,是我想做,还是别人希望我做,比如帮同事处理工作,是真心想帮,还是怕被对方PUA?报考各种证书,是自己喜欢,还是跟风?等等。
当你开始区分“自己的需求”和“外界的期待”,就不会被“应该做什么”所绑架。
利弊分析:遇到纠结时,可以列一张“利弊清单”,但只写“对我而言”。比如,纠结要不要辞掉稳定但没成长的工作,别想“父母会不会失望”,“朋友会不会觉得我冲动”,只写“这份工作能给我带来什么?”“辞职后我能否有能力养活自己?”“不辞职的话,几年后会后悔吗?”等等,答案往往就在这些问题里。
试着自律:其实是允许自己暂时不够好。事实上,真正的自律不是逼自己必须完美,或者必须完成,而是接受“我现在只能做到60分,但我愿意慢慢往上走”。就像跑步,不必一开始就定每天跑5公里,可以从每周3次,每次500米开始,慢慢累计,复利的效果就会很惊人。
二、试着不跟别人比
心理学上有个“隧道视野”效应,说的是当你总盯着别人的轨道,就会忘记自己的方向。就像读书的时候,那些嫉妒心强,整天比较别人成绩,关注别人是否超越自己的人,往往被焦虑反噬,成绩一落千丈。
生活中太多女生,也常常被困在这种比较当中,比如,听闺蜜升职加薪,或者嫁了个金龟婿,就觉得有落差,就会抱怨命运不公。
但,大女主,从不活在比较里。就像《都挺好》里的苏明玉,从小被家人忽视,还常常被灌输女生读书没用的谬论,但她不被影响,万般困难,只盯着“靠自己改变命运”这个目标,最终活成了自己的依靠。
不过,专注自己的节奏,不是佛系,而是明白每朵花的花期不同,只要自己保持努力,然后静待花开。
咱们普通女生,可以试试这两个小方法:
[if !supportLists]1、[endif]记录“成长清单”。
不再记录“别人有什么,我没有什么”,换成“今天我做成了什么小事”:比如,写了一篇文章,虽然有点吃力,但完成了;比如坚持早睡早起,皮肤变好了,等等,事情很细碎,进步很微小,但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最终堆成了你的底气。
[if !supportLists]2、[endif]给目标降维,让它够得着。
比如想提升专业能力,别一上来就立志要超过某某某,而是拆解成这个月要读完几本专业书,做几页笔记,等等,当目标具体到“每天能做的事”,你就没空去关注别人的进度了。
三、敢止损,能重启
真正的大女主,拥有雌雄共同体,有勇有谋,既能理性决策,也能感性洞察。她们能深情投入,却不把情感当救赎;她们会被击倒,却有站起来的力量。
就像《黑暗荣耀》里,被文东恩打动的,不是完美的复仇计划,而是她身上那种“摔碎了也能拼起来”的劲儿:
被校园霸凌退学,她一边打几份工,一边自学考上大学;被仇人威胁,她从不退缩,说能豁出去的时候,就没有什么可怕输的。
当然,我们普通人的“有勇有谋”,不是说要像电视剧里那样轰轰烈烈,而是在生活里也能拥有的韧性:敢及时止损,能从头再来。
1、感情上,不被付出囚禁。如果一段关系让你越来越自卑、越来越累,别出现已经付出那么多,放弃太可惜之类的思维。就像买了一张不好看的电影票,与其硬着头皮看完折磨自己,不如起身离开,去做让自己开心的事。离开错的人,才能遇见对的生活。
2、工作中,别怕“推倒重来”。我有个朋友,在一公司做了6年,面对机械式的工作,想辞职又怕找不到更好的。后来试着骑驴找马,利用下班时间学新技能,半年后跳槽成功,工作称心如意。
她说,原来重新开始没那么可怕,怕的是不敢承认现在的生活不是自己想要的。
3、日常里,练点“小勇气”。比如尝试换个发型、比如尝试参加一些聚会交友,等等,看似小事,其实是在积累敢于改变的底气。就像学骑自行车,先在无人的跑道练习,才能慢慢骑向人群。
想起作家刘瑜的话:“一个人要像一支队伍,对着自己的头脑和心灵招兵买马,不气馁,有召唤,爱自由。” 这句话里藏着“大女主”的真相:
她们不是天生强大,而是在一次次“认清自己、专注自己、重塑自己”的过程中,慢慢活成了自己的靠山。
或许我们这辈子都成不了电视剧里的大女主,但可以做人生这场戏的主角:不被别人的评价绑架,不被暂时的困境打垮,知道自己要什么,并且一步一步去靠近。
毕竟,能定义我们的,从来不是“你有多优秀”,而是能否愿意为自己而努力。我们往前走的每一步,都是在让自己变得更“大女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