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不是药神》大火,豆瓣评分9.0,自《霸王别姬》后,豆瓣上太久没有对国产电影那么高的分数了。
影片取材“药侠”陆勇的真实事件。影片中主人公叫程勇。
程勇是个卖“印度神油”的小贩,但生意惨淡。家庭方面,老婆因为家暴要跟他离婚,儿子要跟继父移民海外,父亲身患血管瘤急等钱做手术,否则血管瘤一破就是死。他太需要钱了,愁的一逼。
刚好在这时候,一位叫吕受益的慢粒白血病患者,拖他从印度代购仿制版格列宁——一款针对慢粒白血病的抗癌药。当时正版格列宁在中国售价4万一瓶,普通家庭根本吃不起,但仿制版只卖500元而且药效和正版几乎一样。
程勇刚开始是为了钱才做代购(走私)的,后来通过跟病人的接触,良心发现,变成“义工”以成本价给病人买药,再后来竟然贴钱……
一系列的利益纠葛,人性挣扎,相关方博弈。能看到人性的伟大,也能看到人的卑微;能看到光,能看看到光影背后的黑暗与无奈。
先不剧透了,电影大家可以自己去看。网上关于《我不是药神》的影评很多;大多数是赞扬中国出了部争气的电影、演技爆棚之类的,这篇文章我想聊一下“疾病”这个话题。
正像影片中一位患病老人说的那样:谁家能不遇上个病人?你就能保证一辈子不会生病吗?这段对话深深触动了观众的心;从影院出来竟然有一群在在议论:赶紧买个保险。
我不知道你们对“疾病”这个词有多深的理解,去年有这样一个很火的新闻:一位在北京有房有车的精英中产,因为家人一场病,在ICU看到了每天耗费6万块的各类昂贵机器,被逼到卖房卖车。
他说,我终于知道了,什么才叫“疾病”。
他说,如果我病得不行了,一定不要进ICU,我宁可死去。
疾病,不仅仅只是个人身体的煎熬,它意味着一个家庭的痛苦,因为爱与责任,你要举全家之力拯救一位病人,你的家庭可能因为一场疾病,直接从小康到贫穷,并一蹶不振。
家庭中幼小的孩子,可能因为这场家庭灾难,改变人轨迹,就像暴风席卷森林一样,作为一个小树枝,不到风停下来,它的轨迹永远无法确定。
感谢《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让很多人笑着笑着就哭了,也倒逼很多人去思考:如果我面临困境,我该怎么办?
希望你认真看完这篇文章。
2
一场病压垮一个家庭
去年,网上一篇妈妈写的遗书,让人心痛不已。
“当你们看到这份遗书的时候,我已经陪着女儿离开这个世界了,我对不起孩子,可妈妈再也没钱给你治疗了,唯有陪着你一起离开这个世界……我死后愿意把能用的器官捐给需要的患者,感谢帮助过我们的好心人……”白血病孩子的母亲石小华在独生女儿已经接受了父亲的骨髓移植,治愈在望,但是却出现了严重的肠道排异,医院里已经欠费,
石小华绝望中写下的遗书:“你坚强地抗过了白血病骨髓移植手术,可妈妈无法陪你抗过肠道排异期,因为肠道排异费用太高了……对不起孩子,妈妈无能,现在能做的就是永远陪着你…….”
幸好这封遗书被丈夫及时发现,避免了悲剧的发生,但是昂贵的医药费怎么办呢?
身边一个朋友讲过自己家的一个案例:
他们全家都是国企职工,生活在当地也算可以。在他上高中的那年,外公检查出了肺癌。小舅带他四处求医,妈妈因为外公的病,放弃了外调的机会。
一次包饺子,小舅妈吃着吃着就哭了,她说,有一年多没吃过肉了,去菜市场买菜都是趁着收摊的时候,只为了多省几块钱。
一天,外婆召集家庭议会,医生说有一种进口药,一针两千块,一周三针,疗效怎么样,还不清楚,问打还是不打?
会议开到半夜,最后决定用药。
两年后,外公去世,留下满满的债务,小舅因为经济压力,一直等到他大学的时候才敢生小孩。
后来,他母亲经常对他说,如果她老了,患了重病,她不要治疗她要安乐死……
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说,70%贫困的就是因为疾病,一场大病能毁掉一个家庭。
据《中国中等收入群体医疗服务与医疗保障研究》显示,在城市家庭,自付的医疗费用中,有8.9%需要借债才能支付,在农村,这个比例为20%。
一病之隔,两个世界。家庭的贫富,往往只隔着一场病,哪怕是中产家庭,一场不算太大的病,也能让整个家庭捉襟见肘。
3
生病了,我不想拖累家庭。
《我不是药神》中小黄毛,才不到二十岁,得知自己得了白血病之后,为了不拖累家人离家出走,在一家破乱的屠宰场工作。程勇把代理权转卖之后,吕受益再也吃不起药了,病情恶化经历化疗之后,望着熟睡的老婆、孩子,他最终选择了自杀。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新闻也太多了
怀柔老太不愿拖累子女勒死瘫痪丈夫后自杀
荆州患病老太不愿拖累孝顺儿女跳湖寻短见
湖南同村数名老人连续自杀只为不拖累子女
安徽9旬老太跳井身亡因疾病缠绕不愿拖累儿女……
人们无法用统计,有多少不愿拖累家庭的病人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很残酷,也很现实。
论坛上看到一个帖子,女,28岁,医院确诊为糖尿病,好几天空腹血糖15.9-16.7,有家族病史,父亲死于糖尿病。
老公在外创业,事业刚刚起步,上个月给孩子换了学区房,还有300多万的贷款,确诊的第三天,弟弟结婚,问能不能借10万块钱,所有的事情在一瞬间就崩溃。
原本的女强人,回到家看到孩子就偷偷哭,不敢跟老公说,也不敢和孩子说,卡里已经没有一分钱可以借给弟弟。
以前很怕死,晚上梦到死醒来都会哭,现在不怕了,希望出门就被撞死,这样还能给家人留点钱,不想拖累家人,但想着自己死了,房贷怎么办,女儿怎么办,老公怎么办、家里的老人怎么办,越想就越崩溃,眼泪哗哗地就往下掉。
“病来如山倒”其实倒下的何止是一个人呀,在医疗体系还未完善的国度里,人们谈病色变。恐惧、烧钱仿佛和是疾病的代名词。
“小病拖、大病抗,病危等着见阎王”几乎成了我们的现实写照,不是不想治,而是不敢治、害怕治,治不起。
4
疾病面前,你为何那么卑微?
一旦家庭成员的疾病治疗付费超过40万,基本上中国一半的家庭都要破产,即使很多人看似有车有房。如果是家庭经济支柱生病,那就更可怕了。
不理想的医保体系
之所以这么说,是想告诉你,不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医保上,至少几十年内,是很难达到理想状态。
不合理的家庭结构
80/90后,中独生子女占大多数吧。想象一下一家四个老人加一个或两个孩子是什么概念?上有老下有小,在我们这一代体现的淋漓尽致;任何一个生病你都承受不起,如果是中间的我们,那简直是灭顶之灾。
不合理的财务状况
各位可以细想一下,你自己的存款到底有多少?有多人信用卡不欠钱?有多少人没有房贷车贷?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报告》显示,在中国,超过一半家庭的储蓄为零。这就意味,一旦风险来临,一半的人找不到避风港。
不要有侥幸心理
中国保监会发布的《中国热身保险业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2006-2010)的通知》显示:
男性在0-72岁期间“至少罹患1种重疾”的概率为44.32%。
女性在0-78岁期间“至少患1种重疾”的概率为46.81%”。
人们都是心存侥幸的,对一些事故,人们往往都只当是故事在听。从来没有意识到,灾难也许会降临到自己身上;你的侥幸心理越重,准备也就越不充分,面对风险时越是无能为力。
多认识几个医生
冯唐说:“中国医疗服务市场作为整体还不是一个市场化的市场,之后很久也不会。你三十五岁之后,需要多认识几个医生朋友,请对他们好一些。”
接触过医院的人都知道,医院里没有熟人你有多么的不知所措,下一步该干嘛?需要怎么办?哪个是权威?你一脸懵逼。
定期体检,早发现早治疗
借用互联网的一句话:打败你的不是竞争对手,而是跨界者。叱咤职场的你,有时候打败你的,也许是一个倔强的老头。
定期体检,以现在的医疗水平,很多病能及时发现的。千万别听老人说的话:我没病,我身体好着呢。因为不到万不得已,他们是不愿意麻烦子女的。
除此外,合理买份保险,以小博大,转移风险,也是很有必要(保险从业者要感谢我了)
这个世界上没有药神。心存善念,合理规划自己以及家人的生活,就像程勇说的一样:“这个世界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好的”。你的家庭也会变得越来越好的,顶梁柱们,你就是你家的药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