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的那年,我报考北京大学新闻学的硕研,结果复试被刷。当得知淘汰结果的时候,我伤心得跟活不下去了似的。现在想来也不觉得是坏事。我要是真的去骨头轻的媒体做了记者,你说我是不是就得跟着写一些骨头轻的新闻?是不是就势必写一些违心的东西?是不是都学会了避重就轻,不谈国事谈鬼事?肯定的,我得写,我得学。可是内心里我又是一个刚正不阿、缺心眼的葫芦娃,那身在环境压力和自我初衷的夹缝中的我该何去何从呢?想必也是辞职走人的下场。可是辞了职又能去哪里呢?天下乌鸦一般黑,我不把自己抹黑点都无法混迹其中。所以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回到正题。复试那天我抽到了一个决定我成败的问题,贼难。
此前,杭州的斑马线夺命案震惊了全国,一个风华正茂的浙大学生在斑马线上被飞车党夺走了年轻的生命,此案一出,全国哗然,舆论掀起了斑马线与生命线的讨论热潮。
跑个题,如今的杭州可以说是我去过的城市里面最让行人有出行安全感的。你在没有红绿灯的马路边等候,公交车司机见了100%会主动停下来,挥手示意让你过去,一旁的私家车也会随之停下。就是没有公交车,你站在路边等候,有良心有礼貌的私家车(占了大多数)都会停下来让行。这是痛定思痛的成果。可是这样的情景在其他城市就很难看到了。我去过北方某直辖市,那里的公交车司机看到你正穿过没灯的路口反而会脚踩油门“轰”的一声蹿过来跟你Say Hi,简直想让你骂个脏话回敬他。跑题结束(不能继续说了,否则会引出我对某地人滔滔不绝的厌恶来)。
所以那段时间许多新闻媒体很流行的做法就是偷拍行人过马路,然后指出哪些哪些人过马路时的丑状,以警示教育受众,以倡导文明过马路,车让人&人让车什么的。这道题目就是以此为背景,问我怎么看待此类新闻的取材方式。
这样的拍摄虽然很客观很写实,路人没有机会也没有意识去掩饰自己的行为,但是这样的做法尤其是后面的公开丑状对被拍摄对象来说是侵犯隐私的。你是媒体,但是你不是道德制高点的裁判,你没有权力来监视我甚至羞辱我。老师问我怎么看待这个新闻拍摄的做法。我想了好一会儿,还是不得要领。不是我没读懂题目,只是我一下子没有了立场。因为我极可能会成为一个新闻人,但同时我还是一个受众。如果我为了调查行人的过马路行为,我也会采取这个拍摄方式,就像时尚杂志会去大街上做街拍一样,那都是最客观最自然的素材。可是如果我哪天为了急事闯了个斑马线,然后你啪一个镜头把我给放大了,放大的镜头里我可能面目狰狞、焦头烂额、蓬头垢面,甚至可能还做着如花的经典动作,你要我情何以堪?我纠结了。太神奇了,这样两难的问题我以前怎么没有想过呢?坐在我面前的这帮老头子真TMD都是人精,问些这样的问题,谁能回答得出来?所以我支支吾吾了半天,替两头都说了话,最后还是没有拿定主意到底站在哪一边。
我内心的天平崩溃了:此前我一直以为媒体是为群众发声的(虽然在我国,媒体是政府的喉舌,但是人家不是说了嘛?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啊),从没有想过媒体与群众也会有这样对峙的时候。
你别说我当时图样图森破所以回答不了,就是今天,我也依然想不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