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的实践策略
一、校长需要转变课程理念和课程领导角色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校长必须不断根据课程改革的需要来调整自身的理念,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课程情境,从而带领大家进行课程改革。全校教职工课程理念的更新,更依赖于校长的引领。只有上下共同努力,才能推进学校课程的改革,校长的课程领导才能得以实现。
(一)校长应该具有什么样的课程理念
思想是行动的前奏,课程领导实践的发展必须依靠新的管理思想和理念的生成,校长的课程领导应该在实践之中持有新的教师观、学生观和课程观,这些理念是学校教育和课程的最基本的元素。因此,我们认为这是校长课程领导所应该坚持的核心理念。
1. 课程领导中的教师观
(1)教师是课程的组成部分。
校长课程领导必须坚持教师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思想理念,真正发挥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对于课程发展、学生学习品质提升的重要作用。
(2)教师是课程的建构者
建构主义主张世界虽然是客观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则是个性化、主观化的,每个人都是根据自己的经验积累来解释和把握现实世界的。由于每个人的主观经验各不相同,对于世界的认知和理解也会存在很大的差异。每个人的知识都是不同的,知识具有很强的主观性,不同主体所拥有的知识则可以通过交流和共同学习以促进知识的进一步丰富。
校长在执行自己的课程领导功能之时要注意尊重每个教师的思想和智慧,允许并鼓励他们针对某一具体问题发展自己的意见和看法,群策群力,共同为课程决策的完善贡献力量。
(3)教师是人力资源
以校长为首的学校管理者要具有人力资源的教师观,这种理念也理应成为校长所应该拥有的最基本的思想。要把教师的专业发展与学校的发展结合起来,采取各种手段满足教师的合理需要,以此激发他们对于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终推动学校的发展。
2. 校长课程领导中的学生观
“蜂群”式的管理模式意味着路群在没有任何指令的情况下,也能够自己不出差错地找出通往鲜花的道路。因为整个蜂群是以草地上的鲜花作为共同的目标,蜂群中的引领者把前面的鲜花作为导引的媒介,实际上也就是成为蜂群中的领导者,每只蜜蜂都是在目标的导引下自愿、自我推动、自我引导,而不是依赖任何外部发布的命令以及纪律惩罚的约束限制。
“蜂群”式隐喻的基本人性假设是:人是自由的、自主的,可以自我导引的,是充满生命活力的个体。这个隐喻下的学生观,注重学生个性的存在与张扬,相信学生是具有自我控制和发展的有生命的个体,他们的学习目标与教师等人预设的整体发展目标是整合的相互协调的,有着共同的动力导向的。他们在教师等人的指导下为了目标而履行规范化的行为,这样的行为也会因为内在的动力支撑、个体主动性作用的发挥而持续久远。
3. 课程领导中的课程观
校长必须坚持动态式、生成性的课程观,坚持课程及其知识的发展性、开发性,真正调动起教师和学生对于课程知识进行创造性建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 课程领导中的学校组织观
在课程领导之下,课程权力得以分享,凡是与课程相关的人员均享有课程权力,尤其是对课程实施及其结果承担责任的学校和教师。这样,课程权力的分散使得课程管理体系变得相对扁平化,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主观经验贡献自己的智慧,也拥有着在课程之中的影响作用。
5. 课程领导中的社区环境观
校长的课程领导要认识到社区和学校是相对独立而又彼此紧密关联的资源互动系统。校长的课程领导只有注意到社区环境之间不可避免的交互作用,它们是处于大的社区系统内部的独立而又紧密关联的子系统,妥善处理两者在独立与依赖之间的平衡,才能保证课程品质的发展以及学生学习品质的提升。
(二)校长在课程领导中应该扮演的角色
校长要从学校课程整体发展着眼来积极发挥自己的角色作用。作为课程领导者的校长不应再是传统的课程管理者、监督者和控制者,而要成为校本课程的引领者、沟通者、支持者、促进者和合作者。
1. 校长应由课程管理管理者转变为课程领导者
“专业权威”对校长的课程领导提出了以下行动建议:一是校长必须成为课程专家,有自己的课程哲学、课程知识和课程技能。二是校长应成为专业的课程研究者,持续跟踪课程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不断更新与丰富自己的课程专业技能,不断更新自己的课程思想。三是校长必须保持开放的专业视界,了解理论的新发展,否则校长将会局限于个人既有的课程专业知识与技能,最终导致与时代落伍、与时代为敌。四是校长要充分利用专家资源。
2. 校长应由课程执行者转变为课程创造者
校长要具有课程创造者的角色意识,带领大家积极开发校本课程,从中实现课程领导力的提升。
3. 校长应从课程权力的“独占者”转变为“分享者”
课程领导的组织体系应是自由的、民主的、开放的,体系里的每个教师都是具有创造力的主体,课程领导就是要使他们在分享决策的基础上,进行纵横沟通以形成共同目标。同时,通过个体对共同目标的理解和体认,形成协同努力的发展机制。实现权力分享,既是调动下属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好办法,也是强化责任和分享资源的好办法。
4. 校长应从“上级机构的办事员”转变为“学校课程的领航者”
主动谋划是指校长作为课程领导者,应主动寻求机会以实现课程变革,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校长要主动参与课程制订,影响上级课程决策。二是校长要主动谋求学校内部的课程发展。
5. 校长应从“规范命令者”转变为“鼓励启发者”
从“规范命令”到“鼓励启发”,是就领导的方式而言的。“鼓励启发”对于校长课程领导的行动建议有以下几点:
一是校长应该鼓励教师去做卓越之事,而不应该只拘泥于规定做平常的事。
二是实际进行课程领导时应该明确说明:“我所表达的可能只是我个人的看法,并不一定正确。你们应该有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三是学校的管理制度与规范应该着重强调禁止做的事,以便让教师真正拥有“消极自由”,让“基层智慧”拥有成长和发挥的空间。
四是学校在制订规章时应该明示:“凡是本制度没有涉及的以及没有禁止的,都允许教师自由地去做。”
说明:由于本章是本书最核心的章节,内容比较多,分几天学习、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