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刚认识的朋友说起我马上要回学校办离校手续,以及毕业典礼,也就意味着我正式毕业了。接下来的话题总是避不开工作二字。
可是,为什么离开学校就意味着要去工作呢?我不想工作。
大三的时候我就在想,我毕业后要间隔年。可是大四玩了一年之后,我感觉也许我会间隔很多年,完全没有想正儿八经找个工作的想法。我知道这不是一时脑子发热任性,而是遵从内心。
1、我不喜欢正儿八经上班的状态
大三一整年都在一个公益机构实习,我对自己的表现还算满意。虽说工作时还算开心,可是每天在地铁上度过三四个小时,随时可能有的加班,同事之间尚算正常的偶尔吐槽也确实让我觉得有些不能接受。
正儿八经的工作对我最大的吸引力只有稳定的收入,那样我会有一点钱去做我想做的事。可问题是,有钱却没有时间去做怎么办?
闺蜜实习以来,几乎没有时间去做其他的事。毕业想出去旅行一次,都要和毕业典礼的假并在一起偷偷出去玩。想想我当时实习的时候,也是这样,经常一年到处跑的我,那一年只有过年的时候出去了一趟,其他时间都老老实实待在大上海。
不要跟我说工作也是历练,是成长,也学到了很多。我没有女强人的心智,没有明确的目标,甚至都算不上勤劳上进,只想过得舒适,心里开心。如果正儿八经上班之后,我想我会和大多数人一样累了一天回去后什么都不想干,偶尔出去和朋友吃顿饭都能让我开心得半死,休假两天只想安安静静休养生息或者抓紧时间出去游个景点,想到无数美好的东西想开始却只道有心无力。
对,我不喜欢这样。
2、我拥有喜欢的东西
大学几年一直横冲直撞,胡乱任性玩了许多。这是一个洞见自我的过程,然后好不容易才寻到自己所热爱的东西。
我爱画画,虽然我不会画。因为不会画,所以更要学啊。有一个自己喜欢的事儿,想到可以一直做下去,就觉得是件无比幸福的事。
既然如此,有什么理由让自己放弃呢?也许最大的理由就是得先让自己活下去啊!倘若有一天可以用画画来养活自己,那自然是最好的,倘若不能,就非得要放弃吗?
我是幸运的,可是在想画画的时候遇到林正碌老师,可以用很低的成本来解决生活,而这完全是可以承担的。
但是如果没有这样的机遇就非得要放弃,非得要委屈求全吗?我不是。虽然也曾犹豫过,在几个月前也发过简历求职,却在收到面试通知的一瞬间否定了。心里有个声音告诉我,那不是我想要的,所以即便我那时候毫无着落,没有遇到林老师,我依然拒绝了。
对我而言,养活自己似乎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也许是我看的流浪人的故事太多了,让我觉得即使流浪也是可以活下来的。(当然这是因为流浪也是一种我还算喜欢的生活方式)
3、我可以学习到更多
必须要说,在外面瞎蹦跶的日子,让我学习到很多东西,比在学校,在公司能学到的更多。
在外的日子多是在村里。在不同的地方生活上一段时间总会有些不同的感触,除了独立自主的生活,村里的氛围通常能让我感受到更多人与人之间的连接,真诚、信任这些在城里不那么显露的东西在乡土中却处处可见。能让自己保持赤子之心的地方,必然好好珍惜。
另外,也许是磁场原因,我时常接触到的人都是在追求自我的人。他们许多都比我年长,他们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他们身上有许多我从未听说过的故事,他们心中有一个我从未接触过的精彩世界,最主要的是,对我这个年纪不大的小朋友,他们不吝分享。
我之前说,每一种会让人稍有羡慕的状态,无不是靠自己的努力换来的。但实际上,努力只是一方面,在某个转折点上,能否有个良师益友的指点,结果真的南辕北辙。
我的成长,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我遇到的这些良师益友,他们给了我许多视角,让我成为现在的自己。这些机遇未必随处可见,但在双溪这个镇上,有许多。
在双溪学画有50天了,在这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我送走了许多朋友,也迎来了许多朋友。我很喜欢的梓函、巴方、报大人,他们现在虽然离开双溪了,可是分享的许多东西都让我获益良多,他们对我的认可也是我在学校在职场未必可以得到的,更别提林老师的自证系统对我的深远影响。
当然,何止于双溪。
能从犹豫纠结的状态,到逐渐明朗祛除那些恐惧疑虑,我很开心。能跟随自己的内心,做自己想做的事,这是我想要坚守的。
昨天月光给我玩了下塔罗牌,我其实一点不懂。不过我抽到的牌是倒吊人。听月光的解说,大致是享受的状态,顺势而为。
的确,不抵抗生活的一切阻碍,顺势而为,享受这个过程,就是我现在的状态。
(配图都是自己拍的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