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寒门博士”事件持续发酵。因不堪重负和重重压力,西安交大博士生杨宝德选择以极端方式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名校博士,自杀身亡,当这两个原以为不会同时出现的关键词组合在一起的时候,足够吸引人们好奇与探究的目光。看了相关报道,除了对这名博士深表同情与惋惜之外,更多的还是感慨和疑问。
一位风华正茂、前途大好的在读博士,一条正值芳华、年轻鲜活的生命,就这样猝然而逝。究竟是谁之过?是学业的压力,是导师的苛刻,抑或是杨宝德本人的脆弱?这些天,网友和媒体激烈争论,各执一词。虽然这样的争论为时已晚,争论再多也无法挽回杨宝德戛然而止的生命和留给亲人的无尽伤痛,但如果能因此引起我们的重视与思考,采取措施亡羊补牢,那杨宝德的离去也算没有白费。
从目前曝光的信息分析,杨宝德的离去,至少有几个方面的原因,比如:
师生关系的异化。杨的女友曝光的微信截图显示,导师周筠存在让杨帮她干私活的现象,让学生承担诸如打扫卫生、洗车浇花、拎包挡酒甚至陪逛超市之类本不该学生承担的杂活,西安交大发布的声明也回应和证实了这一点。学生不是导师的佣人,面对这种异化的师生关系,处于被“奴役压迫”一方的学生自然会有不堪其扰的困惑。而且,导师周筠对杨的学业指导不够,驳回其留学申请,不给杨留出足够的时间做实验,致使其论文发不了面临无法毕业的困境。承诺落空、出国无望、学术无果,给杨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这些,对于杨宝德来说无异于“导火索”,触发了杨走向不归路的多米诺骨牌。
学校监管的缺位。据杨宝德女友反映,半年前杨说过自己几乎患了抑郁,已经有过一次自杀未遂。杨的女友也曾向其导师周筠反映,但并未引起重视,错失了挽救他的契机。导师没有重视,那么学校呢、所在院系呢?学校有没有提供相应的心理服务,有没有介入实施心理干预?试想,如果学校早点得知其状况,及时提供心理干预,杨宝德的人生会不会是另一种结局?近年来大学生、研究生自杀事件屡有发生,但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看来,在大学校园主动提供心理服务、帮助排遣心理压力等方面还是亟待加强。
自身性格的缺陷。一个人,究竟要有多大的勇气才能抛弃一切执念,毅然决然地直面死亡?大概是走投无路又倾诉无门,对一切都失去信心的时候。在我们看来,杨宝德似乎还远未到如此地步,至少他还有女友可以倾诉,即便博士无法毕业还可以退学,不至于因此就动了轻生的念头,就算他承受了很多压力,但将来即便毕业之后还是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挫折和压力,如果仅仅因为这些就选择轻生,那只能说明是他自身的性格弱点。人都有脆弱的一面,面对生活的艰难和挫折的磨难,大部分人能够积极应对、主动调适,但他却选择了逃避和草率。可以设想,如果他积极面对,及时把对导师的不满以及自己的困惑无奈与家人、学校、女友沟通倾诉,寻求帮助和解脱,说不定不会发展到如此地步。某种程度上说,是杨自身的性格缺陷影响着他一步步走向极端!
导师制度的制约。网络上对杨宝德事件的讨论中,有不少研究生群体的评论引人深思。在经济和物质利益驱动下,当前研究生和导师之间的关系不再那么单纯,而是交织和隐藏着很多潜在的矛盾问题。学生之于导师,相对处于弱势,博士能否毕业完全由导师一手掌控。导师可能出于个人私利不想学生毕业,学生又迫切想要尽快毕业,于是便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当矛盾进一步激化,悲剧也就不可避免。所以,正像不少专家和学生呼吁的那样,有必要建立一种维护学生权益的机制,对导师形成制约,让导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尽可能平等。不少网友提出的设立“导师团”集体指导学生、让学生能够自由选择更换导师等,意见虽然不一定成熟,但却值得探索和尝试。
日前,事发高校西安交大已作出回应,杨的导师周筠受到校方严肃批评教育,被取消研究生招生资格,此事看似有了初步结论,但由此引发的后续思考显然不能仅止于此。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次博士之死事件会渐渐淡出舆论,但对当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自杀事件还是需要深入思考,建立预防和改进机制,因应作出相应的调整改革。
但愿,类似的悲剧以后不再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