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下键盘第一个字的时间是2018年3月1日凌晨3点26分。
不知多久没有整理自己的思绪了,或许曾经有过,但是整理的成果肯定已经找不到了。
我曾经是一个爱思考的人。在高中时期反复思考一些哲学问题。虽然当时的那些思绪从现在看起来相当幼稚,但是不能否认的是这是我能想到的最近的自己深入思索的时候。
上了大学,按部就班的按照学校的安排前进。课去不去根本没有什么意义,一堂课即使去了也基本没人听,即使听了也没有自己自学来得效率高。这好像是一种正常现象。不知道在哪里看到了这么一套学习效率理论:听的效率最低,向别人解释的效率最高,中间的什么我忘记了,感觉颇有道理。写日记其实就是一种自我解释的过程。学习效率的关键其实在于动了多少脑子。
说到大学,我止不住的失望。我相信大部分中国大学生和我的感触是一样的(可能top2会好些):这不是一个培养人的地方,这是“大工厂”的配套“小工厂”。一批批应届毕业生从这一大堆起名为“大学”的“小工厂”流水线上按部就班地被生产出来,然后安插到社会的各个岗位上,给中国这个“大工厂”提供劳动力。一个标准的现代化工厂能保证它的产品符合规范,但这些产品终究只是被人使用的“器”罢了。中国大学工厂化是一个事实。从历史角度来看,近现代中国需要这种“工厂”。民国的几个大师救不了旧中国,改变不了中国的落后农业国的面貌。但是现在,中国人肚子填饱了,该填精神了。
在鄙校,学生们谈论的话题范围太窄。如果能深入的话还好,但是深度也达不到。广度深度都不达标。学生之间最爱讨论的话题是游戏和就业,学校最拿得出手的是就业率,想想就觉得丢脸。我们这一帮人难道就这么任凭自己的才能白白浪费吗?关键问题是学习似乎变成了一种丢脸的事情了。学了什么东西都各个藏着掖着,生怕别人发现了自己的宝贝一样,很难与他人进行讨论。即使展开讨论,也仅仅是蜻蜓点水。中国大学缺乏让人思考的机制。知识容易获取,智慧却需要反复的思考、钻研、探讨才能得到。我不希望我的大学顶着大学之名,却行着技校之实。
现在我算是进入了大家所说的人生迷茫期。人们都说年轻时困于迷茫,年长后困于平庸。年轻人羡慕年长的人有了自己的事业,但据我观察他们大多数只是混日子,根本谈不上“事业”,只能叫饭碗。我上了大学第一次见到有人直截了当的表示自己就是那种混生活的人,当时给了我极大的震撼:原来自甘平庸的人真的存在。我不想分析他,只是想说年轻时迷茫其实是一种好事。雷军那句著名的“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其实在一定程度上也肯定了年轻人的这种摸不到方向的状态。所谓摸不到方向,其实就是在寻找方向,描绘自己的人生战略。我想99%的人都经历过这种状态,剩下1%的人中又有99%放弃了摸索,只有剩下的0.01%的人有机会成一番大事。
大学生临近毕业面临的战术无非三种:就业、考研、出国,但是长期战略大多数人模糊不清。这也是我开始写日记的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