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亚良
人生有彼岸?彼岸是什么?彼岸在哪里?为何要向往彼岸?彼岸的概念源自于佛教,也就是所谓的“极乐世界”,即无忧无虑。
为什么我们要向往彼岸?因为我们想要摆脱当下所有存在的痛苦。那人生真的有无忧无虑彼岸吗?佛教虽信奉有无忧无虑地彼岸,但其本身却从未到达。佛教早几千年前就提出“四大皆空”和“因果相循”然而并没能削减人们日益强烈的物欲,也没能遏制人类的恶念,所以佛教比我们面临的困惑都要大。
既然有困惑,那谈何极乐?谈何无忧无虑?佛教它自身都未能自度,它又如何度我们?究其根本,其实是我们曲解了佛教。佛,它不是有求必应的万能之神,它不过是一种精神,一种“明知不可度众生却偏偏坚持度众生”的精神,正是这种高贵、坚韧、伟大的精神,再加上佛提倡众生平等,在佛的面前我们人与人之间没有了歧视和猜忌,所以人们相信佛会包容、原谅和爱护我们每一个人,这才使佛变成了人类心灵共同栖息的燕园和人们的精神的圭臬。
所以在某种程度上,佛规范了人类的行为和思想,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这也正是为什么佛教能盛行至今的原因所在。但换句话来说,佛不能把众生送到极乐的彼岸,也正是其本身得以延存至今的根本逻辑。
如果佛把众生送到了无忧无虑的彼岸,那众生还需要佛吗?就像我们学会了走路就不需要人扶一样。也许有人会说,正是因为佛伟大,所以我们才需要它,没有佛我们的心灵会流离失所,我们的心灵会干涸而死。所以我们时刻都需要佛。这种说法与佛存在的价值逻辑形成了尖锐的矛盾。
佛的存在价值就是把我们送到“无忧无虑的彼岸”,倘若佛真的做到了,那我们就无忧无虑了,为什么我们的心灵还会流离失所?如果还会流离失所哪来得无忧无虑的彼岸?既然我们已经无忧雨虑了,为何我们还需要佛?如果我们还需要佛的指引,那证明我们还未到达无忧无虑的彼岸。这样一来,佛存在的终极价值将会指向虚无。
正是因为佛未能实现“把众生送到极乐的彼岸”的终极价值,所以我们才需要佛,所以佛才无处不在、世代相传,佛才永垂不朽。佛是一种精神上的安慰,一种信念而已。
佛正是以这样断臂之美的姿态魏然挺立在这个世界上,挺立在人们的心中,残缺处也正是它闪光点。
人生是没有无忧无虑彼岸的,不管是人还是宗教都是一个自度的过程。竟然人生是个过程,那我们又何苦如此在乎结局好坏呢?既然人生是个过程,那过程自然就充满了变数,充满了出乎自身的意料。所以,我们只能去适应那些未知的变数,去跨越一个又一个苦难的屏障,然后勇敢坦然的度过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