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梦江湖同人
江湖
我是湛和容,不知何故幸与香帅结识,他说我这人看不惯世间不平事,和他的一个在华山修行的挚友很是相像,便修书给华山,让我去拜师学艺。
我背着行囊上了华山,这里很冷,还下着雪,这让我不得不担忧起来这里的人,是否也很冷?
我站在华山山门前,忽然身后响起一个清懒的声音:“你就是楚留香介绍来的湛和容?”
我急忙转过身去,点了点头,我没有看见他的样貌,他长得很高,至少对于我这个十六岁的少女来说是这样。
他只是简短的自我介绍了一下,便带着我去写了华山弟子名录。
他带着我走出华山的山门,我不知道师父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也不知道香帅是一个怎样的人,我甚至不曾看过这人间。
说来也怪,华山总是大雪纷飞,江南却处处充满生机。
我和师父走过了江南小镇,越过了碧绿田野,行至一座山下,师父示意我抓住他的左手,我只抓住了袖子。
师父向石壁借力便带着我轻易腾起,在空中似是踏云而飞,再一借力,蓝色的剑气出现在师父脚下,托着我和师父到了山顶。
山顶上有一座宅子,师父说以后我要和他一起住在这里,进了宅子,师父只是随便指了我一个院子便走了。
我原以为即使不举行拜师仪式,也会敬茶。不想一连几日都不见师父。
我决定自己去找他,于是我拿上华山发的入门佩剑到了师父院子外。
他应该是早知道我要来的,门开着,进去之后,便见师父躺在椅子上休息。
师父:自己去书房找话本看吧”
我楞住了,第一天难道不是应该教我基础剑法吗。
他笑着又重复了一遍“:快去吧”
师父的书房里,没有我想象的武功秘籍,有的只是曲谱和坊间话本,而且还不少,光是话本就占了好几个书架。
我随手拿下一本话本回了师父的院子。
他问我:“拿的什么?”
我看了眼书名回答道:“是《金陵旧事》。”
我感受不到他的情绪,我翻开书,便见师父拿起笛子吹了起来,缥缈是曲调倒是未曾听过。
一晃就是两年多。
这两年多我也一直与香帅有着书信来往,从香帅那里知道,师父也是多年前的华山剑之巅,也是名动一时的少年英豪,但早早就退隐了,至于原因,没人知道。我也问过师父的而他只是摇摇头说:“你以后会懂的。”
以后?那是什么时候?
两年里,我与师父的关系愈发融洽,也第一次看清了他的脸。
单是看脸听声,应该是无人能知道他已经不惑之年了,香帅也打趣师父说师父是冻龄美人。
今日我也照旧去找师父,但师父对我说,要带我出门,我虽然已经学会了轻功,但还没离开过,心中兴奋更甚。
“一来,是因为楚留香要在金陵设宴。二来,也是带你去看看这江湖。”
“江湖?那是什么?”
师父看着我不解的眼神,笑着说:“江湖,是一场梦。”
这两年来,师父常常说起江湖,说起他曾经在华山学艺的日子,眼中满是怀念。
既然不舍,师父为什么要远离江湖,隐居在这山野之中呢?
金陵的繁华最是迷惑人,可大多人即使看清,也依旧愿意沉醉其中。
在鼓楼街,我见到了香帅,还有一些人,似乎是师父的旧识。
香帅的左边,站着一个很是漂亮的白衣姐姐,浅浅地笑着。右边是一个渔夫装扮的男子,有些痞子气,但并不找人讨厌。
师父与香帅寒暄几句,便进了酒楼落座。
这是一张很长的桌子,香帅坐在首位,白衣姐姐坐在他身边,我猜想,应该是香帅的爱人吧。
我从来没见过师父这么开心。
“蓉蓉姐,好久不见啊。”
原来她叫蓉蓉,连师父都要叫姐,那岂不是一个很厉害的前辈。
我笑着与她打招呼:“前辈好!”
她楞了一下:“我名唤苏蓉蓉,身上并无长技叫我前辈倒是折煞我了。”
旁边那渔夫模样的说话了:“算算辈分,她可不就是教你前辈吗。小丫头,我是你张三张前辈。”
一个红衣女子:“李红袖”
“我是宁宁。”
“叶盛兰”
……
师父笑的开心,冲着一个小女孩儿喊宁宁师姐,还有一个不苟言笑的武当道长。
这些似乎都是师父的挚友。
酒正酣,楚留香却示意大家都安静一下。
楚留香对师父说:“我们要离开了。”
师父本来上扬的嘴角放平了:“去哪儿?”
楚留香打开折扇:“去一个很远的地方。”
师父:“什么时候回来?”
香帅察觉到了师父的不悦,换了一个我从来没有听过的称呼:“小友,天下无不散筵席,分别是无法避免的。”
这一刻,我好像看到了年轻的师父,不再沉稳冷静。
“别走好吗?”
香帅没有正面回答,苏前辈递过来一件白衫:“少侠,这件白衫给你留做纪念,此去,我们也不知何时才能再见。”
自宴会后,师父好像变了一个人,爱玩爱闹,好像我一样。
用了半月,师父与香帅一行人去了很多地方,应该都是让他们记忆深刻的地方,我虽没经历过师父口中的江湖,可不舍还是有的。
一月后,我和师父回到了江南山居。
回到山居的第二日,师父不见了,他的笛子和佩剑下压着一封信:
给徒儿
徒儿,江湖是什么,只能自己去感受,每个人眼中的江湖都不一样。
你可以靠着一身本领去各大势力占的一席之地,也可以独步江湖来去自由,也能自己开宗立派。无论你想做什么,都是你自己的选择。
师父只能陪你到这儿了,剑和笛子都是你师爷传给我的,如今我传给你,也算是功成身退了。
师父也去寻找我的那一抹江湖了。
我放下信,拿起笛子和长剑,关上山居的大门,看着不远处的落樱芳丛,心中无限感慨。
在外历练的日子,我长与师父通信,诉说我在这江湖的种种见闻。
师父亲启:
江南的桃花又开了,一如你走的那日。
已经不知道是第几个年头了,我始终不知道师父口中的江湖究竟是个什么模样。许是徒儿太过愚笨。这些天里,我结识了不少朋友,有清涯公子还有苏枕雪姐姐。
也认识了一个万圣阁的人,叫方思明,他好孤独。师父,是不是一个人生来就注定他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世人都说方思明杀人如麻,是个十恶不赦的恶人,可他待我却不错。果然传言不可信,我算是知道师父为什么要让我自己去感受这江湖了。
——徒弟湛和容
过了很多年,远方再没有故人的消息传来。
我依旧坚持给师父写信,即使知道师父很可能收不到。
师父亲启:
徒儿已经是华山的剑之巅了,也勉强算是名动一时的英侠豪杰了。但我想我已经明白什么是江湖了,此时归隐,想必师父也是知道原因的。
清涯公子给我来信说,他在海上救下一个少年,说是脾气秉性与我相像,想送来与我做徒弟,这下您可涨辈分了。
不知何时能与师父再见。
——徒弟湛和容
我拿着剑回了趟华山,门派里多了不少新面孔,如今华清清也已经接任掌门了,我又看到了齐师兄拿着剑暗中守护着华山。
山门出,我见一少年背着行囊站着一动不动,想来就是清涯说的那个少年了。
时隔多年,我再一次推开了山居的门,坐在椅子上看着徒弟笨拙地练剑。
师父,我终于知道为何你要退隐江湖了。
原来一入江湖,便是生于江湖,死亦江湖。退隐,不过是为了更好的守护这个江湖。
我看着一旁坐着打盹的少年,忍不住笑了,轻轻拍了拍他的头:“叫你看话本怎还睡着了?这里睡容易着凉,实在困的话就回房休息吧。”
看着少年远去的身影,我捡起地上的话本,看到名字,不由自主就念了出来:“金陵旧事。”
我躺上椅子,在温暖的冬阳下开始想念,那曾经握在手中苍凉的岁月,以及那一片灿烂的江湖,还有那些曾经爱过恨过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