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一则笑话,说是两个上了年纪的女人在聊天,女人们聊天的话题,当然是离不开家庭儿女。甲对乙说: “你儿媳妇怎么样呀?”乙唉声叹气地回答说: “哎呀呀,可别提了,我儿子可是倒了霉了,娶了个媳妇,可受了罪了。我那儿媳妇每天不做饭、不洗碗、不干家务活儿,早饭都是我儿子给端到床上吃。”甲很同情地继续问: “那你女儿过得还好吧?”乙转怒为喜,眉开眼笑: “你还别说我女儿那可是有福,她在家呀,不用做饭、不用洗碗、不用做家务,就连早饭都是女婿给端到床上吃呢!”
你说这是笑话,当然很夸张。那我再说一个真实的事情。我的同事x刚当妈妈不久,她有一个的弟弟,比她早结婚早生子。她说她妈妈常劝她弟妹再要一个孩子,说是再生一个,男孩女孩都不要紧,主要是一个孩子太孤单,两个孩子好做伴,互相能有个照应。而她妈妈则劝她说不要再生孩子了。说着“生孩子太遭罪,当妈妈太辛苦,让她千万不要再生啦。有一个孩子就行啦。把一个孩子培养成才就很不容易啦。”诸如此类的话语。
做婆婆的和当妈妈的站位真是不一样,思维方式果然迥然不同。奇葩的是,当一人身兼两种身份居然会有两副心肠。
我觉得人的内心世界是一个极其神秘复杂的领域。我特别想探究一个人为人处世言行举止背后的心理机制。于是我经常地思考和分析人的内心。“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各位朋友请听我的想法。
两位婆婆妈妈之所以会说出那样的话,会存有那样的心思归根到底是自私的表现。是一种本能——爱的本能。她们爱“自己”的儿女,爱得真实爱得狭隘爱得低端。她眼里只有自己的女儿自己的儿子,没有别人的女儿别人的儿子。爱自己的儿女,希望她们舒服地享受,尽可能少辛苦劳累。这种爱叫自私,这种自私是本能,是人的自然性的体现。她们忽略了世间万事万物之间都存在一种平衡。家庭生活亦是如此。有人索取一定要先有人付出。有人消费一定得先有人生产。自己的儿女最好少操劳少受累,别人的儿女当然不能太享受太舒坦。可自己的儿子和别人的女儿是一个组合; 自己的女儿和别人的儿子是一对搭裆。简直岂有此理?
儒家的孟子提出仁爱的思想。他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种推己及人的想法是人类素养和境界的体现。 不管是婆婆还是妈妈都是母亲都是女人,我们可以做得更好。我身边就有这样的婆婆妈妈。
我家楼下的郝阿姨有三个儿子,三个儿子娶了三个媳妇。 郝阿姨绝对是一个聪明的婆婆。她对三个媳妇一视同仁,把她们像闺女一样对待。郝阿姨没有工作,也没有文化,是典型的家庭妇女,但她有开阔的心胸和聪明的头脑。阿姨们一起聊天的时候有人抱怨儿媳妇太厉害,老是欺负自己的儿子。郝阿姨却说:“我希望儿媳妇厉害些,能把儿子的臭毛病给管住。我家三媳妇就是太温柔了,她要厉害,把我儿子抽烟的毛病管住就更好了。”郝阿姨告诫她的儿子说:“你们都要疼自己的媳妇,不准欺负她们,女人一辈子不容易,体格没你们强,身上每月都有几天不自在,还要遭生孩子的罪。她们只要没大毛病,不过分,你们就让着点自个媳妇。要知道她们是接替妈妈照顾你们呢?”
我妈妈特别羡慕我小学同学小玲,原因是小玲的婆婆善良又勤劳。小玲在外地上班,周一早起走,周五晚上回。婆婆心疼媳妇工作单位和住家两地奔波。她不多说什么,像钟点工一样去儿子家做家务。也像上班一般,周一到周五把儿子的家收拾得井井有条,窗明几净。儿子和孙子都到老俩口家去吃饭。婆婆说媳妇挺辛苦的,能干得动,帮媳妇疼媳妇说到底还不是帮儿子疼儿子。这个婆婆尤为难得的是特别有分寸。周六日的时候不上媳妇家,也不要媳妇来看望老人。“人心都是肉长的”“两好合一好”,小玲觉得婆婆甚至比妈妈还体贴照顾自己,她发自内心地愿意一家三口去看望老人陪伴。
归根结底,婆婆和妈妈都是妈妈,丈母娘和娘也都是娘。她们都是母亲。女儿和媳妇都是女性。女性终会变成妻子和母亲。女人这个物种是社会的重要因子。她决定着每一个家庭的健康稳定和谐。婆婆妈妈也罢,女儿媳妇也罢,让我们大家敞开心灵,一同努力,抛开成见,突破自私狭隘,让女性充分散发柔美贤淑的爱的光芒!世界真的会更精彩,生活真的会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