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朋友圈刷到了这本书的推荐,黄奇帆先生的大名早已久仰,他在经济领域的造诣有口皆碑。“中国经济”是一个大课题,能够訇然中开、娓娓道来着实不易。总体来说,这本书像是教材般专业、高深、绵长,读一遍怕是难以掌握其中全义。另一方面,笔者曾身居政府高位,能站在政府官员和经济学者专家的双重视角上来思考市场,审视中国热点经济问题,更让人读之觉得很有现实性、指导性和针对性。
本书一共七章,虽然不长,在27万字左右,但认真读完仍然耗费了不少时间。本书主要介绍了在中美贸易摩擦、新冠疫情、经济转型发展等复杂背景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凸显出重要性和紧迫性。让我印象最深的分别是第一章的深化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第三章的改革住房公积金制度,第六章的地方政府营商环境改善,第七章的中美贸易摩擦解读。
一、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
在此之前,对于“地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直接入市、增减挂钩指标、耕地占补平衡指标跨省域交易等概念一窍不通,经过笔者用生动的案例和数字加以科普,不禁叹服顶层设计者的智慧。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可谓一举多得,不仅“无中生有”变出巨额财富,还保住了永久基本农田的红线,有利于全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形成多要素相互激荡、财富叠加的综合改革效应。
二、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
笔者主要讲述了取消住房公积金制度,向企业年金制度过渡的思考。通过变死钱为活钱,在不取消大家福利待遇的前提下,将年金转投资本市场,还能给大家带来更高的收益,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三、营商环境的改善
改善营商环境有两个关键:改善政府服务方式、降低要素成本。
改善政府服务方式,要从降低制度成本、提高政府办事效率、不断拓宽准入范围、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五个方面下功夫。
降低成本,要着重降低税费成本、融资成本、物流成本、要素成本和劳动力成本。
好的营商环境是招商引资的重要基础,关于政府对招商引资的态度,笔者的观点很让人赞同:“招商引资既不是居高临下的恩赐,也不是磕头跪拜乞求,而是平等的战略伙伴关系。其中帮助招商对象解决问题是撬动招商引资成功最容易的一个支点。”其提炼总结出的十种招商引资方式非常有助于招引实践,分别是:产业链式招商、补短板式招商、因势利导式招商、给予对赌式支持、收购兼并式招商、牌照资源补缺式招商、PPP合作招商、产业引导基金招商、问题导向采取措施式招商、争取国家的特定政策。
四、中美贸易摩擦
中美贸易摩擦具有历史必然性,或许是忌惮于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和道路所产生的冲击力而实施的限制性措施;或许是自身处于危机边缘,又不想“伤筋动骨”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是通过制造经贸摩擦“抢夺”资源、转嫁风险。
想要了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成就,可以看《激荡三十年》《激荡十年,水大鱼大》;想要读懂现在的中国,看懂未来的中国,这是一本值得推荐的书。诚如中科院余永定教授作序所言:“《结构性改革》是一部难得的好书,是一个聪明人写给我们这些不太聪明的人读的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