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字,上为“老”、下为“子”,意思就是子能供奉双亲,并能顺从其意。作为我国传统美德,孝的观念源远流长,《孝经》中讲:“夫孝,德之本也。”而且在中国传统道德规范中,孝道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论语》有言: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孝也是孔子的仁学基础,在《论语》中孔子对孝有详细具体的阐述。
研读《论语》,发现孔子认为“孝”也是有层次的。
第一个层次:有尊敬的爱。
原文①: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释义:子游请教孝道,孔子说:“现在所说的孝,指的是能养活父母就可以了。即使狗和马,也有人饲养;对于父母如果不尊敬,那和饲养犬马有什么区别呢?”
解读:此番对话包含了孔子对孝的两个意思:一是对父母赡养要有基本的物质保障,吃好喝好是必须的;二是精神上尊敬和顺从,赡养父母不是饲养犬马,不能呼来喝去,甚至让父母食“嗟来之食”。但是孔子更强调的是第二层意思。所以,子夏在问孝时,孔子说“色难”,就是讲赡养父母难的不是提供饮食,而是能否做到和颜悦色地跟父母讲话,从内心深处敬重顺从父母。只有设身处地的为父母着想,时常将父母的事记挂于心才能做到关心父母。
原文②:孟武子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释义:关于这一条有两种解释,一是孟武子问什么是孝,孔子回答他:“父母只为孩子的疾病担忧。”再一个是孟武子问什么是孝,孔子回答他:“对于父母,孩子只要担忧他们的疾病就可以了。”
解读:其实,不管哪种翻译,都体现了子女对父母的孝应发自内心的爱。父母记得孩子的生日,牵挂孩子身体是否有恙,惦记孩子的冷暖,操心孩子的饥饱…可是几个孩子能很好的记得父母的生日?记得父母的年龄?能时时将父母的健康冷暖放在心上?所以,孔子在《论语·里仁》里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忧。”想到父母的年龄一方面为父母的长寿健康喜悦,一方面也为父母的年龄担忧。能将父母的年龄放在心上的人才能主动从内心深处爱自己的父母,而不是将孝当做一种负担。
第二个层次:不陷父母于不义。
原文①: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释义:孔子说:“侍奉父母,对他们的缺点应该委婉地劝止,如果自己的意见没有被采纳,仍然要对他们恭敬,不加违抗。只在心里担忧而不怨恨。”
解读:孝敬父母不是一味的顺从迁就,对于父母的缺点不足或做的不对的地方,也要加以规劝,如果姑息迁就就可能使父母陷于不义之中。但是要讲究劝谏的方式,话要委婉,语气要缓和,绝不可以疾言厉色。
原文②: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释义:孟懿子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回答说:“不要违背礼制。”
解读:无论父母在世或去世,以礼尽孝是必须的。尤其是父母去世的安葬和祭祀也要依据礼制。孔子很看重礼,孔子在生病时,赞成子路为他祷告,但责备子路以学生冒充家臣为他治丧,因为这不合礼制。所以,对于孝道,孔子也看中礼制,如果越礼而孝,就是陷父母于不义,给父母留下骂名了,这就是大不孝了。古人也说:“阿意屈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所以孔子主张“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就今天而言,有些人借口为父母尽孝,为父母大摆生日筵席,这样地大张旗鼓其实只是为自己脸上贴金;也有些人在父母去世后,大操大办丧事,铺张浪费,甚至借机敛财,收受贿赂,这都是陷父母于不义,大不孝。
第三个层次:有所作为,建功立业。
原文: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释义:孔子说:“父母在世,子女不远游外地,如果不得已,也该有一定的去处。”
解读:因为父母在需赡养,所以不应远离,但是也正是因为父母在需赡养,就需要为仕求官,所以我觉得此句孔子强调得更多的是“游必有方”,就是要有目标要做出成绩,而不是毫无目的漫游。古人也说:家贫亲老,不为仕禄,二不孝。一个人生于世间,应有一番作为,为父母争光,这是最大的孝。就今天而言,一个懂得用努力勤奋去回报父母恩情的人就是懂得孝道的人;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人就是懂得孝道的人;一个知道“继志述事”弘扬家族之优良传统的人就是懂得孝道的人。但是有些人不要说有什么作为,为父母增光了,反而仰仗父母之权势,在社会上胡作非为目空一切,一派老子天下第一的傲态,岂不知这样的行为给父母带来多少非议,惹了多少麻烦。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间的流逝并没有冲淡“孝”之内涵,今天,“孝”依然是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依然是最需要发扬光大的美德之一。
参考书目:彩图全解《四书》白金版,中国华侨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