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新观点,尊重不一样。这里是千语新说。
近半年多来大抵是对生活少了一些戾气,所以出现了我自写作以来从未出现过的情况——干坐着十分钟没有落笔,因为没有什么想写的点子。
以前都是隔几天不碰键盘便要手痒,不过这也可能跟我的电脑不在我手边有关。前几日一位老友送我了一本书,说她在此书中受益甚笃,可我翻来看去,并没有找到如她所说的共鸣,只觉得是一本小清新的文字,但像水一样淡,戈壁滩的风一吹,便消散了,在记忆里留不住。其他书也看了几本,但看完实在没有产生什么非要诉诸笔端的想法,便也没必要硬写罢。
可能年级稍大之后,真的慢慢遗失了少年时期的敏感多情,对事物的感受愈发愚钝起来。也可能是学了经济的“遗毒”——崇尚理性,现在看待事物感受事物都从理性的角度去思考,和“震惊体”背道而驰,也和细微而丰富的感受渐行渐远了。
但我并不为此感到遗憾。相反我能察觉到我的三观缓慢而清晰地被理性思维塑造,我感到很高兴。第一是这种理性思维有绝佳的好处:教人自律,教人质疑,教人求证,教人反思,这种有纯粹数学之美的思维方式,也可以将人的生命带往数学的宏大与多变中去。第二是,我年级虽不算大,但也已离开学校几年,按教科书上的说法“初高中是青少年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我现在距这个“黄金时期”不多不少也快十年,这种时候还能感到三观的改变和塑造,说明我至少做到了“苟日新”,是一个可以拥抱变化的人。
不知是拥抱变化让我可以重新接纳理性思维,还是应用理性思维让我的开放度逐渐提高,这段逻辑互为因果,但都令人高兴。
豆瓣上有一个话题,叫“不遵循社会时钟的人生”,这个话题的发起者和讨论者大抵是非常认可存在“社会时钟”的那部分人。如果以拥抱改变的思维去看待这个逻辑,其实什么时间上学、什么时间工作、什么时候结婚、什么时候生育,这些具体事件的发生时间并不要紧,要紧的是大家有没有默认自己什么时候“该”做什么,而与自己真正想要的相违背。
我高中的时候,曾经对安意如的书非常着迷,也在晚上的自习课抱着余秋雨的书手不释卷。但这不影响我完全接受并很喜欢现在这个只喜欢“用证据说话”的自己。把“社会时钟”像抛弃“文理科生天生不同”这样片面一元的论调一样抛弃吧,这本来就是不存在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