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日更第250+120+76天,公开文章第456篇。2021.4.19 周一
百姓调解,为爱出发;
源泉教育,心理援助!
百姓调解一行今天来到了登封。
求助人自述:
自己是继母,继女的亲妈早早去世,三岁的时候就跟着奶奶和大伯一起生活。
我是在她12岁的时候才来到她们家的,当时她们家人有点不太同意,但是两人见面后感觉还可以,就结婚了。刚结婚时,说了好久回去接女儿回来,她都不回来。
现在她即将结婚,我们却是从别人嘴里知道了这个消息。我不是亲妈,不告诉我就算了,但是不告诉她亲生父亲,她爸可是接受不了。天天唉声叹气的,饭也吃不下去。打电话也不接,后来她竟然直接换号了!
我们实在是没办法了,才打电话求助。
我们想着她都要结婚了,我们多多少少不为她添点嫁妆?
就在这样的环境中,这个求助者在表述的过程中几次情绪非常的激动。
在金牌调解员僧老师的引导下,才逐渐的平复了情绪,慢慢的还原了这个事情的真相。
求助人希望在我们的调解下,能够让女儿认自己的亲爸,并且能够参加女儿的婚礼。
亲爸自述:
带着这份诉求,我们又见到了求助人的爱人,也就是被女儿拒绝的“亲爸”。
爸爸见到了我们非常的激动,几次都说不出话来。在谈及孩子的时候,他回忆到:
在女儿三岁多的时候,因为经常扁桃体发炎,无法在村里的诊所里去看好,一生病就要到县城里面去,一去就是一周的时间。
他说:当时最害怕的就是看到老师打电话,最害怕的就是听到老师说孩子生病的消息,为此都不敢到远处去找活,只能在家附近,方便孩子有事情的时候直接能照顾到。
他说:因为孩子在大伯家住,大伯又不会种地,所以他一个人把全家的地都包了下来,所有的农活都是自己一个人干。希望在自己照顾不到女儿的时候,他们能对自己的女儿好一些。
可是女儿现在长大了,要结婚了,竟然没有告诉他这个事情,真的是想起来都吃不下、睡不好的。
就是想问问女儿,到底哪里做得不好,让女儿如此生厌!
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一波三折:
带着求助人的期待,调解员一行又一起去寻找女儿。虽然知道女儿未婚夫家的大致位置,却不知道到底是哪一家?
带路的大哥临近了之后又反悔了,害怕如果调解不好反而惹得一身麻烦,竟然转身离开了!
问了几个村民,终于找到了,却大门紧闭。一位好心的邻居打电话,却被告知不要管这件事情。
没有办法见到女儿,这件事情究竟应该如何推进呢?难道要就此放弃吗?
柳暗花明:
突然,求助人想起可以去找女儿的大伯,也就是当事人的哥哥。
几经波折,找到了大伯工作的工厂。还没有说几句,大伯竟然哭了起来!
他说:他也希望这孩子能够跟他亲爸好好的,不然这个孩子真的是太苦了!
最后,他给女儿打了电话,约好了在大队部一起调解。
到了大队部,亲爸、继母、养父母都到了现场。
调解员僧老师让三方都坐了下来,逐一的听他们说,再慢慢的帮他们梳理。
在中间,女儿与继母、与爸爸之间发生了很多次的冲突,又是拍桌子又是嚎啕大哭的,几次中断调解,差点进行不下去!
僧老师就暂停调解事情,让心理咨询师来做工作。
心理咨询师靳育辉:
1. 原生家庭的创伤:
曾经的亲子关系中断,使得有血缘关系的父女却淡漠如斯。
你养我小,我养你老,原本如此吧?
2. 沟通方式的冲突:
两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去跟对方交流,却期望着对方按照自己的意思来做事情。
当对方的行为跟自己的期待不符合的时候,就用吵闹、冷战等不妥当的方式来对抗,使得双方的矛盾越积越厚,越来越激烈。
3. 亲子关系的错位。
孩子因为从小就独立惯了,面对任何事情的时候,习惯性的就自己扛在了肩膀上,而爸爸在面对孩子的时候,却渴望着得到孩子的肯定和认可,亲子关系完全错位了。
4. 亲子之爱的流动:
双方尝试着去表达自己内在最想要的,也承认自己有做得不到的。
当爸爸一是承认确实对于孩子照顾不是特别的周到,另一方面承认养父母的付出,女儿眼泪忍不住的流了下来,父女之间的爱开始融化、流动!
心理咨询师靳育辉寄语:
1. 在家庭关系中,每一个人都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并承担自己的责任,这个家庭就会实现良性运转。
2. 孩子学会做孩子,注意自己的表达并尊重长辈,学会交还对父母的投射。
3. 如果父母做了错误的示范,孩子依然可以活出自己的幸福。
最后,在僧老师的调解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最终达成了双方的意愿。
看着孩子一左一右的拉着爸爸与继母,笑得像花儿一样,所有的辛苦都值得了。
最后,祝福全家幸福,祝福女儿新婚快乐!
百姓调解,为爱出发!
小调解,大和谐,我们依然在路上!
调解员:僧老师
咨询师:靳育辉
记 者:阮 铮
摄 像:陈 凯
司 机:梁 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