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的骆驼祥子写了祥子的悲剧,更通过祥子展现了整个车夫阶层的悲剧。这本书反映在没有公道的世界上,坏人横行霸道,好人受灾受难,这是祥子的悲剧,也是整个车夫阶层的悲剧。
其实祥子的悲剧,除了社会的原因,还在于他个人的利己主义。这本书的第23章的末尾说为个人努力的,也知道怎样毁灭个人,这是个人主义的两端。
祥子一直活的是利己的,自私的。祥子的车被大兵抢走之后,回到城里的,他只看见钱多一个是一个,不管买卖的苦甜,不管是和谁抢生意,他只管拉上买卖,不管别的,像一只饿疯的野兽。许多词他抢上买卖就跑,背后跟着一片骂声,他心中说我要不是为买车,绝不能这么不要脸。人生为了钱而不顾一切,这也为他后面的堕落埋下了伏笔,一个为了钱,什么都肯干的人,还有什么不可以做的呢?
祥子的自私尤其体现在对待小福子的态度上。虎妞死后,小福子提出和祥子一起生活,两个善良的,勤劳的,哭苦命人本可以相互依靠,互相取暖的,但是祥子怕被拖累而拒绝,以至于让小福子失去了最后的救命稻草而最终走向了绝望,走向了死亡。后来祥子想重新振作,又想起了小福子。他说小福子是他的命,没有她便什么也算不了一回事。如果有这么重要早干嘛去了。更可气的是,他只想到了自己,他觉得小福子可以不管二强子,这尚且可以理解,二强子毕竟是个大人,他可以养活自己。但是,祥子竟然认为小福子也可以扔下两个年幼的小弟弟,连他这样一个大个子的成年人养活自己都是问题,两个弱小的孩子又怎么可能独立生存?他认为小福子必须来帮助他。小福子是善良的,无私的,她如果能狠心抛弃一切累赘,又何必等到现在?这一节彻底暴露里祥子利己主义地本质。我想,就算小福子不死,也不可能扔下那可怜的弟弟自己独自去享福的。
再有对待虎妞的态度也是个问题。虎妞是敢爱敢恨的,一直待祥子不错。当然她丑陋,泼辣,但是对祥子也是真心的喜欢。否则早就回去跟刘四爷认错享福了,何必和他祥子在脏乱的大杂院受委屈。
祥子总是把自己的堕落归咎于虎妞,说是虎妞引诱他。那如果他自身坚定,又怎会被引诱?自己控制不住自己的身体反而把责任赖在女人身上,这也是令人唾弃。
还有一处细节,高妈建议他起个会,大伙凑齐买车的钱。他琢磨泽“赶明儿人家也约自己来呢,”他担心将来自己的会大了水飘。又是因为舍不得自己的那点钱,结果撤没买上,钱还都被孙侦探敲了去,怪谁呢?
祥子的失败有社会的背景,也有个人的原因,个人主义原因之一,这也是所有像他一样在社会中沦丧的人的共同原因。如果大家齐心协力,不早就把那黑暗的社会推翻了吗?
另外祥子的固执,死脑筋也是他生活艰难的原因。
读书不仅仅看到在当时社会的价值,更要在书中照见自己,在读书中完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