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朝议
公元227年,在蜀汉政权的权利中心---成都府,这个地处四川盆地中部的成都平原上的璀璨明珠,号称人间天府的宫殿内,正在上演着一场波讹诡秘的朝争,坐在宫殿中央最上方的蜀汉第二任皇帝刘禅正在与宦官宠臣黄皓不时的说笑,仿佛下面吵如菜市般的朝堂与自己毫无关系,丞相诸葛亮见此情景暗自摇头不已,作为一国之相,他是万人之上,没有所谓的一人之下,因为自从蜀汉昭烈皇帝刘备病逝于白帝城后,整个蜀国已经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跟他平起平坐,哪怕是刘备的亲儿子刘禅都没有这个资格,这个能与北魏、东吴三分天下而治之的西蜀是他孔明一寸一寸的谋划出来的,看着这杂乱的朝堂,没有一点积极进取的生气,在天下三分而治后,当年许多由荆州入川的谋臣猛将在刘备称帝,给所有的人员分封官职后,这些人中的大多数都迷失在这繁花似锦的天府之国内,整日里过着莺歌燕舞,曲酒流觞的生活,那意欲恢复汉室一统三国的理想也在酒池肉林里消磨殆尽。这朝堂上不缺智慧过人的谋士,也不缺徒手撕虎的熊罢之士,攻城拔寨的士兵也不缺,可是这些人他们在做什么?自从先帝入川以来,为了整个西蜀的政治安定,先帝所在的荆州利益集团就和当地的益州集团达成政治联盟,先帝向益州集团保证,将在益州这块肥沃的土地上建设出一个真正的人间天府,古人曾言:“此沃野之地,实乃人间天府,吾可在此地一年成市,三年成都。”成都府的名字便由此而来,在成都府建设发展的初期,两大集团确实是精诚合作,一是信服先帝诺言,毕竟玄德公礼贤下士的称赞乃天下闻名,且有五虎上将与诸葛孔明等一干谋臣猛将辅佐,这些益州士族可不敢站在风头正盛的玄德公的对立面,二是益州本地士族也希望借此发展益州经济,他们也能从中获利,这是一个达成双赢的决定。可在成都府发展起来,成为了与长安、洛阳、建业共同闻名天下的都城之后,两大集团的关系就开始出现了裂痕,本地的益州集团开始谋划怎么从荆州集团的手上截取更多的利益,先帝的荆州集团也开始谋划如何彻底吞并益州集团,进而一统成都府,于是双方各自明争暗斗,先是益州集团分化荆州武将集团,拉拢先帝义子刘封,在与东吴的荆州之战时,利用关云长将军自傲的弱点,在荆州城被围时,刘封见死不救,没有出动兵马及时救援关云长将军,导致关云长将军败走麦城,兵败被俘,最后被杀害。谁都知道先帝与关云长将军、张翼德将军曾桃园结义,共赴生死,先帝听闻关云长将军被东吴杀害后,在没有经过任何的战略部署和具体谋划的情况下,先帝白衣缟素带兵出征,讨伐东吴,大军先锋官张翼德将军自身脾气暴躁,又喜酗酒,平日里有自己、子龙、云长和先帝约束,张翼德将军的脾气会收敛些。可这次东征伐吴,先帝被仇恨冲昏了头脑,没有对安排一个可以管得住张翼德将军的人作为副将或参军,张翼德将军缺了束缚,那暴躁的脾气和酗酒的毛病也成为了他的催命符,可惜张翼德将军一生勇猛无敌,威震天下,没有死于百战的沙场,却被自己白日里酒后发疯,无故被鞭挞的两个小兵怀恨在心,在军中大帐内趁其酒后酣睡,割去首级,害了性命,实在是令人叹息。
先帝闻此噩耗,大军又是未开战就损失了一名可一战而定之的大将,对士气也造成了沉重的打击,两名共患生死的金兰兄弟的相继去世,让先帝这位向来善于纳言的明君变得不近人情,谁若是劝其从长计议,定会横眉怒目,逐出中军军帐,大军就这样冒失的进入林地内,最后被东吴那个叫陆逊的年青人给设计下套,一把大火兵败于夷陵。经过荆州争夺战、夷陵之战两次战役的兵败,西蜀失去了最重要的战略要地荆州,二十万大军在夷陵被一把火烧得丢盔卸甲,西蜀国运也因此元气大伤,失去了锐意进取的最好时机,在三国争霸中输掉了自己的优势,在这场不知何时结束的天下争霸的局势中,西蜀的角色由主动积极进取变成被动防御自保。
先帝在兵败后,自知理亏,也落下病根,兵退至白帝城时,与世长辞。临终前,给西蜀定下遗诏,蜀国国内一切军机要政皆听从诸葛丞相的号令,若继任的君主无能,诸葛可代之。这个遗诏看似诸葛亮自己获得了最大的利益,只有诸葛亮自己明白,先帝在最后一刻,用忠义与情意成功的将自己永久的绑在了西蜀这身患恶疾的巨人身上,自己成为了西蜀巨人的心脏,只有自己努力的跳动着,这摇摇欲坠的西蜀才能继续前行,才有争取一统天下的资格,也才能完成自己承诺先帝一统天下,恢复汉室的诺言。先帝遗诏自出白帝城而传遍天下后,整个天下都知道西蜀即诸葛,诸葛即西蜀,敌人要吞噬西蜀,得先打倒天下闻名的卧龙先生,而蜀国内部的任何利益集团想要争权夺利,也要问问诸葛丞相手中的羽扇,所有的压力全部都压在了诸葛亮的肩上,所有人都可以把任何好的坏的都往诸葛丞相的身上推,这让自己不得不事无巨细皆亲自把关过问,否则出了差错,收拾烂摊子的还是自己。看着先帝在世时乖巧好学的太子刘禅在登基继位后,也开始不再虚心求学,反而跟近侍宦官黄皓成了好友,整日里饮酒贪色,不思朝政,全然忘了在白帝城时跪在先帝榻前痛哭流涕时许下的继承先帝遗志的誓言,为了先帝的识人之恩,诸葛亮也只好耐心的教导刘禅,教其如何为君,如何治下,亲贤臣而远小人,多听从善之言,断绝荒淫之事,以国事为重,以子民为先,可是先帝在世时这个聪慧的孩子,在先帝去世后,突然变成整日里只会荒淫嬉戏、不顾誓言、不理朝政的嬉戏皇帝,再也看不到一点进取之心,对于刘禅这个孩子,诸葛亮感到十分的陌生和冰冷。自己既然答应先帝要辅佐刘家汉室基业,不管刘禅如何,那就施展毕生所学,鞠躬尽瘁吧。
也许是朝堂上的争吵声越来越大,打扰了诸葛亮的沉思,这位蜀国的实际掌权者抬起头来,将视线从自己黑白色的羽扇上转移到这吵闹的大殿,看着朝堂上的争吵越演越烈,诸葛亮收拾起自己杂乱的情绪,整个人又恢复成威严的状态,出声道:“陛下,该专心朝政了。”皇帝刘禅见诸葛亮视乎有些动怒了,也不敢再与黄皓嬉戏,正襟危坐后回道:“相父,朝政之事,还请相父做主,朕在一旁学习便好。”朝堂上众人也停止了争吵,全都默不作声,看着这一君一臣的对答。诸葛亮复杂的看了龙椅上的刘禅一眼,说道:“陛下,今国内粮草充足,人丁兴旺,兵源广阔,可用兵于北魏,北出祁山,拿下长安,进而占据地势,与北魏角逐中原,恢复汉室。”在诸葛亮说出这段话后,明显的可以感到朝堂上的气氛变得严肃起来,仿佛能听见各位朝臣的呼吸声和心跳声,平日里喜爱嬉戏的皇帝刘禅也难得的一本正经,神色也变得十分专注,那宦官黄皓也不敢再打扰坐着的这位皇帝,黄皓心里明白,皇帝刘禅之所以平日里不理朝政,不是皇帝刘禅无心于此,因为每日夜里刘禅都是独自一人在自己的寝宫内挑灯夜读,认真研习诸葛丞相的朝仪和奏章,甚至对于先帝在世时所打的战事都会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推演一番,特别是对于西蜀最为憋屈和忌讳的荆州之战和夷陵之战更是会推演数遍,每次推演后都会一个人对着宫殿自语:“若朕能参与其中,今时今日我西蜀必不会如此,先帝太过于重情,才导致战役的失败,也才会让益州集团的那帮顽固不化的宵小之徒破坏我西蜀内政,怀柔后就改用重典,不然这些人就像水蛭一般,贪婪无厌的吸食西蜀的血肉。相父是个好人,也是位贤臣,可如今天下谁知道我刘禅,无论是西蜀的子民还是天下的枭雄,都只知道"西蜀即诸葛,诸葛即西蜀",人们都忘了朕这个西蜀国君,相父殚精竭虑的为国操劳,朕也心疼,可是这怪不了朕,是先帝和天下将相父推到了这个位置,人们都说"卧龙凤雏可安天下",凤雏已逝,这天下就要看我们的卧龙先生了,相父呀相父,不知你能否斗得过北魏的司马仲达和东吴的陆伯言了,他们也是天下闻名的将星谋臣呢。朕还是做一个安逸享乐的昏君吧。”每当黄皓听到皇帝刘禅这样自言自语的话,都是冷汗直流,内心对这位年轻皇帝越发的恐惧,这样的恐惧让黄皓不再害怕在蜀国内可一言定人生死的诸葛丞相,也绝了恃宠而骄的念头,他明白这个看上去人畜无害的年轻皇帝内心有着宏图霸业的理想,也有着治人御下的心计,他等待的是一个机会,这个机会谁也不敢明说,因为谁说出来谁死,包括皇帝自己。黄皓看着这位年轻的皇帝和威严的丞相,低下了头,不声不响的退到了龙椅背后。
皇帝刘禅问道:“相父,蜀国国运恢复了多少,能否承受得住这样的举国之战?”所有参与朝会站立在这殿堂内的西蜀众臣们听到皇帝这样的问话,心里都不约而同的出现了一个疑问“皇帝不是向来都是听从诸葛丞相的吗?原先都是点头认可,今日怎么会主动提问,不知是皇帝与丞相早就商定好的,两人今日只是唱和给众人看,还是皇帝心里有自己的想法。”这样的疑问在朝堂里的主战派和保守派的心里都存在着,朝堂上的人都默不作声,等着那一君一臣的对答。诸葛亮听见皇帝刘禅主动询问,便知这年轻皇帝还没有糊涂,知道依照如今的国势固守虽然可以得到一二十年的安稳,但是迟早会被北魏攻破国门的,守一时怎能比得上攻一世,况且现在国内矛盾隐隐有内乱的迹象,两大利益集团的争执再不趁机彻底解决掉,早晚会祸起萧墙,毁了西蜀。于是诸葛亮沉稳的回答道:“陛下,国运者,人心是也。天下气数,不在天心所主,而在人心向背。灾者,自然之数也。非以人之善恶,国之盛衰而作。灾难之事可以兴邦,可以亡国。唯决于人,不属于天。国之亡,亡于人祸也。人祸逢于天祸,其国不免矣。非国运衰,而天灾至,乃天灾和于人心已背,国运竭矣,故国运休戚,决在人心,虽存,不在天也。现蜀国境内兵精粮足,人人皆有北进之心,而北魏曹氏宗室与外姓大臣忙于争权夺利,北魏朝堂上下皆认为我西蜀式微,必不会于近日内出兵伐魏,因此我西蜀便可出其不意的一举拿下汉中,进而夺取长安。”皇帝刘禅听见殿上的诸葛亮气势沉稳,成竹在胸地侃侃而谈,那神态气度实在是不得不令人折服。朝堂上众人在听完诸葛丞相的答复后,主战派是听得热血沸腾,恨不得立刻披甲上阵杀它个天昏地暗,保守派听完后也陷入了沉思,因为诸葛亮对此战前景的描述实在是太过诱人,如果成功攻下汉中拿下长安,那么整个中原定鼎的形势将会对西蜀有着巨大的优势,西蜀的最后一块短板---骑军,也可以成规模的建制,不再吃这个亏,到时是进可攻退可守,完全不用像现在这样需要时时刻刻的防备北魏的进攻和东吴的偷袭,可是如果输了,就只能真的做乌龟了,国内可没有那么多的兵员和粮食武器。一时间两派的人都不出声应和或者反对,他们要看龙椅上那位的意见,毕竟那位好歹也是西蜀的皇帝,政令还是需要得到他的首肯,才能名正言顺的发出朝堂。
皇帝刘禅见平日里争吵不停的两派人员今日对此提议都一言不发,闭口站立如木头人般,心里也不免哑笑,相父的威严果然是镇压这朝上群蛙的镇心石,可一想到朝上众人惧怕的是丞相而不是朕这个天子时,心里对诸葛孔明这个相父又有着隐隐的嫉恨。皇帝刘禅明白这个时候,所有人都等着自己开口,如果自己赞同丞相的提议,群臣便开始出谋划策,如果反对那么群臣就会站看自己与丞相争执,等有了最后的结果,他们会再次选择站队。皇帝刘禅内心里也渴望在自己有生之年可以做到恢复汉室的荣光,这将是超越父亲玄德公的丰功伟绩,做一个能够青史留名荣耀千古的圣君,他知道自己需要相父的帮助,毕竟相父的名声可是天下皆知的,唯一不好的就是别人不知道自己。
作为一名皇帝,刘禅知道自己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自己故去的父亲一辈子就在做一件事,如何笼络人心,特别是才华出众的饱学之士和武艺超群的沙场猛将,一时委屈和一世荣光之间如何选择的问题,父亲早就身体力行的在教导自己了,所以父亲是天下闻名的礼贤下士的玄德公。皇帝刘禅认为自己并不比自己的父亲差,甚至犹有过之,所以他甘愿担着这无能皇帝的名头,只盼一个机会做件一名惊人的大事,今日相父诸葛孔明的出兵提议就是这样的一个机会,只要这次能够一举夺下长安,那么自己就可以开始挟此威势彻底的整治融合荆州集团和益州集团了,相父太过仁慈做不了杀旧臣的毒辣之事,那么就让朕来做,疥癣之痒拖得久了迟早会变成跗骨之蛆,西蜀巨人割了几块腐肉反而会精神焕发,大步前进。
皇帝刘禅心里有了决定,知道该出声表明态度了,不能让自己显得优柔寡断,于是出声道:“相父,不知此战可有谋划?朕需做何事?”诸葛亮见皇帝刘禅如此回答,便知皇帝心里已同意北伐一事,心里觉得刘禅还是可以教导挽回的,整了整自己的衣冠,肃容回答:“陛下,请容臣先呈上此表。”说完从衣物中拿出《出师表》,上书。黄皓出来替皇帝刘禅接过诸葛亮呈上的《出师表》,交予皇帝刘禅阅览。皇帝刘禅打开《出师表》,看着诸葛亮刚劲的笔锋书写的文字,表曰:“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罢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之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陛下亦宜自谋,以谘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皇帝刘禅看完诸葛亮呈上来的《出师表》的内容后,想到自己那早已逝世的父皇刘备,也是悲从心来,自己在父皇逝世前说过的那些话好像都还没有一件完成过,国仇家恨未能雪耻,富国强兵也未做到,蜀国自从前将军关羽、右将军张飞、左将军马超、后将军黄忠这四员镇国柱石相继去世后,整个蜀汉内的武将人才极度缺乏,出现了断层现象,能堪大任的仅剩魏延、赵云等人,守备有余可攻伐不足,因地域原因,整个蜀汉境内的骑兵不是很多,不说与曹魏相比,就是跟江东那帮只会背后偷袭的小人相比,蜀汉在骑兵的数量上也是要少一些,这些骑兵都是夺取天下的资本,一旦战败对于整个蜀汉而言都是伤筋动骨,蜀汉损失不起。可是这次相父对整个北伐事宜准备得如此充分,任何细节都分析得头头是道,甚至写了《出师表》这样的啼血奏表,把自己早已去世的父皇都搬出来了,自己如果再隐忍的话,恐怕会让整个蜀汉朝堂的臣子们笑话,这次就搬出家底跟着相父赌一次吧,赢了就有了角逐天下,伐魏吞吴的资本,输了也就不去谈那些宏图大业的雄心。皇帝刘禅在心里下了决定后,眼神重新变得坚定,抬头扫视了一下站在大殿内的群臣,出言道:“相父,朕自幼便受到您与父皇对我的教诲,恢复大汉天下,平定天下战乱,给九州百姓一个丰衣足食的安稳天下是父皇与您的生平所愿,作为汉室后裔,朕也是不敢有丝毫懈怠,今日朕便放手与相父去与天下群雄一搏,让天下百姓也知道朕身上流着的也是汉室的血液,也有着雄心和壮志。此次北伐一切均由相父做主,文臣武将都由相父定夺,朕在成都府为相父亲自做军需官,保证北伐将士饿不了肚子,安心的征战天下。”
这是皇帝刘禅自登基皇位以来,第一次在世人面前显露出自己的雄心,此时的刘禅面容不怒自威,目光自信而有神,浑身散发出一种睥睨天下的气势,展现出天下英主的风采。丞相诸葛亮看着此刻的刘禅露出欣慰的笑容,先皇和自己的选择果然没有错,刘禅这个孩子真的是有角逐天下的自信和能力,不枉费自己多年的悉心教导。其他众臣看着此刻的皇帝,心里却十分别扭和惊恐,这与那个他们之前印象里那个只会吃喝玩乐的庸君简直判若两人,一想到自己平时做的那些蝇营狗苟的勾当,心里就直发冷,眼神闪烁,表情也变得不自然起来。只有站在皇帝身边宦官黄皓对此面无表情,他知道皇帝刘禅一直在戴着面具生活在这皇宫里,那些外人所看到的听到的,都是皇帝想让他们看到的听到的,谁也不知道皇帝心里的想法,皇帝刘禅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自己正因为无意间在深夜里见到了皇帝的真面目,所以自己在日常陪伴皇帝时都是如履薄冰,不敢放肆和大意。此刻的皇帝终于开始露出獠牙了。
丞相诸葛亮在听到皇帝刘禅的话后,知道自己该出来带领群臣表态了,于是应道:“臣领旨,老臣一定不负陛下所托,助陛下完成北伐伟业,立不世之功。”其他群臣也俯声道:“臣等遵旨, 助陛下完成北伐伟业,立不世之功。”皇帝刘禅看着殿下的群臣,心里第一次觉得这才是皇帝与群臣正确的相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