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被铺天盖地的余老先生离去的消息包围。冬日的北京,寒风凛冽,心在收到这个讯息时狠狠的缩了一下,眼眶不禁湿润。很难想象,素未谋面的一位欣赏的长者,他的离去竟有这样的触动:想到再也读不到他唯美情浓的新的诗篇,内心竟是这样的失落。
生命如斯,叹息后唯愿余老先生一路走好。
在我心中,他是一位真正的诗人——独有情怀。令人心生敬仰!那脍炙人口的《乡愁》;烂漫唯美的《等你,在雨中》;在月色与雪色之间的第三种的《绝色》;以及受他对旅行意义的描述,于我,每走到一处,都带着觉察的心去体会不同国度的人生活的方式和理解世界的大不同。
记得小时候在读书时,老师解读《乡愁》,当时未理解作者关于“愁”的表达,只觉朗朗上口。深入人心的《乡愁》也许是我们记住余先生这个名儿的入口。后来,更多的读余光中的作品,更多走进他的生平,发现他竟是一生漂泊,从江南到四川,从大陆到台湾,到美国求学,于香港任教,最终安身于台湾高雄西子湾畔,多年来对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艺术的熏陶研习,直到73岁他第一次见到黄河。这位年逾七旬的老人的举动令我的心很受触动:他讲身上沾满黄河的泥浆带回台湾,并将泥浆干成了黄土,小心地收存在盒子里,摆放在书架上。他后来撰文:“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我的书房里就传来隐隐的黄河水声。”
这是怎样乡愁的情结和情怀?再读他的文字,放佛带有更多的温度。
“你来不来都一样, 竟感觉
每朵莲都像你
尤其隔着黄昏, 隔着这样的细雨。”
——余光中《等你,在雨中》
“旅行之意义并不是告诉别人“这里我来过”。
是一种改变。
旅行会改变人的气质,
让人的目光变得更加长远。
在旅途中,
你会看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习惯,
你才能了解到,
并不是每个人都按照你的方式在生活。
这样,人的心胸才会变得更宽广;
这样,我们才会以更好的心态去面对自己的生活。”——余光中
读他的《今生今世》,你感受到生命的的厚度。“今生今世 ,
我最忘情的哭声有两次
一次在我生命的开始,
一次在你生命的告终
第一次我不会记得 是听你说的,
第二次你不会晓得 我说也没用,
但两次哭声的中间啊!
有无穷无尽的笑声,
一遍一遍又一遍,
回荡了整整三十年,
你都晓得我都记得。”
——余光中《今生今世》
读他的《绝色》,你放佛看得到的新雪初霁,满月当空的高远,那皓影和亮银,映衬出的笑靥,是那样妙不可言!
“若逢新雪初霁,满月当空
下面平铺着皓影
上面流转着亮银
而你带笑地向我步来
月色与雪色之间
你是第三种绝色
——余光中《绝色》
读《给未来的你》,你读到他内在的博大,宽广。才有如此这般可以… 可以的允许。对余老先生有了解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位好父亲更是一位好丈夫,而他却解释说:“这都归功于有位好太太……”
“孩子,我希望你自始至终都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可以是农民,可以是工程师,
可以是演员,可以是流浪汉,
但你必须是个理想主义者。
……
选择平庸虽然稳妥,但绝无色彩。
不要为蝇头小利放弃自己的理想,
不要为某种潮流而改换自己的信念。
你是个独立的人,
无人能抹杀你的独立性,
除非你向世俗妥协。”
——余光中《给未来的你》
“既有肉身,就注定要承受与生俱来的千般惊扰。”他的有生之年曾假设说“如果我有九条命”,你会看到他所有的梦想都不是为了自己,他希望他胜任每一个生命角色,他梦想和家人驾车周游世界,他想有一条命用来陪年迈的父亲和岳母;而第九条命,他希望用来从从容容过日子,看花开花谢,人往人来,并不特别要追求什么,也不被“截止日期”所追迫。
这一生,您圆满走过;
这一别,愿您走好,一如既往的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