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喝茶的境界
王涛 高一9班
“哐当,哐当……”在汽车的摇晃中,我逐渐清醒,花了半分多钟才想起自己身在何处。
我中考的语文成绩不是很理想,哪怕考上了理想的高中,身为语文老师的老妈,还是很不爽,一口断定是我作文写得不好,把我送到伍老师身边深造。
老师喜欢喝茶,老妈便投其所好,在我出门前硬是把一大盒茶塞我手上,本来这也没什么,拜师嘛,总得带些礼物,不然空着手去算什么拜师?直到见到老师家里大大小小茶饼无数,才意识到老妈有点班门弄斧了。
俗话说:凡过人之人必有过人之处。老师的过人之处就在于他学识广博,虽不说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但也都知晓一二,数学语文就更不用说了。老师家的墙上写着两行字:两件事耕田读书,一等人忠臣孝子。应用在老师身上,就该是:两件事喝茶读书,一等人教书品茶。
老师对茶的喜爱可以说到了痴迷的地步,虽说比老师懂茶的高手不少,但在我们这些外行人眼中,伍老师等同于茶仙无异。
到了老师家中,草草吃过晚饭,便被老师拉到桌旁喝茶。在老师之前,我还从未见过有人可以对着一泡茶叶研究两个小时。
老师端坐在桌旁,从柜子里拿出一把精致的小称和一个茶饼,细细掰开,然后放在称上的托盘里,称取适量茶叶,倒入杯中。随即把剩余茶饼用纸包好,套上一个保鲜袋,最后装进一个胶袋中,封好袋口,小心的把袋中的空气都挤出,又细心的把袋上的皱褶抹平,这才把茶饼珍而重之的放回柜中。随即开始沏第一泡茶。
喝个茶还有这么多讲究?在我家,喝茶都是老爸提出的。“喝茶?”“喝茶。”好。从柜中拿出茶叶,抓出一撮扔进茶具里,有点少,再抓一撮,这回够了。往杯中倒满开水,等到水逐渐变色,就倒出来,分着一人一杯,然后举起杯,一口灌下,颇有东北大汉喝白酒的气势。那味道不过就是一种比清水多了苦酸味的饮料罢了。
老师拿着一只笔,一张纸,眉头紧锁,目光死死地盯着杯中的茶叶。这神态我只有在电视上科学家做实验的时候才看见过。茶叶泡开了,屋子里弥漫着淡淡的茶香,掀开杯盖后味道更是强烈,浓厚的清香拂去了我一身的疲惫。老师把茶汤缓缓倒入一个玻璃杯,在灯光下茶汤如血液般殷红却晶莹剔透,散发着红宝石的光芒,即使我是一个外行,也能看出这是好茶。突然想起,我家的茶叶泡出来以后的茶汤是浑浊不堪且黑不溜秋的,静置在灯光下如一块墨石一般,之前并没这么觉得,有了可以比较的对象,也就这么觉得了。
老师做好笔记,给我们斟上半杯。我轻轻的晃荡着手里的茶杯,仔细地看着杯中的茶汤,无论怎么晃,都有种茶水凝结成胶状的感觉。轻轻的抿一小口,一入口,如中药般苦涩,我皱了皱眉,但随即独特的清香霎时占据了我整个口腔。香浓醇厚,这是我的第一感觉,撇开味道不说,这就是一杯牛奶,我从未想象过一杯茶可以喝出奶的感觉,茶汤之醇厚让我想到如果初三冲刺时给我整这么一杯茶我可以彻夜奋战。我含着这一小口茶,不舍得咽下,任它在口里游荡,直到茶汤化作分子融入整个口腔。
不知是抿那一小口茶的缘故,我觉得整个大脑都被茶香所弥漫,飘飘然如立于云端,就连从鼻腔中呼出的二氧化碳也带有丝丝茶香,使我又情不自禁地把这二氧化碳再次吸入体内,这算吸毒吗?我意犹未尽,又呷了一大口,还没来得及细细品味,这口茶汤便不由自主的往下滑,在喉咙处打了个颤,直接落入胃中。
当我还陶醉在茶香之中,老师早已研究开了,举着台灯,像医生手术般,把脸凑到茶叶前。老师对着杯里的茶叶频频蹙眉,时而微笑,时而默叹,还不忘记下笔记。从老师的话中,我得知这茶是普洱,还是熟普洱,至于其他的“发酵”啊,“茎粗”啊,不知所云。看来茶这种博大精深的文化,还是不适合我这等粗俗之人,便窝回自己的座子上,继续品着手上的一小杯茶。
我针对于自己的文章略有浮夸和蕴含的东西少向老师提问,老师说:“茶,存的越久,味道就越香浓。就像人一样,年龄越大,写出来的文章才越有味道。但是,茶也有存放一阵就味道香浓的,人,也有年纪轻轻就能写出好文章的。”我一直觉得自己的文章少了些什么东西,现在看来应该是缺少生活的磨砺和岁月的沉淀吧。
黄硕点评:
读王涛这篇作文,第一感觉是,这茶的香浓醇厚,已经入口,入眼,合着清纯的师生情,阵阵浸润,让我陶醉。
高中学生写作文,尤其是记叙文,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往往能力进展不大不快。这有多种情形,一般表现为不真实,不生动。有学生有一定的真实生活,也同样写不理想。为什么?我较长时间对比观察,主要由于以下两点干扰:一是写人叙事所需的观察习惯不佳,能力不足,不细致或误解了观察的本义,二是不会串联观察包纳的所见所闻所感,实际上就是不会“讲故事”,不会写感受、感觉。或者这两个本领还很欠火候。所以,中学生记叙文训练,要往这两点使劲,得法则很快别有洞天。至于语言文采,当然也很关键,但毕竟还在其后,且功夫显现出来似乎更慢,在训练要求上,不能本末倒置。
王涛给我们所讲的故事其实很简单,就是拜师学文却被师的茶艺震撼。这老师长啥样多大年纪一概省去,只关注他在对茶外行的小字辈学生面前 “怎样对着一泡茶叶研究两个小时”的故事,这“两个小时”本身就是故事。
首先是情境设置和入题,让自己置身于“汽车的摇晃中”,这总比直说“我今天坐汽车到老师家补习作文”平淡直叙强过千万。但开头的优点更主要的是,在真实交代自己的情绪状态和拜师缘由后,立马天衣无缝地把属于这“两小时”后的诸多感觉、判断,有选择地前置插入故事的前端,这便是三四两个段落。不会写的,恐怕早就急于衔接那第二、第五段,甚至第一、第五段了。好好想想看,你有无这样的冲动?其实你并没错,你也可以那样写,可你一比较,我敢说高下立现。你为什么不能缓一缓,让这些故事的“血液”活络其“经络”,使文章丰满起来。
不妨先将二五段衔接起来看看,“把我送到伍老师身边深造”,与“到了老师家中”,衔接自然,毫不生硬,但这似乎缺少三四五段入文的契机。当然,二段末尾顺带交代妈妈让我带点茶叶“投老师所好”,亦无不可,但“故事”的展开和所要获得的效果恐怕要大打折扣。三四五段是干啥的,作者看来是很清楚的。第一是还原事情的真实,妈妈确实让孩子带了点礼物。第二是故事话题得以承续和展开的“楔子”,从头到尾都是“茶”:带茶拜师,因茶识师,以茶显文,终于文道。你说重要不重要?
如果你再高明一点,保留第三段,让其与第五段衔接,也是很易生成的大众化思路。一对比,同样现出作者嵌入第四段的意义,便是我上段所析。可见这三、四段很难说可有可无,有,大胜于无。
实际上,简单来看,还是对“故事”理念的把握:让故事生出波澜,叫故事增加意趣,使故事沾点文化。有了这些,还怕没人欣赏?
再说说结构主体和文辞。第七段以下便进入文章主体、核心。这些部分便更加文采斐然,令人动心动情。
故事情节当然要围绕品茶,称茶--沏茶--倒茶--斟茶,这些环节是老师动作,继之喝茶,这由学生完成。品茶诸环节虽未能齐备,但秉持了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完成的理念,实现了“品”的意图。而建构这一理念的笔墨,是情节犹魔术幻化般神奇,文笔如万花筒般多姿多彩。你看:写老师取茶,“从柜子里拿出一把精致的小称和一个茶饼,细细掰开,然后放在称上的托盘里,称取适量茶叶,倒入杯中。”观察多么准确,精细;写自己喝茶,“轻轻的抿一小口,一入口,如中药般苦涩,我皱了皱眉,但随即独特的清香霎时占据了我整个口腔。”“觉得整个大脑都被茶香所弥漫,飘飘然如立于云端,就连从鼻腔中呼出的二氧化碳也带有丝丝茶香,使我又情不自禁地把这二氧化碳再次吸入体内。”只有真心真切且非瞬时体验,才有可能化为笔头如此美妙的感觉。“茶叶泡开了,屋子里弥漫着淡淡的茶香,掀开杯盖后味道更是强烈,浓厚的清香拂去了我一身的疲惫。”“茶汤之醇厚让我想到如果初三冲刺时给我整这么一杯茶我可以彻夜奋战。”则又适时地把自己的学生身份与这次特殊的品茶经历作了一次精彩的对接,也让我们略略体会到少年作者求学的“苦酸味”,当然,借故事演绎口头禅,这是另话不说。
文章还有些个手法也是显而易见的,很突出的,即烘托和对比,如老师的语文教学功夫,并没写,但前部已经烘托了。这些文字分别穿插运用于第四、第八自然段,以及第九自然段后部分,因为均比较明显,这里就不具体分析其花样的妙处了。
可以说,这幅美好难忘的粤海师生品茶图,无曲折离奇的情节,但无论从对过程的叙述刻画,还是对感觉的抓取敏悟,抑或是对师生默契度的记录展示,都“拍摄”得相当完美,经典。
一如学生前面慨叹,伍老师已经“等同于茶仙无异”,不妨容我最后引述一下明代杨慎的《和章水部沙坪茶歌》:“君作茶歌如作史,不独品茶兼品士。”算是对小作者王涛奉献给我们读者这样一篇佳作的一个应有的呼应吧。
若要找点毛病或缺点,我感觉主要在末段,虽则出于深化主题目的比较需要,但开头的句型及提问和末梢的涉文感慨似乎有点生硬游离于整体氛围,需要作适当的技术性调整,这个我想,对如此水平的学生而言,应该不是问题。
拉杂乱感,不敢自珍,唯祈贤能斧正、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