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看电影,也喜欢去电影院看电影。这情味大概是起源于幼时镇上有个电影院,或和家人,或于发小常年流连电影院缘故。
很小的时候,小镇上的日常生活乐趣较为匮乏,晚饭后一家人上电影院看一场电影成为常态。时常会邀上邻居和朋友,我每每记起都会突然想到:我们的父母曾经和我们一样呼朋唤友的青春,有共赴一场电影的情怀,有每个年龄都一样的憧憬和追求。
那时候大概上演的都是一些红色主题的电影,比如《小兵张嘎》之类的,偶尔还会有一些《霸王花》的电影。我还记得每天傍晚吃饭,父母就会和我说:快点吃饭,等会去看电影。电影的内容因为年幼我记得不多,但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散场后父母抱着半睡着的我和人讨论:没看到头。半梦半醒的我总是奇怪:明明每个人都有头,为什么说没看到头?
不久长大后才明白过来,说的是没看到开头。自己都觉好笑。
这样的日子持续到妹妹出生后,大概是因为共赴电影的朋友越来越多成家,也大概是家里繁琐的事情越来越多,父母的闲情渐少。确实,那是我印象中父母人生中最轻快,舒心的一段日子。后来我看到的是父母愈来愈忙碌,繁重的生活压力甚至几乎压抑住了他们一切闲适和梦想。
等到上学,大概是每个月,学校就会组织我们去电影院看一场主题电影。无非是爱国爱民的电影,具体有如《闪闪红星》,其他的也忘了。但是我记得每一次去电影院的心情。电影院门口有三个零食铺。卖的东西大致相同,但是生意各一。最好的东古的,因为货齐全,零食又新鲜。另外一个铺面三母女的,姐姐妹妹长得挺像的。
记得看电影买的最多的是瓜子,五分钱就一杯瓜子,量杯用的是我们现在喝茶的小广口杯子。那个杯子常年放在瓜子堆上,在那个时候对小孩子是有巨大吸引力的,用现在的话来说,那杯子盛的可是舌尖上的美味。老板高兴,会给我们盛的满一些,我们就会觉得那天被眷顾了。幼时的雀跃就是五毛钱一份,简单的不得了。
大概买两毛钱瓜子就可以看一场电影了。一边嗑瓜子一边看电影,那对小孩子的我们来说,简直比在课室做1+1要有趣很多。所以我们是非常期待看电影的。当然买零食老师是不允许的,所以和老师斗智斗勇买东西也是一件很有乐趣的事。
这个时候还有个好处就是,比如和好朋友在不久前闹别扭了。这时趁着剧场黑,彼此看不见表情,遮住了尴尬,伸手捅捅她的背,她回过头来,你讲好吃的递给她,悄悄说:很好吃的,给你,嘘,不要给老师看到。
等到散场,就两个已经手牵手走出影院了,又和好如初。
逢年过节父母也是较为允许我们外出的。我记得有一年,我随着堂哥及发小,从大年三十到大年初五看了十几场电影,每一场都去,几乎每一场放的同一部电影,那个春节还特别冷,晚上还要下夹着冰的雨,也没阻止我们几个的热情。为什么看那么多场,我已经忘记了。也不全然是为了零食。过年家家户户都有糖果瓜子,对电影院门口的零食也就有了一种喜新厌旧的感觉,反倒一到过年,小卖铺卖的小鞭炮,各种玩具更有吸引力。
后来电影放的少了,电影院还有过很多用途。比如逢年及六一儿童节,各个小学的文艺汇演会集中于这里举行。直到现在每次看书看到关于参加六一文艺汇演,我就会自动脑补在这个电影院的场景。
也供各地来的歌舞团表演。真人表演,所以镇上的人称为“人戏”。90年中,各类的歌舞团都来过电影院表演。一到这个时候,就会有很多关于这场“人戏”的海报,五颜六色的字体和一些艳俗的照片。也算偶尔了解到改革开放后人解放后的表演,到底开放了很多。艳俗免不了,但绝对正规健康。我们也会去看。长大以后看书才了解到,那些歌舞团到底也说明了一些外面的世界开始改变了。
那个影院应该是我们这一代人共同的记忆。它没有逃过没落的命运,终于也既散于我们的记忆,也消失于我们的视野。之前它的水平线高于其他家住,四周都是阶梯通往。现在拆了,多年来虽然无数粗经过,但是我不知道它旧址现在是做什么的。大概是我潜意识里只认为那就是应该那个曾藏匿我们乐趣和快乐,以及埋下惆怅种子的电影院。没有现代电影院的精致与恢弘,却是沉甸甸我们的记忆。
时隔这么多年,我依然记得那个电影院格局。有三个门,一般进场就在右边的门,票是很简单的写着时间和座位,没有其他了。记得有黄色和粉色的两种。等到散场了就会中间的大门。当屏幕出现剧终并转黑,正门缓缓打开,光束打进刚还安静的剧场里,看着光源处会看见很多灰尘在空中漂浮,那一刻竟会感觉很伤感,这大概是我最初的对曲终人散的认知。
后来的很多年我都不愿一个人去影院里看电影,我觉得剧终散场那一刻实在是太伤感了,沉陷在剧情还没缓过的人就要人流各自散去, 会有瞬间的失神和惆怅。小时候的那一瞬间伤感可能来自本能,经年后的惆怅,确是经历后的种种情绪的重叠。
【无戒365挑战营 第十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