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糟糕,身上长条纹了!》是大卫·香农著名的代表作,这本书用超现实的经历隐喻孩子成长过程中不断面临的心理认同挑战——我们要与亲人一起生活,与老师、同学、邻居、朋友朝夕相处,与各种各样认识的和不认识的人交往。所以,我们做事,不可能想怎样就怎样,要考虑别人的感受,但是,如果太在乎别人的感受,完全认同了别人的所有观点,也是不行的。那会把自己弄得不知所措,甚至寸步难行。
一、故事梗概
卡米拉喜欢青豆,但是她从来不吃,因为她所有朋友都不喜欢。卡米拉很在意别人对她的看法这天她更是感到焦虑。因为第二天是她入学的日子,她不知道要穿什么。当她试了四十二套衣服之后,一照镜子,突然发现,自己身上长了条纹,就像是彩虹。妈妈让卡米拉马上躺床上,不让她去学校。卡米拉放心了,虽然她不想错过上学的第一天,但她担心其他孩子看到她会怎么说。那天下午,医生来了,但没有看出任何问题,认为明天可以去学校了,并开了一些药膏。第二天,学校里的每个人都在取笑卡米拉。孩子们对卡米拉喊什么,卡米拉的身上就会长出什么条纹,这真是一场灾难。那天晚上,学校通知卡米拉妈妈让她明天不要带卡米拉来上学了。因为卡米拉会造成太多混乱,另外其他家长害怕这些条纹有传染性。第二天,卡米拉爸爸又叫来医生,这次,医生还带来了四位专科医生。但是他们没看出任何问题,他们各自给了卡米拉一瓶药丸。那天晚上,卡米拉吃了药,但第二天醒来,她变得和一颗药丸一样。
卡米拉妈妈再次叫来医生,这次,医生带来了两位专家,但他们也是毫无头绪。电视台过来采访后,心理学家、草药医生、营养学家等等都跑到了卡米拉家。他们的治疗方法只是让情况变得更糟。一天,一个环境专家让卡米拉闭上眼睛,深呼吸,想象和她的房间融为一体,结果卡米拉竟真的和自己的房间融为一体了。最后,来了一位老太太。老太太拿出一瓶青豆,说这可能管用。老太太问卡米拉是否爱吃青豆,卡米拉经过内心的斗争最终承认了她很喜欢吃青豆。老太太扔了一小把青豆到卡米拉嘴里,奇迹出现了,卡米拉变回了原来的样子。
二、透过故事来看“重要他人”和“从众”心理
今天的故事里,卡米拉小美女的重要他人是谁呢?
对了,她的同学朋友们,医生们以及后来一些七七八八的其他路人们。
故事开头说,卡米拉不敢说喜欢吃青豆,而最后问题的解决办法则是吃青豆。那么,承认自己喜欢吃青豆对于一个小女孩来说很糟吗?不吃青豆就一定能够获得好的结果吗?
显然,对于卡米拉来说,似乎吃了青豆,她就会被她的好友们当成异类,和她的同学朋友们不一样了。
从这一点而言,卡米拉的重要他人是一群人,即她的同学朋友们,她太希望和他们一样,所以,我们又可以将她的心理归为“从众”心理,也就是故事中的一个象征行为“讨厌吃青豆”。
“讨厌吃青豆”的卡米拉不仅没有很快乐地融入到“众”中去,反而因为“不吃青豆”的从众心理,让自己经历了太多可怕的事情,直到她最终不再在乎大家的看法,告别“从众心理”,最终做回了她自己。
三、我们都曾经经历过“讨厌吃青豆”
那么,到底什么是“重要他人”呢?
度娘说:重要他人(significant others)是心理学和社会学都关注的概念,指在个体社会化以及心理人格形成的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具体人物,重要他人可能是一个人的父母长辈、兄弟姐妹,也可能是老师、同学,甚至是萍水相逢的路人或不认识的人。重要他人可区分为:互动性重要他人和偶像性重要他人。
其实重要他人的影响在我们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曾经发挥过或大或小的作用,我们有多少人曾经追过星,曾经用崇拜的目光看向我们的父母、老师、影星、歌星、政治伟人等等,因为崇拜而模仿,因为模仿而不同程度违心地有过“讨厌吃青豆”的经历呢?而我们成人是否就此对“从众”模仿的孩子反应过度了呢?而这种反应过度是否又加剧了各种糟糕的情形呢?
最后,卡米拉最终经历了这些,终于认识到了,忠于自己的内心其实比起所经历的荒诞、痛苦来都不叫可怕了。——最后,卡米拉社会化及心理人格经历了这一切后,终于形成了。之前的种种,不再是噩梦,而变成了人生的课程。这一点,我们也可以从老太太手里拿的包上看到象征意义的线索——一只毛毛虫。大卫·香农把它画的很像那只破茧成蝶的《好饿的毛毛虫》。当然,所有的外力只是催化剂,卡米拉成为自己的动力最主要也只能是来自于她自己。
四、“从众”其实也没有那么糟
我们又该如何认识“从众”心理呢?
在心理学的定义里,当个体表现某种行为时,其理由并非自己主观想做,而只是因为团体里的其他成员都这么做,这样的现象就叫做“从众”。通常是个体在实质或想象上,感受到团体的压力,而表现出符合团体价值观的意见或行为。
“从众”真的很糟糕吗?为什么会发生“从众”现象呢?
一般认为“从众”现象的发生有两个原因:第一是为求正确。人们通常比较相信团体所提供的信息是最佳信息,为了追求正确,那就听大家的话吧!第二是遵循团体规范。人们不希望自己被视为特异分子,害怕因此而被疏离,所以不管别人说什么,只要站在多数人的那一边,相对就会安全许多。“法不责众”。
故事中的卡米拉先是属于哪种呢?
她先从同学朋友的“众”,属于第二种;后来又从了专业人士、权威的“众”,属于第一种。
从众是一个心理学的现象,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褒义的词汇来描写从众的有:社会敏感性、反应性、团队合作精神、忍耐、成熟、自我控制等;而贬义的词汇来描写从众的有:盲从,屈从,服从的奴性等等。
如果我们能够蹲下来,了解孩子们这个绕不过去的“重要他人”和“从众”时期,而不是大呼小叫、大惊小怪的妄下结论,那么我们可以:
首先,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角度来改变孩子的从众心理。我们要以肯定的语言评价孩子的各方面的表现,切忌以怀疑或否定的语言对孩子说话,如“你看×××做得多好”,“你看×××穿的衣服多好看”等。这很容易使孩子怀疑自己的力量,对自己失去信心,从而导致孩子要向别人看齐,加重了孩子的“从众”心理。
其次,帮助孩子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来改变孩子的”从众”心理。我们可以扩大孩子的见识,丰富孩子的知识;孩子模仿性强,控制能力差,往往不分好坏,看别人怎样,自己就跟着别人学,难免会有些不当的言行。对此,我们既不能忽视也不可羞辱惩罚。我们应该在孩子们不能够较好地判断的时候助他们一臂之力。比如较早的了解孩子的发展阶段,有针对性地购买书籍,让孩子通过阅读对“发生了什么”和“有可能会发生什么”有一个框架式的了解。
作为家长和老师,我们也要给予孩子充分的信任和必要的成长空间,尊重孩子的独立思考、价值选择和行动。同时,给予其积极的引导,孩子会通过角色认同和模仿的心理机制,或者“试错”体验过程,将他们所观察、学习到的这些价值、榜样,以及优秀的品质进行内化,达成“重要他人”积极影响效应,最终破茧成蝶,成为最好的自己,而所有“从”过的这些“众”也终将成为“发现最好自己”路上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