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它对我瞪眼睛
高一下学期期末家长会上,当我看到幻灯片里播放的女儿成绩排名是在后十名之列时,我如坐针毡。从小学到初中,这样的成绩排名,我是第一次碰到。
家长会结束了,好些家长留下来与班主任交流。我刚开始也想着留下来跟班主任交流,可是排队留下来的家长有不少,我排了会队,放弃了。
我想回家跟女儿好好谈一下。如果孩子真的努力了,考了这个成绩,作为家长更应该理解和鼓励她。
“有男同学干扰你吗?”
“没有。”
“这个成绩跟玩手机游戏有没有关系?”
“有点吧。”
“那说明是你努力得不够,才造成成绩差了。先把手机放我这保管,接下来看你表现再说。”
“可是,有时我想用手机查资料怎么办?”
“找我要,查完资料后再放我这。”
它就这样极不情愿地被小主人交到了我手上。
我觉得它一直对我瞪眼睛。我才不理会它呢,把它放进了床头柜里。
(四)它在偷笑我
我有意关注女儿的成绩排名了。我用电脑制定了一个表,上面写上月份、六门功课的名称和分数、总分栏、排名。二是我对她说从高二的每月月考后,将分数和名次写上去,直至高考。
高二9月份,成绩名次27名,进步很大,得到班主任的鼓励,在班会上送了笔记本作为奖励。10月、11月名次又开始逐渐下滑,11月到了40名。
我是看在眼里,急在心头。这问题又到底出在哪?是学习的难度加深了,真的跟不上吗?
去学校找班主任沟通,班主任兼数学课,说感觉她有时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听到一半精神好像有些恍惚。班主任问:是不是熬夜了?还是身体有什么毛病?
我联想到上回半夜碰到的事情,当天从学校回到家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床头柜的屉子,看手机在不在。自从它归我保管的那天起,我其实经常会在睡觉前,下意识打开抽屉去看下手机。手机一直在。有一两次,我对自己的这种行为,内心都有点自责我是不是太不信任自己的小孩了。
然而,后来的故事证明我的担心并非多余。
当我得知真相时,我觉得那么多次拉开抽屉的举动,太可笑了,它一定也偷笑这样的我好多回了。
(五)它有了替身
12月份的月考,因为感冒,女儿只考了一门语文,就不得不在家请假,在家休息。我下午也无法安心上班,就提前回家,怕万一她休息了,进门时我都是小心翼翼。
走进女儿房间时,我有点不敢相信我的眼睛,她睡着了,侧身躺着,腰间隐隐露出半截手机。我上前拿起一看,这不正是被我放在抽屉了的那个手机吗?难道是趁我不在家拿出来了?
我打开床头柜抽屉,抽屉里的那个手机,还在。这是怎么一回事?
我的脑门一热,忍不住叫醒还在闷睡的女儿。
“这个是谁的手机?”
“你买给我的呀。”
“那我抽屉里的那个呢?”
“那只是个手机模子。”
我真的是哭笑不得。
它居然用一个替身骗过了我的眼睛。
(六)它成了大家的开心果
故事回忆到这儿,我有点儿想它了。
一年前,女儿进入高三。为了女儿全身心投入学习,我们决定把它送人了。
女儿把它送给了外婆,也就是我的老母亲。老母亲年近七十了,只会接听手机。有空的时候,我会拨打她的手机。
一年后,女儿苦拼,高考取得较理想的分数,顺利被一所全国知名211大学录取。
它,这个小人精,仿佛也从未真正离开过我们母女。我们通过它常常与老人取得联系。它就像个开心果似的,经常让大家都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