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成功的一场“自卫反击战争”
公元前284年,燕昭王任命乐毅(为三国时诸葛亮所推崇)为上将军,统率燕、秦、韩、赵、魏五国的军队攻齐。齐湣王骄傲自恃,开始并末料到燕国会联合诸国攻齐,及至发现联军已攻入齐国时,才匆忙任命触子为将,西进拒敌。
双方在济水之西展开决战,史称“济西之战”。齐军由于连年征战,士气低落,将士离心、斗志消沉。当联军进攻时,齐军一触即溃,遭到惨败。
齐军主力被消灭后,秦韩两军撤走。乐毅率燕军向临淄实施追击齐军,攻占了齐国的国都临淄。齐湣王被迫出逃,后被楚相淖齿所杀。
乐毅攻克临淄后,仅用六个月的时间,就攻取了齐国七十余城,只剩下莒和即墨(今山东平度东南)两城未被攻克。
当初,燕国军队攻打齐国安平时,临淄市一个小官田单正在城中,他预先让家族人都用铁皮包上车轴。到了城破的时候,人们争相涌出城门,因为车轴相互碰断,车辆损坏,被燕军俘虏,只有田单家族因用铁皮包裹车轴得以幸免,逃到了即墨。
乐毅集中右军、前军包围莒城,集中左军、后军包围即墨。即墨守将出阵战死,即墨军民共同拥立田单为守将,抵御燕军。
乐毅包围两城,一年未能攻克,于是就下令解除包围,左军、后军都退到即墨城外九里处修筑营垒。
过了三年,两城还未攻下。有人在燕昭王面前挑拨,燕昭王将那人处死。还赏赐乐毅妻子和儿子,立乐毅为齐王。乐毅不但未接受,还宣誓以死效忠燕王。从此齐国人佩服乐毅的德义,各诸侯国也敬畏他的信义,没有人敢再来算计乐毅了。
不久,燕昭王去世,燕惠王即位。惠王做太子的时候,与乐毅有矛盾。田单听说了,便派人到燕国去施行反间计。燕惠王本来就怀疑乐毅,听了齐国挑拨离间的话,便派骑劫去代替乐毅统率部队,而且招乐毅回国。乐毅知道惠王派骑劫来代替他不怀好意,于是就投奔赵国去了。燕军将士为此都愤愤不平,内部开始不和。
田单命令城中的民众,在吃饭前必须先在庭院里祭祀他们的祖先,飞鸟争吃祭饭,都盘旋落到城中。燕国人远远望见感到很惊讶,田单又让人散布说:“马上就会有神师降临来教导我。”有个士兵说:“我可以当神师吗?”,说完话转身就跑。田单连忙起身拉他回来,请他坐在向东的上座,奉为神师。这个士兵说:“我骗您的。”田单说:“你不要说话了!”于是把他当神师。此后,每次发布号令,一定声称是神师教导的。田单又令人散布说:“我只害怕燕国人割掉齐国俘虏的鼻子,作战时把他们赶到队伍的前面,那样即墨城就完了!”燕国人听到田单这番话,果然这样做了。即墨城里的人一见被俘的人全都被割去了鼻子,都十分愤怒,更加坚守城池,唯恐被俘。田单又派人施行反间计,说:“我怕燕国人挖掘城外的祖坟,那样实在是让人心寒!”燕军又中计,把城外的坟墓都挖了,焚烧死尸。齐国人在城头上望见这一切,都悲愤得流泪抽泣,纷纷要求出战,怒气倍增。
田单知道这时士卒都做好了死战的准备,于是就亲自拿着筑墙和掘土的工具,和士卒一道修筑工事;他将自己的妻妾也编入部队;又把吃的喝的全部分发给士卒。然后,他命令披甲的士卒全都埋伏起来,派老弱的兵丁和妇女们登城守卫,并派使者和燕国的军队相约投降的事宣,燕国将士齐声高呼万岁。田单又在城中百姓间募集到一千镒金银,让即墨城里的富豪们偷偷送给燕军将领,说:“齐军就要投降了,希望贵军受降后
不要虏掠我们的家族!”。燕军将领非常高兴,便答应了他们的请求。燕军将士的戒备渐渐松懈下来。
田单又派人在城里收集一千多头牛,用深紅色的薄绢披在牛身上。在上面画上五彩龙纹,在牛角上绑上锋利的刀子,把灌有油脂的干芦苇绑在牛尾上,点燃它的尾端,在城墙上凿了几十个洞,趁黑夜把牛放出去,五千名精壮的士卒跟随在牛群后面。那些牛的尾巴烧得疼痛难当,拼命地向燕军狂奔。燕国将士大惊失色,火光中隐约看到牛身上都有龙的花纹,被牛碰上的不是死就是伤。此时,即墨城里的人也聚众呐喊,老弱兵丁全都敲击铜器,发出的声响震夭动地。燕军将士惊慌失措,纷纷败逃。齐国人杀死了燕军主将骑劫,追杀逃跑的燕军,一路上经过的城池,重新又成了齐国的城邑。
齐国的七十多座城池都被田单收复了。田单从莒城迎回襄王,襄王回到临淄,封田单为安平君。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即墨保卫战” ,也称“即墨之战”,是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也是中国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
这场战役,即取得了保卫战的成功,又取得了反攻的成功,所以也可以称为是“自卫反击战”的胜利。
战争期间,几次反间计的运用,知己知彼,用人不疑等战略战术的运用,“火牛阵”的战法,等等,无不体现出中国古人的战争智慧。这些智慧,即使在现代战争中,同样也是适用的,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