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艳平同质同人陶渊明群诗研究(一)】

·司艳平同质同人陶渊明群诗研究(一)】

语文是条最终流向生活海洋的河流,在那水草丰富沙鸥翔集的语文湿地中,必然有着动听的音乐,悠远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可口的美食,以及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手段。

主题:陶渊明群诗阅读

写在前面:读陶渊明诗歌,识陶渊明其人。学完《五柳先生传》与孩子们一起共读共写陶渊明,共同解读五柳先生。读文识人,应该成为我们的一种语文皈依。通过联接群读的方式,让学生全面了解陶渊明其人,走近他的内心世界。

陶渊明简介: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世号“靖节先生”,晋浔阳柴桑(今属江西九江)人。早年曾作过几次地方的小官,四十一岁任彭泽县令,仅八十余日即弃官归隐田园,直到老死。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为后人所称赞。他是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诗人,其诗的艺术成就很高,对我国后来的诗歌发展产生了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有作品《靖节先生集》传世。

陶渊明诗歌选读

1.《杂诗其三》

我行未云远,回顾惨风凉。

春燕应节起,高飞拂尘梁。

边雁悲无所,代谢归北乡。

离昆鸣清池,涉暑经秋霜。

愁人难为辞,遥遥春夜长。

[注释]

(1)这首诗通过对春景的描绘,表现思念家乡的情怀。

(2)行:指行役。云:语助词,无意义。惨风:悲凉之风。

(3)应节:按照季节。起:指飞来。尘梁:落满灰尘的屋梁。

(4)边雁:边疆的大雁。无所:无处所,没有停总之处。代谢:更迭,交替。指一群接着一群,陆陆续续。

(5)离鵾(kūn 昆):离群的鵾鸡。鵾鸡,似鹤之鸟。(6)愁人:诗人自指。

[译文]

此行离去家不远,回顾悲凄风正凉。春燕依时已返家,高飞恋恋绕屋梁。

悲哀大雁无居处,陆续北飞归故乡。落落鵾鸡鸣清池,历经夏暑与秋霜。

我今惆怅言难尽,漫漫煎熬春夜长。

2.《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注释】

南山:指江西庐山。晨兴:早上起床。兴,起。

理荒秽:除杂草。理,整顿。秽,田间杂草。带月:披着月光。带,一作“戴”。

荷锄:扛着锄头。荷,扛着。草木长:草木长得高。长,这里易于作“长(chánɡ)”,因草木长得高,才易于打湿衣裳。沾:沾湿。愿无违:不要违背隐居躬耕的最初心愿。

【古诗今译】

南山坡下有我的豆子地,地里杂草丛生,豆苗却长得很稀。早晨天亮就起来到田里锄草,晚上披着月光扛着锄头回家歇息。高高的草木覆盖了狭窄的田间小路,露水打湿了我的衣裳。衣裳湿了倒不重要,只要不违背我的初衷就行了。

3.《杂诗其一》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注释】

陌:东西的路,这里泛指路。这两句是说人生在世没有根蒂,飘泊如路上的尘土。

逐:追,随着。

此已非常身:此,指此身。非常身,不是经久不变的身,即不再是盛年壮年之身。这句和上句是说生命随风飘转,此身历尽了艰难,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了。

落地:刚生下来。这句和下句是说,何必亲生的同胞弟兄才能相亲呢?意思是世人都应当视同兄弟。

斗酒聚比邻:斗,饮酒的器具。比邻,近邻。这句和上句是说遇到高兴的事就应当作乐,有酒就要邀请近邻共饮。盛年:壮年。

及时:趁盛年之时。这句和下句是说应当趁年富力强之时勉励自己,光阴流逝,并不等待人。

再:第二次。

【古诗今译】

人生在世就像路上的尘土,原本就像飘泊风尘,没有根蒂。生命随风飘转,此身历尽了艰难,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了。世间人人都应当视同兄弟,何必非要亲生的同胞弟兄才能相亲呢?遇到高兴的事就应当即使行乐,有酒就要邀请邻里朋友一起共饮。人生就如同时光一样,只要过去了,就不会重新再来,因此,要趁着年富力强,勉励自己,多做些应该做的事。

4.《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作品赏析

【注释】

南山:指江西庐山。晨兴:早上起床。兴,起。

理荒秽:除杂草。理,整顿。秽,田间杂草。带月:披着月光。带,一作“戴”。

荷锄:扛着锄头。荷,扛着。草木长:草木长得高。长,这里易于作“长(chánɡ)”,因草木长得高,才易于打湿衣裳。沾:沾湿。愿无违:不要违背隐居躬耕的最初心愿。

【古诗今译】

南山坡下有我的豆子地,地里杂草丛生,豆苗却长得很稀。早晨天亮就起来到田里锄草,晚上披着月光扛着锄头回家歇息。高高的草木覆盖了狭窄的田间小路,露水打湿了我的衣裳。衣裳湿了倒不重要,只要不违背我的初衷就行了。

5.《饮酒其八》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

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复为。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

注释:(1)这首诗诗人以孤松自喻,表达自己不畏严霜的坚贞品质和不为流俗所

染的高尚节操。诗未所表现的消极情绪中,带有愤世嫉俗之意。(2)没:掩没。

(3)凝霜:犹严霜。殄(tiān 舔):灭绝,绝尽。异类:指除松以外的其

它草木。卓然:高高挺立的样子。见:同“现”,显露。(4)连林:树木相连成林。众乃奇:大家才感到惊奇。乃:才。(5)壶:指酒壶。挂:逯本作“抚”,今据李本、焦本、和陶本改。柯:树枝。远望时复为:即“时复为远望”的倒装句。意思是还时时向远处眺望。(6)何事:为什么。绁(xiè泄):拴,捆绑。尘羁:尘世的羁绊,犹言“尘网”。

[译文]

青松生长在东园,众草杂树掩其姿。严霜摧调众草树,孤松挺立扬高枝。木连成林人不觉,后调独秀众惊奇。酒壶挂在寒树枝,时时远眺心神怡。人生如梦恍惚间,何必束缚在尘世!

教师下水:

独我闲静陶渊明

文/司艳平

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有言,晋陶渊明独爱菊。爱菊的陶潜悠然闲静,在惶惶乱世里傲然独放,惊艳了整个时代,芬芳了后世文人,他的田园山水,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文人的精神皈依。独我闲静的他,到底有着怎样的精神曲线?

渊明的曾祖是陶侃,出身寒微的陶侃曾以捕鱼为业,其母曾剪了头发,砍了柱子,割了席子,为陶侃谋得一个小官艰难铺路。对于陶侃而言,早年的困苦生活恰恰锻造了他勤劳、吃苦的品格,这为他后来的建功立业打下了坚实的精神基础。那时,东晋式微,所谓皇帝不过是天天受那些士族和军阀们的气,陶侃后来领兵打仗,建立军功,亦成为与王敦、桓温等齐名的军阀。这样追溯,渊明的基因天性里流淌着奋发进取的因子,但他对晋室的态度是无感且冷漠的。

东晋自建立以来,便纷争不断,战乱频仍,各路军阀对东晋王室虎视眈眈。士族衰落,军阀迭起。对于同为读书人的渊明来说,他依然保留着士族具有的生活态度、生活习惯和生活意识。而行伍打仗的军阀们,他则退而远之,避之不及。他的家族到他这一代,已经辉煌不再,走向没落。家风已有之前的英勇神武,转化为尊儒读书。

他的一生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代:二十九岁以前是一个时代,躬耕读书;二十九岁到四十一岁是一个时代,出门为吏,官场浸濡;四十二岁到六十三岁,彻底归隐,远离尘俗。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早年的渊明读过儒家尊崇的四书五经,他对孔子始终怀着一种敬仰的态度。只不过,他的个性里,有相当一部分的老庄放旷成分,消释了他对儒家的那点敬仰。这样一来,他从小便向往山水自然,“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少年时期的渊明就少了些随俗从众的气度,骨子里就喜欢那些自然纯粹的山山水水。他自己读读书,抚抚琴,观树木交荫,听时鸟变声,这时的渊明像极了一个逍遥快乐、心无忧愁的少年隐士,还带有些仙裾飘飘的雅士之气。

任何一种生活,如果日复一日地波澜不惊,总归有点不甘,人生总要经历点什么。于是,二十九岁那年,渊明开启了他第二段人生经历。他离开了快乐简单的他的田园,做了小官。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耕种不能维持生计。为了生计,他不得以出仕。这样想来,似乎与渊明一度以来给后人们留下的精神底色相违背。原来如此高贵的精神指向,到头来不过还是为“五斗米折腰”,原来生活的本质,就是华美的袍子上,爬满了虱子。

“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这样的诗句显示着他的心路历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他担任江州祭酒的职务。江州祭酒帮助州刺史掌管的是兵戎、治安、田租、户口、祭祀、农桑、水利、兵器等等,绝对是举足轻重的要职。可是,渊明没做多久,就辞职了。之后又投入桓玄门下做属吏,后来桓玄兵败被杀,他又投奔刘裕幕下任镇军参军。看到刘裕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排除异己,滥杀无辜,又隐居辞职。直到405年,叔父陶逵介绍他担任彭泽县令,他不愿束带迎接浔阳郡督邮,毅然决然永远辞职。

透过渊明的做官经历不难看出,他始终活在一种无法调和的矛盾之中,为了不得已的现实,他向尘俗妥协,妥协过后,又不是滋味,如是反复,如是挣扎,始终不得解,不得悟,在矛盾痛苦里“行行循归路,计日望旧居”,深情怀念他的田园与亲人。某种意义上说,渊明不具备治理地方、改良政治的能力,抑或是当时动荡的生活环境让人们噤若寒蝉,亦步亦趋,再大的能力也无用武之地。唯一能做的便是在乱世里独善其身,茕茕孑立。他深刻领悟到这点以后,便不再挣扎,不再痛苦,不再矛盾,哪怕田园生活再辛劳,哪怕躬耕生涯再艰难,他都要归去,归去,去完成自我的成长救赎。

坚定明朗的态度、独我悠然的性情、不慕荣利的坦荡,终于让渊明归去来兮,这正是“且共欢饮此,吾驾不可回”。四十一岁的渊明,不惑之年的达然,让他超脱物外,“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他在田园的恬淡诗意里咀嚼人生的独到乐趣。“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这是多么美妙的意境啊!众鸟云集,时而飞翔,时而栖息,偷望着静静读书的渊明,一会儿扑棱翅膀,一会儿眨眨眼睛,鸟儿、书籍、渊明、绿荫,这是何等曼妙的人生境界!日子穷苦点,生活艰难点,似乎都可以商量,都可以打折。“欢颜酌春酒,摘我园中蔬”,与邻人朋友们把酒言欢,品尝时令蔬菜,这样的五柳先生即使“短褐穿结,箪瓢屡空”,也让人们尊敬欣赏。

聪颖的渊明为了颇示己志,写下《五柳先生传》,表明自己的心迹和志向。定居田园的他,性嗜酒、好读书、爱著文,他并没有在青青田园里荒芜自己,而是日日读书,日日写文,日日精进,日日书写他的生命华章。当他找到盛放内心命运的节点,欣然忘食,忘怀得失,这是一种表示,也是一种提醒,更是一种坚持。在田园山水里流连的渊明,创作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山水诗歌,“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

“虽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留有身后名,一生虽枯槁。渊明的先见之明诠释着后人对他的评价与纪念。就这样,他与他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源美景,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桃源生活一同留在人们的精神记忆里。独我闲静的陶渊明,化作了南山东篱的菊,永远绽放在中国文人的精神后方、信仰家园。

学生读五柳:

另类陶渊明

浙江省永康市教师进修学校附属中学八(4)班  陈嘉铭

在那个战乱动荡的时代,读书人受着老庄思想的影响,陶渊明更是如此。他也受着道家影响,从小便喜欢山水田园。

陶渊明生性嗜酒,但却不肯为五斗米折腰,他“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在晚年却过着“草盛豆苗稀”的隐蔽的生活。

他不是不会读书,考不上功名,相反他的祖上却是大有来历,东晋时期有名的武将陶侃是他的曾祖父。他的亲戚中不乏显赫之人,如果陶渊明想要出仕,他可以受陶渊明任何一位亲戚的引荐,然后出仕,每个月拿到工资,生性再嗜酒也能买到。

但他自由散漫习惯了,哪里会受得了为官的约束呢?

他决定不再出仕。

一个明明可以靠家族背景吃饭的人,却偏偏选择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辛苦。所有的一切都只能依靠他自己的双手。“但使愿无违”,他只愿意耕种于田野之间。

“众鸟欣有托,我亦爱吾庐”那间“环堵萧然”的小破茅屋,他竟也看得如此之重,因为那毕竟是他依靠自己的劳动换来的。

他喜欢喝酒,依靠他的出生哪会受到限制,只要好好地做官,日日夜夜醉生梦死也不在话下。但他每一次喝酒只能够寄人篱下,他不会说几句好话,总是说完就走。

他也喜欢做白日梦,他虚构的世外桃源是后世文人所追求的理想,但这只是理想,只能空想罢了。

他的一生活在梦里。

师评:嘉铭的文字里也有率性,给人一种写完即好的感觉,再多加思忖会更好。

东篱采菊陶渊明

浙江省永康市教师进修学校附属中学八(3)班    吴佳颖

这几天学到陶渊明先生的自传《五柳先生传》,了解到他“好读书”“性嗜酒”“爱著文”的生活兴趣;体会到他“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人生情操;认识到他“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的个人性格。

嗬,好一个率真自然、忘怀得失的五柳先生!

在人们的印象中,渊明是一个喜好田园山水,衷于隐居生活的东晋诗人。人们都认为渊明的一生都在过着率性洒脱、放荡不羁的自我生活,其实不然。在渊明29岁到41岁这12年间,渊明不得不放弃安逸恬静的田园生活,为了家庭生计而奔赴官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没有任何一个人能“不为五斗米折腰”,他们为了生计去担任官职,为大人物奔波、给上级领导弯腰,仅仅是想得到那点儿维持生计的米?!相比之下,无奈为官的渊明高出他们的,只是一点儿理性与恬淡。

不过陶渊明实是洒脱,他不喜欢做官,更不擅长于做官。索性,辞职吧!

于是,12年的风风雨雨,12载的为官仕途,在他41岁那年,彻底告终。他又当起了所谓的“农民”。然而,这个“农民”可不是目不识丁——他在辛劳耕作、游玩会友时,也不会忘了创作诗篇。他的家虽“环堵萧然,不蔽风日”;他的衣虽是“短褐穿结”;他虽“箪瓢屡空”,但他不忧愁,也不渴望发财,他只是平平淡淡地、安详和美地活在属于自己的小世界里。

渊明啊渊明,你化作南山东篱下的一朵菊,惊艳整个时代,芬芳后世文人!

师评:换一个文字的落点会更好,文字里有感性的力量,有打动人的因子。

残菊独自开

永康市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初中八(4)班  徐舟扬

陶渊明的出现可以说惊艳了整个时代,使文坛中多了一丝艳丽;可以说芬芳了后世文人,使后世之内增添了阵阵芬芳;亦可以说弘扬了田园之乐,使那青葱之上点缀几分文雅。

陶渊明人生的三大阶段,二十九岁之前他一个人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之中,书房,田园两点一线。那时的他风姿过人,聪慧绝伦。在战乱频频,虎视眈眈的社会之中,他就如一株白莲一般不与这如污泥般的社会同流合污。他坚信自己就是高洁的。“少年罕人事,游好于六经”。这就是当时的他最好的写照。

可是,迫于生计,他只好在29岁那年踏入仕途。身在官场之中的陶渊明,更是能体会到这个世界的黑暗与腐败,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凭一己之力怎么能改变这个社会呢,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在这个乱世中独善其身,茕茕孑立。可是,白莲就是白莲,其即使在淤泥之中生活的久了,叶片沾上了污泥,他依旧是高洁的代表。陶渊明身为白莲,怎么会为区区的五斗米而折腰呢?于是,他写下了。切公欢饮此,吾驾不可回。彻底辞职,又一次回到了田园之中。

行行循归路,计日望旧居,又一次回到田园之中的陶渊明,拿起了自己手中的锄头一下又一下地开垦出了自己人生之中的巅峰。他当时的生活虽说过得十分艰苦,可却过的比任何人都逍遥快。他的生活是晨兴理慌秽,带月荷锄归的辛勤劳作,是欢颜酌春酒,摘我园中蔬的潇洒自由是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的满意,是既耕亦己种,时还读我书的求知若渴。总之,那时的陶渊明,不再是名人陶侃之后,而仅仅是一个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性嗜酒的五柳先生罢了。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一生独爱菊花。也许如他一般隐世间而不争的思想吧!且这样的花中隐士,与世无争,有坚定明朗的态度,独我悠然的性情,不慕荣利的坦荡,开在整个秋天之中。即使是残菊一朵,他们也一定会义无反顾的,吐露自己的芬芳。

残菊独自开,那是你,陶渊明…… 

师评:舟杨的文字有了自己的想法,但是语言与思想的驾驭有一定的距离,继续加油!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3,099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828评论 3 387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8,540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848评论 1 28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971评论 6 38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132评论 1 29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193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934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376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687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846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537评论 4 33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175评论 3 31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887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134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674评论 2 36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741评论 2 35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