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抄:
其实一个国家历史的长短不重要,关键看对世界的贡献。
《货殖列传》太史公写:“故善者因之,其次力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
以教育为例,最好的教育是让受教育者自己发挥特长、潜力,我们今天说的像哈佛或者斯坦福给予学生的教育就是如此。差一点的教育是用利益鼓励他们,比如奖学金就是这个目的。再差一点的就是灌输式教育,所谓的教化,比如衡水中学那种方式就是如此。还有更差的就是天天看着孩子,这样孩子的人是给管住了,可是心没有给管住。当然最差的教育就是和被教育者顶着干,家长和老师可能有体会,一旦开始和孩子顶牛了,这个教育就失败了。
太史公在《货殖列传》中还讲了这样一段话,大意是水深了鱼就容易生长,山林深了野兽就去居住,人有了钱就容易讲理够义气。人有了钱,就越发容易发达,一旦失势,下面人就跑了,因此他就闷闷不乐,越是不开化的地方越是如此。因此“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太史公在这篇长文的最后,讲到两个观点,也值得和你分享。一个观点是那些看似微小甚至卑贱的生意,比如从事农业、赌博业、卖油、贩酒等等,只要经营得好,做到极致,也能获得巨大的成功。
他的另一个观点则讲述了商业的一个基本规律,即使再有钱的商人如果没有核心的业务,那么生意是持久不了的,说明核心业务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