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二十八、二十九、三十这三封信,后面两封我是没什么感觉的,只是教我学会了一个叫做kitsch的单词。唯独对于这第二十八封信,感受颇深。
首先我想聊一下关于文中提到的青少年“自杀”这个事情的看法。这个事情在近些年来出现了很多,让我不禁的去怀疑,生命这么不值钱吗,他们没有一点对生命的敬畏嘛?我一直都坚定地相信一件事,青少年自杀这个现象,一定是教育的缺失导致的,每一个年轻生命的逝去,都是对教育的拷问,都是教育的悲哀。其实我个人认为,自杀这个事情,家庭教育的影响大于学校的教育,家长的言行和观念,对孩子的影响是最大的。我还记得去年九月读到的消息,香港教育局副局长的儿子,海外名牌大学毕业的留学生,选择了自杀。这在常人看来已经是接受过极好的教育了,却依旧逃不过自杀的魔咒,这样优质的教育环境也会出现教育缺失这样的事情吗?到底要多好的教育才能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呢?
在我看来,选择自杀是一个弱者的表现。对于未来的迷茫,对于压力的不知所措,对于现实的不安和恐惧,让他们走了这条不归路,离开这个世界。突然就想到鲁迅先生写过的“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在生死面前,什么不是小事呢?我不知道有多少年轻人都对这个世间有着厌恶感,都想过结束自己的生命,一了百了。事实上,我也曾对这个世界感到厌烦,也曾想过一了百了,也曾站在过高楼的顶端向下看。当然,那时的我根本没有跳下去的想法,那时的我在想,那些从这里一跃而下人,在他们意识的最后一瞬间,他们是否感到害怕,害怕生命的逝去?他们是否感到后悔?后悔这么冲动的前进了这一步?这些都是无解之谜,我也肯定是不会去自己去验证这个问题的。生死之前无大事,压力,迷茫有什么资格让他们用生命去衡量呢?
然后我想聊一聊文中提到的提摩(原谅我每次都会打成提莫)这个形象,一个相对自由的教育体系里,一个找不到方向的年轻人,什么都学其实就是什么都不学。其实我第一个想法是这样的教育环境,会不会导致我们更加的迷茫?没有排名这样的压力,没有挂科这样的烦恼。我们还会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嘛?当代的大学生能找到自己的方向吗?会不会出现大量的想提摩这样的人?当然,这个形象也让我认识到现在很多家长对孩子采用的“遍地撒网,重点捕鱼”策略的愚蠢。我是很反对给孩子报一堆乱七八糟的兴趣班让他们去寻找自己的兴趣的,不觉得这样会让孩子更加迷茫吗?
提摩,一个标准的现在巨婴的形象。个人认为这样的后果更大原因是家庭导致的,他的母亲,在他成年以后还在抚养他?十八岁失业是一个可以接受的情况,四十一岁仍旧失业,感觉一生就已经废了呀。我不信,二十三年做一件事情的人会找不到相应的工作,这只能是母亲在养活他,他在荒废光阴。如果十八岁那年,他的母亲拒绝抚养他(这样虽然听起来有点无情),我觉得他也不会被饿死在街头。他没有真正的成长,最终依旧是个孩子。
万幸的是他没有工作,没有婚姻,自然不会有子嗣。最可怕的事情是,他如果有孩子的话,孩子怎么办呢?他本身就是个孩子,拿什么来教育、抚养他的孩子?而这样的现象,在我们的国家,是真实存在的。由他们的父母来带孩子,绑架父母的晚年,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父亲和母亲,不是爷爷和奶奶啊。这是对生命的不尊重。
希望每一对父母都有足够的准备迎接新生命的到来,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希望每个人都对尊重、敬畏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