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回当代适婚青年呐喊“不想结婚”、“不生小孩”的时候,妈妈阿姨们都要苦口婆心地劝说直到抓狂——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总是不按常理出牌?
————————————————————
好久没有消息的校友突然在朋友圈晒出了婚礼现场的照片,偶尔在谈论老同学时听到“XXX今天儿子满月”…除了八卦对象颜值、感慨时光流逝,还是会在脑海里想一想,我结婚生娃会是什么样的场景呢?似乎遥不可及...
工作没找好,我可以跳槽;恋爱没谈好,我可以分手;即使结婚后不如意,我也可以承受离婚。
唯独生小孩,好像不能拿这件事试错,总不能让他/她从哪儿来回哪儿去吧。
假设25岁资产到位步入婚礼殿堂,婚后一年生娃,80岁丧失独立生活自理的能力,那么这55年养一个孩子的生活成本足以让选择丁克的生活过得很自由。这又何尝不是一件轻松又高性价比的事儿呢!
虽说小孩儿怎么都能长大,但你总是想要给他提供更好的教育,慢慢地从只希望他健康快乐到在他身上附加诸多希望,当然,这也是无可厚非,人总是希望在自己投入的事情中找到相应的回报。逐渐逐渐,当他越来越有主见,你也会越来越发现你一直投入的生活的中心,它咋自己会移动离开呢?到时再去感叹“孩子大了,管不了了”不是很可悲吗?当然,这只是大部分中国式家长的现状,也有豁达得一百分支持你做任何事的家长,但豁达一定也有豁达的烦恼,况且这其中60%的豁达谁又说不是假装呢!
且不说你与另一半之间的情感起伏、工作与生活的占比、孩子的教育环境、两个家庭相关亲戚之间的摩擦是否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单说怀胎十月恐怕就够你受的了!
————————————————————
中午午休放饭的时候,我打开餐盒,满心欢喜地点开手机各种软件打算大展拳脚,哈哈,这该是苦命的上班族除了下班最快乐的时光了!突然发现微信里有一条被我常年设为免打扰的消息,原来是亲戚家的一个姐姐,因为经常给我发养生文章,顺手就屏蔽了,也没有关注过她每天究竟给我发了些啥…为什么要特地提到她呢?害!还不是她发了一长段文字向我诉苦,要说有多长,大约分手信那么长吧!
开头写到”今年是2020年,电视里都说2020是爱你爱你的意思,但我觉我妈妈一点都不爱我…她把一件衣服给我,我穿着挺暖和,但颜色我不喜欢,我喜欢大红色,还有像我头像一样的粉红色,我朋友圈上面的绿色,还有天蓝色、黑色、白色、紫色…“看到这里,你们会不会有疑惑,划划屏幕看看我前面描述的是不是”亲戚家的姐姐“,毕竟这画风...实在有点儿小学生作文的意思。
其实这位姐姐呢,确实是比我大了小半轮,小时候我们常在一起玩,看动漫,打4399小游戏,她在8、9岁的时候因为疾病的原因停学了,在确诊是残疾之后就没怎么接触外界,之后我们也只有在过年的时候见上一面。
偏题了,在这封长长的诉苦信里呢,她重点表示了她妈妈是一位总喜欢把她的一些旧衣服扔掉,然后给她买新的更贵的衣服的人,但是,因为永远没有她喜欢的颜色,又时常要同自己喜欢的衣服告别,她觉得她妈妈不爱她。她常常为此闹脾气,流眼泪,但这只换来她与其他人的争执,她觉得没什么人能理解自己,加上自己身体不好,常常感冒,生理心理的双重打击让她甚至发展到绝望的想自杀。最后说希望我不要告诉任何人,她不想让她的手机被没收。
说实话,看完这一大摞子话,我心里还挺难受的,也不知该怎样去安慰她,对我而言,和她的记忆已经是童年里的一块,只凭着一年一见的交情,似乎我也没什么正当资格为了让她感受欣慰去一同抱怨斥责,或者向她的父母建议加强沟通改善亲子关系。
但同时我也更心疼理解她的父母,养育一个永远无法真正意义上长大的孩子该有多难啊!
因为责任不选择逃避,试问我们也有同样的勇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