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里有一个叫李满的记者写的文章每次都推荐量几十万上百万。97万粉丝,很让人仰视。绝对大伽级别。
和她比起来我就是小虾米。
自从录用了河南豫剧《卷席筒》的小仓娃的经典唱段被扣40分以后,我的头条权重就一蹶不振。
几十万的推荐量也就几块钱。
所以,写文章怕触红线。
百家名义上让你开通连接,其实都是坑。明明是原创也是一分没有。
头条也是如此。
世界就这么大,盘子里的菜就这么多,调料再足也还是原材料,有多少原创呢。
再回过头来看李满的文章。
她文章最主要的是亮点是三段式的题目。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语文老师多次强调,一个好标题文章就胜了一半。那么,李满的文章多数标题都是三段式。
三段式的题目让人明白作者要写的谁、有什么立意和主人翁有什么不同于寻常百姓的事情。
关注点在于她用字眼抓住了人们的视线。
第二,她的取名和头像。
取名直接表明了自己的发文方向和写作领域。记者李满,首先,表明了她的身份;其次,表明了她的职业,头像表明了性别。
现实生活经验表明,一个很有文艺范儿的女人必然是优雅的知性的女人。可能不一定很美 但一定有气质作为最浓重的魅力。
第三,她的选题。
她的题材多与时下的政治无关;大多数是80年前的名人名媛。
为什么要80年,因为80年是个界限。80年以前的作品或人物都没有侵权一说了。
也就是说,很好地避开了扣分的坑。
现在作者踩雷的大多数是时事有关、与撞脸有关。可是,除了雷、又发现确实没有东西可写。
除了一日三餐和家长里短基本就没有多少东西可写。
写作是一个不断实践和不断积累经验过程。并不是所有人起步就在万人之上一人之下。
仔细看看她的文章放在民国时期就是家长里短的花边新闻或者地摊儿文学。
可是她会运作和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平台做运作背景啊。
一个人的涵养有多高,她的文章就有多耐读。
读者读的文章就是一种享受。抓住了这个重点,李满又成功了一大步。
所以说,写文也不一定就是非得满腹经纶,即便平实无华也一样可以写得满地尽戴黄金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