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推荐看的这部电影,豆瓣得分并不算高。一开始,看电影名字,觉得摸不着头脑。心里猜,大概是和狗有关吧,但十三是个什么意思,和狗的关联在哪?不解。
一、剧情概述
电影一开始就是少女李玩的一大段心理独白。青春期爆痘,还蛮有自己的想法,私下里也是喜欢表达的。随着剧情推进,慢慢知道这孩子的家境不错,但没有母亲(结尾知道是父母离异了),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父亲娶了一个后妈。大概是因为觉得亏欠她了(父亲不敢将后妈生了个弟弟的消息告诉他,爷爷奶奶也帮忙小心翼翼掩盖着这一消息),父亲买了一条狗陪她。一开始,她是抵触的,但慢慢开始和这条狗有了感情,还帮它取名为爱因斯坦。但一次意外,爷爷弄丢了爱因斯坦,李玩看到狗丢了,但家里人并没去找,李玩急了,夜里找爱因斯坦,生气中推了一把爷爷,爷爷摔倒并受伤,李玩因此被父亲斥责。李玩不服,爸爸狠狠打了她。爷爷告诉他,要拿得起放得下。父亲告诉他,我打你,是因为我爱你。
再后来,“聪明”的后妈想了个办法,新买了条狗,并指鹿为狗,认定此狗即彼狗,——之前找回的爱因斯坦。李玩拒不承认,嘴上顶撞无效,她开始表面顺从背地反抗,所以,差一点她故意将新买回的狗遗弃,但最后出于对生命的怜悯,还是又将新狗领回了家。
随着父亲的一顿补救,李玩还是接受了这个现实,并一并接受了自己的同父异母的弟弟已经一岁的事实。但新的问题来了,弟弟虐待这狗,因此被这狗咬伤,后妈一气之下逼着父亲把狗送去了狗肉馆……于此,矛盾的激烈程度到达了最大,李玩心灰意冷,只顾埋头苦学了,戏剧性的是,她居然获得了保送一所很好的高中的机会,父亲为了奖励她,答应满足她的愿望。
她唯一的愿望是希望找回那条狗,可最终无果,她再也无力抗争,她学会了从里到外的顺从,跟着父亲应酬,学会了妥协、学会了隐藏,甚至将父亲朋友夹过来的狗肉当众吃了下去。再后来,她在街头邂逅了真正的“爱因斯坦”,她快速走过,假装不认识,然后躲在一个角落默默的哭……
电影最后一个镜头,李玩在那看着平日被宠上天的弟弟在溜冰场被教练虐,被逼着喝不愿意喝的牛奶(喝了也会过敏),跌倒了哭的稀里哗啦,最后也只能一遍一遍尝试着自己爬起来……
二、感受
1、什么是中立
就像一开篇李玩那一脸粉刺的脸,导演的态度大概是不粉饰,不回避。在影片里,有很多冲突点都毫不遮掩、一览无遗地展示在观众面前。
剧中人物也不是绝对的好或坏,大多真实且多元。比较讽刺的是,被视为叛逆的李玩是在学校是一个乖乖的学生,而大家认为的好孩子表姐其实是在大尺度的早恋;父亲一向以疼爱女儿、孝顺父母、搏命事业的克制形象出现,最后那段,父亲却最终在车上崩溃的哭,并试图蒙住李玩的眼睛,不想让她看见与之前的成功、威严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严格地说,李玩的父亲也是尽自己的努力去爱自己女儿的。他强行修改了李玩的志愿,因为觉得那样对李玩更好;他修理了李玩,也会心疼地问,疼么?李玩说不疼,他说,你不疼,我疼;他会留意到李玩爱看展览,并答应带她去看,虽然最后没做到;后来那条狗,他知是李玩心头好也并没送去狗肉店;李玩保送重点,他由衷高兴,哼小曲,到最后的情不自已的崩溃。这些细节的刻画很平实也很鲜活,虽然他也有他的缺点和不足(双重标准,虚伪,未信守承诺),但坦白讲,也是一个努力去爱自己女儿的父亲。
欣赏影片展示出来的这种中立而不带评判的态度。足够真实,会让你感动。
2、什么是叛逆
叛逆,大概就是和大人们所认为的不太一样,本身并无害,但也许关乎父母及长辈们的尊严,所以是会让大人不开心并试图想去制止的。又由于处于青春期,这叛逆就会被放大一些并贴成标签了。
对于此,大部分的中国家长可能会采取的应对是:1、责骂,道德绑架,让孩子产生愧疚感并顺从。2、升级版—揍一顿,相信棍棒之下出人才。这往往是一种恶性循环的沟通方式,一旦开始,只会越来越糟糕。可是大部分中国的父母在自己年少时接收到的父母对自己的教育就是如此啊,所以自然也会复制这种行为模式用在自己子女的教育上去。所以,虽然内心可能也觉得不妥,可这种方式,多么高效便捷,立竿见影,那就这么干吧。这么干的时候,也不忘告诉孩子,这都是为你好。许是安慰孩子,更多是安慰自己。
可真这么做了,父母多半内心还是会挣扎。一方面看到孩子肉体上受了折磨,很多时候孩子也不全错,甚至可能是父母也有错,心疼。另一方面,因看到孩子惧怕再次挨打而瞬间突然的“懂事”,而心痛。
片中的李玩,个人认为并不算叛逆。和家人冲突到那个程度,没有伤害自己的身体,没有伤害小狗,更没有赌气去离家出走或早恋。这是一个三观很正的孩子,内心也有爱,和家人顶个嘴,正常的情绪宣泄,大人都会有,更何况孩子呢。
3、什么是长大
小王子里说,长大是遗忘;也有人说长大是接受,当你圆润了、没了棱角,自然就可以接受更多;更有人说,长大就是克制,生活本如此,酸甜苦辣,甜的甘之若饴,苦的酸的,忍忍也就过去了。可真的,如此吗?
也许我们会选择性遗忘(尤其很多不好的回忆),选择性欺骗自己并催眠暗示自己不要再想起,可人是一种多么奇怪的生物,潜意识里的东西才是最真实,真真骗不了人更是骗不了自己的;也许我们是会去尝试磨掉自己的棱角,让自己看起来是无害的,行为也是无可挑剔的,可如果棱角都没了,你还是你么;也许我们也会去尝试克制自己性格里不好的或情绪里负面的,压抑住,镇压下去,可一次次如此,终会有崩溃的一天吧?
有一次,和闺蜜讨论起这个话题。她说,其实,我很害怕我的孩子慢慢变成社会人。她开始上幼儿园了,她可能会为了讨好老师而去做她自己压根不喜欢的事情、说原本不想说的话,她也可能为了不让自己孤立而刻意迎合班上同学而努力成为一个合群的孩子。这种模式一旦开启,而且是行之有效的,慢慢孩子就大概率会是这种性格——她会看脸色了,她会迎合了,她会隐藏了,也会计算了,会为自己的利益谋划一个她认为亦或是大多数人会认为的更合理的行为模式了。而这样,那份纯真的,傻傻的快乐,也就慢慢离她越来越远了。
这番话很有一些道理,只是结论有些悲观。我想,父母还是尽可能给孩子更多的无条件的爱,更多理解,更多沟通,更多陪伴,孩子心中的爱多了,也足以有足够的勇气和信心走好未来漫长的路了。学会妥协,学会克制,学会体谅,也未尝不是好事(如果父母不教,社会也终究会教的)。父母本身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如果父母在孩子长期的成长环境中植入真诚、感恩、正直和拼搏的基因,孩子自然会在耳濡目染中学习、模仿。至于长大,就是再自然而然、顺理成章的事情了。而要守住那颗初心,想必也不会太难。
最后突然想起,李玩是十三岁吧,剧中有着飘摇不定命运的狗狗,估计也多半被李玩代入了的吧,同病相怜的感觉,难怪叫做《狗十三》了。良心剧。
愿每一个孩子,都被爱滋养着,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