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爱你如是的姐妹们:
大家下午好!今天是2020年11月24日,星期二,我们“我写故我在”号诺亚方舟这艘写作的大船已经启航了三周,出海的两周我们已经是收获满满。第一周领读队和挑战队共有23人完成了写作的目标,第二周25人全部完成任务,大家写下的累计字数达到13万字有余,13万字编辑成一本书也是很厚的一本了!
这里面有很多优秀的文章,也有很多感人的故事,看大家的作品感觉特别过瘾,各种主题,看到大家五彩缤纷的生活,又重新把大家认识一遍,甚至比见面聊天还畅快,大家都那么真实,读着大家的文字觉得特别的亲切。有海盗说写作之前阴云密布,写完之后阳光灿烂。
唯一的一个孩子爸爸说:最大的感受就是憋的难受,更理解孩子作文为什么不能拿高分了。
还有姐妹说经过梳理和思考的文字更加清晰透彻。
也有人说战胜自己很开心,先完成再完美!
是的,在这个过程中有付出才有收获,才能体会酸甜苦辣种种感受,忧虑也好,开心也罢,最重要的是我们有了这样一份特别的体验。我们未来还有很长的一段航程,以后还有更长的写作路、人生路,什么时候只要开始就不算晚,只要起步了,我们的就在向更好、更完美的方向在努力!
这一周到了航程的第四周,我作为生活艺术仓的船长,这一周由我来为大家领读《简单的艺术》这本书,这也是我们航行第一阶段领读分享的最后一本书,本着简单的原则,这本书的领读我想分成两次完成。
今天还是一个特别的日子,是我们群里面非常暖心的小暖的生日。在我们这个群里,每一个人的生日都是一个特殊的值得庆贺的日子,这是一个个专属于寿星的日子,也是一个个幸福洋溢、温润美好的日子。我们这样一群书友、这些女朋友们,相互陪伴、互相滋养、彼此祝福,我们温暖了别人,也温暖了自己。这也是咱们这个群的一个仪式感,现在已经变成了传统,那今天的分享碰到小暖的生日,既是我刻意的安排,也是我们有这样的缘分,我的分享档期刚好和她生日的重合,有幸能在这个特殊的日子为她送上一份声音的礼物。
在我们群里面,小暖是一个温暖而美好的存在,就像她微信签名里面写的——有爱,有温暖,有力量!这些年,她带给了我们太多的美好、太多的温暖和感动,就像《女朋友》那本书里面说的谢谢她替我们活出了不一样的人生!今天借这个日子,我也想表达一下我对她的欣赏、感激和绵绵的祝福,希望小暖开心、幸福、吉祥如意。再次祝福她生日快乐!
我今天的分享借小暖的生日从仪式感这个话题开始聊起,在咱们群里面是不缺仪式感的:刚刚结束的爱你如是的10周年庆;这些年以来每一年的亲子电台、亲子摆拍;各个板块的线上线下的活动;我们读书打卡群每个人的读书的分享,每一组开场的吆喝,最后的总结;线下聚会的用心组织和安排,每个人过生日的播报和祝福,我们总是能感到满满的仪式感,这样的仪式感带给我们许许多多美好难忘的回忆、也带给我们满满的幸福和感动。正如小王子的作者圣埃克絮佩里说过的这样一句话:借助仪式,某一日才不同于别的日子,某一时刻才不同于别的时刻。我们把最寻常的事情神圣化,我们的生活就会充满仪式感。
说完仪式感,结合咱们这一期的写作主题,我想先和大家聊一聊这几年我生命中遇到过的几位老师,和每一位的老师的相遇,对于我来说都是生命中的一次隆重赠礼。
既然是写作主题的分享,就先说说我在亲爱的生活自由写作营的写作老师五瓣花吧!大家都亲切的叫她花儿老师,花儿老师是一个很讲生活仪式感和写作仪式感的人,我第一次听说生活即写作也是在她的写作营的宣传海报上。
我们可以从她的文字里去感受一下她的生活状态:
她这样写她日常生活的一些片段:
这两年,我在家里工作,实现了“坐家”的梦,除了周六、周日出去给孩子们上课,我基本都在家里,没有应酬,没有不得不做的事,所有的事都做得心甘情愿。
很多人都说好羡慕你的悠闲生活啊。其实自从2017年辞职出来,我比前几年更忙了,而我呈现在朋友圈的状态仍然不疾不徐,分享的大多是我看花、看月、看书、巡山、陪父母、和女友们一起参加美好活动的时候,当然还有许多时候我要情不自禁晒学生们的优秀作品……
这样的状态是多少人羡慕的,向往的,可这并非是我生活的全貌,昨天和朋友说,现在我要休息一个完整的星期天都不可能。当然,我并不想掩饰我的忙,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谁比谁活得更轻松,所有的生活都不容易,一个又一个的意外可以从各个破洞袭击你,让你体无完肤或是瞬间崩溃。我从不拒绝,也不会纠结地问“为什么是我”,只管迎头而上,如果这些是我生命中必须经历的,你能逃得到哪里去,唯一可以让我和别人不一样的,是我的心。
所以我依然在我的文字里,呈现我最想呈现的。早有人说过:“忙”是“心亡”,而你看那“忙”字,在“心”和“亡”之间,不管怎么写都留有缝隙,那缝隙,便是离“亡”字的距离,就可以成为你偶尔的闲,你心里的光。
其实所有的人都可以在奔忙的间隙看到美,在那看花、看雨、看落叶、喝一杯热茶、给绿萝换水、看喜欢的书、做手工、做美食、种植花草、独自散步、写字、画画中,呼吸出属于自己的不急不慢。这不是什么小资情调,这是每个人都可以有的生活态度。在紧绷的一日又一日里,去寻得那个松,那个散,那个慢。
花儿老师有一个公众号叫:“这淡而有味的生活”,今年春天时,她给这个公号添加了一点说明,她这样写:“翩翩日子拾花,霭霭停云追光。”
她说在我的理解里,所有人的日子都是翩跹的,是美好的,我们可以随时俯首拾花,那捡拾的花朵,是我们在生活中不曾留意的枝头上的坠落,是我们在匆忙之中错过的所有美好,我把它比作生活里的花。我们需要时时捡拾起来,珍藏起来,用这些曾经被遗落的花朵,装点我们的生活,生活并非一味的苦,它还有花朵、阳光、微风、果实、笑颜。
那后一句“霭霭停云追光”,其中的“霭霭停云”来自陶渊明的《停云》这首诗,她想表达的是那停在头上的云,时薄时厚,但云雾终会散去,曾经凝重,或是沉闷的生活,都会因为太阳的破云而出,让我们见到冲破云端的光。
这一生,也如是,便是不断破云,不断追光,不断拾花的旅程。而我希望,我一直拥有一双识花的眼,拥有一颗永不消失的追光的心。
我和热爱生活,不断拾花,不断破云,不断追光的花儿老师除了写作营的相遇,我们还有一个交集就是我们都是光研的同学,我们都同样的追去了光研(光的研习摄影课的简称)的光,我们都追去了同一个叫泓默的人。泓默的名字在我们群里面已经不陌生了,今年夏天的7月份,小暖分享过她的一本叫《梦想花园》的书,我记得当时泓默老师还给咱们读书会的朋友们专门录了一段音频问候大家并分享她的生活感悟。那我这一次之所以要分享《简单的艺术》这本书也跟泓默有很大的关系,这本书是我在摄影学习期间被她强力安利给我的。《简单的艺术》不是一本摄影专题的书,却是一本让她一读再读并多次分享给最好的朋友的书。这本书2017年她在亲爱的生活社群带读分享过,我很喜欢,就第一时间把它买了回来,这本书也变成了我一读再读,经常都会去翻阅的一本书,它从崭新的书页,到上面有了很多的勾画,批注,也做过很多的摘抄和笔记,现在拿出来,书页都已经有些泛黄了,但它与我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每一次读这本书,我觉得和作者是一次链接,和我的泓默老师也是一份链接,她们俩有个共同的特点都把人生的哲学在生活中不断的实践。
泓默对于我的魅力是很大的。她的微信签名档写着:泓默是个梦想家。可她绝对不是一个白日梦专家,她就像一个魔法师,可以将手里常常并行的N件事有条不紊,慢条斯理地一件件开展起来,和她说话一样是慢慢的,软软的,不疾不徐,仿佛那些平行递进的N件事并不会给她带来焦虑,她在用享受的姿态享受着生活和生命的整个过程。
我在她身上看到“忙”的另一种解释。泓默说她几乎365天全年无休,可是在这样无休的状态下,她仍然能够神情自若地一边工作,一边照顾家庭、父母、爱人、女儿,还能够有空堆个肥,写点经验出来;还能够抽空做个手工布包送给朋友;还能够开启100天写作计划,与学员一起日日更新公号,现在又开始更新视频号;花园里的事,早上做一点,傍晚做一点,珍藏花园里的枯枝宝贝做个花环;她还喜欢稀奇古怪的印章,拥有一个魔法宝盒一样的15个抽屉的柜子,每打开一层,都会有不同的欣喜。
泓默也是个小仙女一样的存在,这样的“仙”是沾地气的,又是天真的;她是一个魔法师一样的存在,是一个种草机、挖掘机一样的存在……她也是工作狂,撒娇女、甜心妈、娇妻、园丁、手工达人、创业高手、幸福生活制造者……当然,她能活出别人几辈子的精彩,都是因为泓默是个梦想家。
泓默疯狂地爱着自己的女儿,她从贝儿很小的时候就给她写信,一直到贝儿现在去国外读大学,还是会写给她:“亲爱的贝儿,很想你,我和你说说话。给你看妈妈新拍的照片,小清新的酢酱草,就像我可爱的糖贝儿”真是甜腻腻啊;!
她还是那个爱撒娇的女儿,走在屋子里踢踏着鞋子,是故意在妈妈面前争宠的小女孩;她也是那个有点调皮的小娇妻,每天晚上都会向先生表白一遍,最后还会强词夺理追加一句:“为什么不是你先说!!!”
每次看泓默的照片,我都从她身上看得到一种很有点慵懒的状态,她不是穿西装的白领,她的脸上有着小女孩的天真,甚至有点萌,正是因为她的不紧绷,和她在一起的人才会感到如此舒服自在吧。
泓默说:“植物的萌动、生长、开花或者衰败,会鼓舞我们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信心和对自己的坦诚。”
泓默曾经引用过蔡颖卿的话说过:“素直就是,下雨了,把伞打开。”泓默就是这样的魔法师,她所做的一切,就像下雨时,撑开伞一样简单,而只有魔法师自己才知道,她用了多少年,才拥有了那样魔法。
泓默就是这样一个素直的人,这样一个有魔力的人,后来有同学还给她起了个绰号叫”红魔”,很多同学都给她写过信、写过文章,上面这些文字就是花儿老师笔下的泓默。我也给泓默写过信,去年去广州参加光研5周年聚会是我第二次见泓默,我给他写过一封长信,并在光研之夜当面读给了她听。那天晚上的气氛很热烈、很美好,很多以前素不相识的同学在那样的氛围里都打开心扉,诉说着自己的故事,表白着自己的心声,我怕自己激动的语无伦次,所以提前把我想对她说的话统统写了下来,当我在那样的氛围里,坐在她和花儿老师的身边一字一句的把信读给她听的时候,泓默很感动!
我把这份信装在漂亮的信封里交给了泓默,当然我自己也悄悄的拍了下来做留念,准备这个分享我把它找出来,我给大家分享一段我写的泓默:
(信里2至4页内容:我跟一个好朋友说........我们每一个人认识的泓默看起来一样,又都不一样!)
我记得小暖有一次跟我说过,泓默老师已经印在了你的生命里面,从你的照片里面也能看到你们老师的影子。小暖给我说这句话的时候,我先是一愣,细细回味我也非常的认同,一个人在你生命中的影响,往往是无形的但又是潜移默化的。同样的在她的生命中,也有很多这样的老师,和她的生命紧紧的相连,自从相遇,再也无法分开。其中有一位,小暖把她也带到了我们的生活里,她就是带给我们很多光和能量,大家都非常熟悉也非常喜欢的姗妮老师。
珊妮老师是一个极致认真的人,做一行专一行。极致认真正是珊妮最大的特点之一。她说这是受哥哥影响,哥哥是她的偶像,哥哥曾在她初入职场时对她说过:“恪尽职守,做一行专一行。”
珊妮不仅做到了做一行专一行,更是做到了做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因为热爱,所以专注而认真。
“因为热爱,每天起床蓬头垢面,要不扑到桌上去学习画图, 要不就是扑到电脑前看学员的作品, 一个个点评和回复。”
她说“看到大家每一点小小的收获,开心的样子,我心底感到非常甜蜜。”
她说:“学友们都是离开学校人在职场,但为了自己更好而努力学习,我就想给予她们更多更多。”
这份认真不仅体现在作业点评上,更重要的是对学员负责,对自己的心负责。每当有人想要跟随珊妮老师参加学习,珊妮必然要问TA是否已经安排好时间,能否能做到持久作战,再给予时间来考虑。如果爱请深爱,如果学请全力以赴。她希望教一个专一个,通过她的课堂和自我修为,每个学员都能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成为各自心中喜欢的模样。
珊妮老师很是淡然,她说教导图和阅读是一份值得她一生去做的事业,即使没有一分钱,我也要去做。慢慢来比较快,我想要和更多的同频的人一起去做喜欢的事,有意义的事。
“做自己喜欢的事儿,慢慢前行。”这是珊妮老师的信念,一不小心,这份喜欢的事情变成了她的事业,慢慢前行竟走了这么远。
珊妮老师也是一个真性情的人、一个爱玩儿会玩儿的简单直接的人,前一段,她看到我晓平去桂林游玩的照片,她给我发来信息:德容,你去桂林啦?都被你们的照片勾魂儿了,好想跟你们一起玩儿啊!我们约定以后有机会一定一起出去游玩。我们学快阅的书友在一起聚会的时候,也会自然而然的想到姗妮老师,前几天朋友们给我补过生日的时候,我把我们聚会的照片发给了老师,她第一时间的就回复:爱你们,都是我的最爱,特意为你拍了张照片,祝你生日快乐[拥抱][拥抱]
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有一种感觉,觉得自己在那一群优秀的学友里默默的,老师可能不会太关注到我,我没有像小暖和其他那些优秀的学友一样持续的阅读打卡输出,有时候会觉得很愧疚,有时候也在想也会不会让老师很失望!但是,老师其实一直在那里,她默默的关注和欣赏着我们每一个人,为我们每一点的成长和变化感到欣喜。
生命中能遇到这样亦师亦友的人是我的福气,珊妮老师带给我们的不光是导图和阅读,她带领我们通过阅读、通过思维拓展训练,带去看到更辽阔的世界,打开我们认知的边界,她也带给了我们无畏向前的信心和勇气,让我们不断的去探寻自我,寻找真我。
在探索自我,寻找自我,成长自我的路上,很感恩这些年遇到了这些老师。她们帮助我,引领我一边走一边慢慢的看到自己,发现自己,让我在内心不断的追问自己:我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我从老师们身上学到的这些东西如何让它作用于我的生活?
生活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不会一帆风顺。有时候我们也感动很累,很迷茫,我想每个人都有经历迷茫和困惑的时候,比如,在去年的这个时候,我去回炉参加珊妮老师快阅复训,老师让我们每个人写下具体的目标,我发现我的目标是很模糊的,这些年一直在脚步匆匆的往前走,可是我没有一个清晰的地图,不知道自己将要去到哪里?这样的时候很迷茫,也很痛苦,甚至会很焦虑,特别是当你看到身边和你一起走的伙伴他们脚步从容,走得铿锵有力,前面的路越来越宽广,而你的前面云遮雾障,那个时候我都不知道自己该往哪里走,要去到哪里?而出路又在哪里?只想让自己停下来,在路边歇歇脚,喘口气。
也正是遇到了这样的境况,我才开始深入的去觉察自己,聆听自己内心真实的声音,允许自己停下来、靠一靠,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看看自己的处境,自己有什么?自己要什么?我真正在意和追求的又是什么?在这样的时候我发现了我对心理学有浓厚的兴趣步履向前。,对于自我探索、自我成长有着很强烈的渴望和欲求,也是在这样的时候,通过身边好朋友的影响和介绍,我有机会走进了心理学校,参加了心理学的学习。
时间一点一点的往前走,步履向前,我在2017年遇到了泓默老师,2018年遇到了珊妮老师,2019年遇到了花儿老师和欣频老师之后,时间来到了2020年。2020年是非常魔幻的一年,对我来说也确实是非同寻常的一年。机缘巧合,我走进了心理学校,这为我打开了“心”世界的大门,遇见了生命中最重要的导师,我可敬可爱的师父曲伟杰,他为我的人生高高树起了一座灯塔,带着我一步步走入心理的世界,让我明确和坚定了人生的目标和方向。在咱们爱你如是的写作专题里面,我写下的第一篇文章就是写的我的师父,我从9月份正式入门拜师以来,虽然时间不是很长,但是师父给我的指引和鼓励很多很多,对我的影响也特别大。基于时间的关系,这篇文章我就不选取内容来读了,我把它分享到咱们群里,不占用咱们分享的时间,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打开链接看到。
今天的分享,我没有怎么讲到我要分享的书,却用了大量的时间和大家聊一聊我这几年遇见的人,我的生命中遇见的对我有影响的那些老师们,她们也都有个共同的特点:简单、质朴、温暖、明媚,充满了正能量,充满了能量。她们对于我的影响,并不仅仅是他们所传授的知识,更多的是对于我们人生方向的指引,人生修为方式的示范,以及在这种良性关系中得到的滋养。她们是我们身边的真人图书馆,她们比书本更真实、更生动、更耐人寻味,与我们的生活更贴近,也更容易影响和改变我们。
离我们更近一点,就在咱们群里面也有我的好几位老师:有教我导图和水彩的小暖老师;有带过我导图、健身和生涯规划的归心老师;有教过我正面管教的丽群老师;还要带了我两期跑脑训练营引领着我跑步的玉玲教练,她们在某一个时期,某一个方面真的是以为人师表的身份带着我在向前走。在咱们群里还有很多的姐妹各有所长,三人行必有我师,每个人都是一本内涵丰富、值得仔细品读的书,就像我最近听过的一次分享里面一个叫宁远的嘉宾说的,我们能在这样的一个社群里面这么长时间是大家都有着相同的特质,这种共同的特质是大家都是积极向上,温暖和正能量的,所以这个团体也是正向的,我们彼此赋能、相互学习借鉴,抱团成长,之所以我们是这样的一个群人才会一起走过这么远的路、结下这样的缘!
这一次我领读分享的《简单的艺术》是一本讲生活方式、讲人生哲学的书,书是我们学习的一种途径和方式,但除了书以外,我们学习的方式还有很多,人、事、网、书、路都可以帮助我们学习和成长。今天的分享我主要讲了我这几年生命中遇到的重要的人,她们的生活和她们生活的艺术对我的影响,其他一些分享内容我把它留到下一次来分享。这本书的领读我计划分两次,后天呢我结合书本的内容讲一讲书和作者,也讲讲人事网书路中我其他的一些故事以及写作与我、我与写作的故事,希望小伙伴们能够感兴趣。
这次领读分享的次数不多,我把我在简书里面记录了我最近几年生活和成长的点滴的文章分享几篇给大家,在没有分享的日子里面有空大家可以随意的翻一翻,看一看。那今天的分享就到那这里了,那咱们下一次分享再见啰!
附分享简书:
1、《我的人生小传》
简书开篇是2017年我在光的研习摄影课上的自我介绍,讲述了我从小到大,到遇见你们、遇见“光”的故事。
2、《我的2017》
这篇简书记录了我不平淡的2017年:
2017年于我是很艰难的一年; 2017年于我是充满挑战的一年;2017年于我是加速成长的一年;2017年于我也是满载收获的一年。
3、《我的第一个百本阅读分享》
我的第一个百本阅读,因为困难、因为挑战,完成之后尤其显得意义深远!也因为做了记录、做了分享,更令人回味。遗憾的是后面的阅读虽然也做了记录,但至今没有做系统的整理,回头看到这篇简书对我是个提醒。
4、《用心感受,用心生活》
去年的这个时候,我处于迷茫中,不知道该往哪里去,索性停下来感受一下自己,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5、《我的师父》
生命的本质需求是渴望被看见!遇见一个人,被看见、被懂得是人生之幸事!亦是人生之快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