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从小长到大的院子里心生宁静与欢喜,与家人一起围桌相坐喝茶聊天,这样的幸福实属难得,一个时代又一个时代的变化着,万事万物的变幻着,思想观念也会随着环境改变着。
我从小出生在离县城较近的村里,与农田为伴,我家有一个大院子,住的是一孔土窑洞,又深有大,在我们还小的时候父母翻盖了另外三孔石头窑。我家五口人,有几亩田地和几亩山地,种着各种蔬菜、土豆、黄豆、玉米、荞麦等粮食,父亲在县里开一修理店,家里大部分农活是母亲来做,我最紧要的心思是帮母亲干活能多干一点就多干一点,就怕母亲太累太苦。
春种除草施肥浇地收割,遇到暑假礼拜天,我和哥哥都会帮母亲干农活,每遇到礼拜天帮母亲干活是我的第一选择,从来没有过约着同学去街上转转,这似乎是离我不敢奢求的,虽然我家离县城很近,独自或和同学没有去过街上,所以那个时候,很羡慕城里的孩子,也羡慕不用种农田地的家庭,更羡慕县上石油小区的楼房,总想那个楼房里是什么样的格局与装饰呢?这样的想法从未给任何人说起过!
那时候我和母亲哥哥在地里干活,累了坐下来喝喝水说说话,妈妈常说,以后我们有钱了,给三孔窑洞上面再起一层,我和哥哥也充满了憧憬,再后来我外出上学再回家,发现家里真的起了二层,原来母亲多年前美好的设想真的实现了!
作为农民的子女,带有自卑的笃定,在环境中历练、磨练,有着父母亲朴实特质的遗传,不管三年五年十年,本性从未改变,但是农村与世隔绝的不融世间的能力相对差了很多,个体在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中,必须要打破种种原有模式来面对简单而又复杂的外在世界,君子当自强不息的声音从未停歇过。每面对一次身心煎熬,经历一次身心痛苦,顿感外在世界开阔很多。所以在求学、毕业,我向往大城市,去看广的世界,仿佛大城市才能让一个人展翅高飞,随着环境变迁,工作变化,人事物的经历,经手的几套房,最终蜗居到了北京。
人至中年,又发觉,农村,幽静,院子是新的向往与憧憬,就如那个时候母亲憧憬的二层房,我憧憬的大城市,现在憧憬回归至农村谧静小院,两三好友,一壶老酒与老茶,谈天地谈众生谈自己。
时代的变迁,心与外界的各种交融,思想观念不时的发生着变化,人生无常,事无永恒,即可安住当下,又可憧憬未来,还可接纳一切的变化,循环往复,生命生活生长,大概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