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vin是朋友的儿子,在小学和初中的时候,都是品学兼优的学生,经常被师长赞赏。但升上高中后,却开始叛逆起来,经常与父母争执,令家庭气氛紧张。
有次我问Kevin为什么变得如此叛逆,他回答说:“我都已经长大,不再是小孩子了,应该有百分百的自由,去做自己喜爱的事情,爸妈不该把我当成小孩子来管教。我叛逆是为了争取更多的自由。”
当然,父母的看法可能不一样。他们可能认为,自己本来就有教导孩子的思想、行为、生活规范的责任与义务,适当的约束绝对是必要的。
1.风筝没有阻力,很快就会坠落。
分享一个故事:
有只风筝在空中飞翔,它看到远处有一片美丽的草原和野花。小风筝对自己说,如果能到那里看看多好,那里的花比这里的岩石好看多了。
但是有一个问题,风筝的线不够长,不能飞到想去的地方,于是它又拉又扯,终于线断了。风筝快乐的飞向花草,但是没过一会,就摔下来了。那条似乎使风筝不能自由的线,其实是它高飞的原因。
大多数人以为自由就是能随心所欲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但是这不是自由,是放纵。可能有些跟你差不多年纪的朋友,他们爱在外面待多久就待多久,要穿什么就穿什么。他们可以随时跟朋友出去,想去哪儿就去哪儿。也许他们的父母太忙了,没时间留意子女在做什么,或是根本管不动他们,甚至放任不管。但这样真的好吗?
我不认为所谓的“爱的教育”就是让子女为所欲为,否则爱之足以害之。就像前面故事中的 风筝一样。
2.当水没了限制,便瘫成一片。
有个年轻人多苏格拉底说:“我要自由,完完全全的自由。”
”我也想要完完全全、不受任何拘束的自由。“苏格拉底回道。
年轻人觉得很奇怪:“那你为什么要有约束的自由呢?”
苏格拉底没有回答,只把杯中的水泼到地上。“你现在能把泼到地上的水收集到杯子里吗?”苏格拉底问年轻人。
“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年轻人肯定地说。
苏格拉底说:“我之所以选择有约束的自由,是因为自由与约束,就像这水与杯子啊!”
我们可以将规范想象成一种容器,就像杯子,我们可以用杯子盛水、携带水或者喝水。如果把杯子拿掉,让水自由,但当水没了限制,没有杯子可以依靠,便瘫成一片。
生活没有外力的约束,人往往容易溃散,就像没有了限制的水杯,就无法盛水。
自由存在于纪律中,这就是自律。所以,下回你想要更多的自由时,不妨先问自己是否有足够的自律,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我想父母也就无需设限太多,因为没必要。
父母常会规范哪些事情呢?
通常包括做功课,分担家务,回家的时限,也可能包括使用电话、电脑和看电视的规定,或是涉及你在外面的活动,以及与哪些朋友交往。
完全没限制就好吗?
大多数年轻人都承认,家里没有人管的时候就会乱成一团糟。行为没有约束就很容易走样,甚至误入歧途。还有些人会因此认为父母对自己漠不关心。
因此,不要在羡慕那些爱做什么就做什么的人了,也许他们所欠缺的就是父母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