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申之师,可能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个陌生的名词。不过,这个名词,代表了春秋时期,楚国的一次大胆的改革,这次改革,打破了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度,改为王室直辖。并且第一次大胆使用楚国贵族以外的外姓人士管理楚国所灭的诸侯国,使其成为楚国的附庸国,并实现在楚国统治下的自治。
这段历史,记载与《左传》“彭仲爽,申俘也,文王以为令尹,实县申、息”。楚文王灭掉了很多诸侯国,申国和息国只不过是其中的两个。但是申国和息国在当时,可谓是楚国北上中原的桥头堡,战略地位非常高。楚王在这里设立管辖县制,就可以直接任免当地官员,直接调遣当地军队,而不用通过下面的贵族来间接指挥。这样一来,指挥如臂指使,大大的提高了楚军的机动灵活程度,还打破了贵族私有兵制。
不光是军事上面的灵活,并且改县制之后,楚王直接从当地征收赋税。当地的所有土地,人口,财富都是楚王所有。同时为了保障楚国王权的稳固,楚文王先后建立了“申之师”和“息之师”的地方武装,后来“申之师”和“息之师”又组成了军事联盟,这就是被后人称为“申息之师”的武装力量是保证楚文王新政的实施的厚盾,为楚国的政令统一与中央集权开了历史的先河。
《左传·成公六年》:晋栾书救郑,与楚师遇于绕角。楚师还,晋师遂侵蔡。楚公子申、公子成以申、息之师救蔡,御诸桑隧。从这里看出,楚国以申、息两县之师就能够救蔡国,与中原大国的晋军抗衡。可见“申息之师”的战力之强大,堪称精锐军队。
”申息之师“参加过楚国多次对外战争,屡屡出现于《左传》等史料中。楚国史上著名的令尹孙叔敖善于用兵,楚庄王十七年(公元前597年),率申息之师在(今河南省荥阳东北)大胜晋兵。”申息之师“可谓是楚国争霸天下的重要依靠,扩张之路上的开路先锋,守卫国家的移动长城,楚王的嫡系禁卫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