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讲非暴力沟通的时候特别喜欢这样结尾“我们不仅要有爱人之心,还要有爱的能力,我们现在应该补上我们基础教育中少的一课,就是如何让自己幸福。”很坦诚的说,其实我也不知道什么是爱的能力。我很少去思考这个问题,在这件事情上我过于感性的偏执,我认为那是一种感觉,能让自己为一个人或者一些事奋不顾身,飞蛾扑火。可是那真的是爱吗?我们常认为如果一个人是爱你的,那他一定是懂你的,我曾还写过“最伤不过无言以对,最美不过眉目皆懂。”估计面对这样的论断很多女人要啪手叫好,各个都是一把辛酸泪;男人要真的无言以对了,各个心里都无限憋屈。
因为各种原因两人携手,当激情冷却后,我们真的会相爱吗?今天听了一堂张荣华老师的课,发现,其实相爱一点都不难,做到平等、尊重、做到细节就可以了。但是我们真的懂这些词背后的意思吗?
尊重是提起容易做起难,想想我们是否有被父母塞饭的经历?父母认为吃肉好就不停的给我们夹肉,我们真的需要这么多吗?父母认为学跳舞好,就为我们报舞蹈班,起早趟黑的监督我们练习,我们真的喜欢舞蹈吗?
很多女孩子在表扬自己男友的时候,非常有套路的说“我不需要你做什么,你在这就好。”如果你男友是奋斗型,这段话该多乏味啊。成为妻子后的女孩子显得更务实,会努力老公说“加油,一定要通过司法考试,你一定可以的,一定要给家里挣大钱,全部靠你了。”如果你老公正在犹豫是继续做律师这份他不喜欢的职业还是去做一个自由撰稿人这份能激发他激情的事情,这样的努力该多有压力啊。这些看似爱的话语背后都充满了我们的目的,没有做到尊重的原因极大的可能是我们因为亲密所以希望操纵。从宗教的角度解读爱就是为了使对方得益而投注的精力所做的努力,这里面也包含了一些克制。尊重是支持对方所需要的而非操控完成我们所需要的。
平等是爱情长久的源泉,有时候不沟通会让我们自己处于不平等的地位而在感情中退缩。我有一个很优秀的朋友跟自己女友谈了三年分开了,我会以为他很痛苦,因为他很爱他女友,没想到女友要更痛苦。当我问及分手的原因,他告诉我他再也忍受不了女友对自己工作的指导,这样显得自己特别蠢。我好奇于从他们一谈恋爱情况就如此,为何现在说忍不了了。男人一脸委屈后的大义凌然说“早就忍受不了了,原来我爱她,所以我包容她。”这个情节中国男人应该都不陌生,从小都被灌输担当忍耐,要么忍要么滚,觉得自己不得不如此,其实造成这样局面的是你们自己啊。在爱情中为了赢得爱情,把自己打造成无敌铁金刚,不断的忍让对方不自知,自己又很痛苦,有一种要弥补的心情,当被长久压抑的情绪反弹后,那种要被弥补的情绪会吞噬对方让她也窒息,于是爱情就被自以为是的不得不掐死了。
最后张老师的总结我很爱,要像对待普通人一样去爱对方,在乎不仅要在心里还要在嘴上。不要以爱之名去满足自己的各种欲望,在遇到值得相爱的人之前先整合自己,学会做一个克己守礼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