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连着民心,民生安则民心稳,民生乐则民心悦。”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就研究吸收网民对“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意见建议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广泛深入地察民情、听民声、汇民智,凝聚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合力,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躬身查民情,破解民生痛点,筑牢幸福根基。只有深入了解人民群众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才能使规划更加符合民请。党员干部应当带着感情、带着责任,走出办公楼、走进百姓中,倾听田间地头的心声,真正摸清百姓所需、所盼、所忧。习近平同志就任总书记后,首次国内考察就来到大山深处的国家级贫困县河北省阜平县,走进村民家的中,详细询问粮食够不够吃、取暖如何解决、生活上有没有困难。通过解决当地的实际问题,昔日的贫困村已蜕变为美丽乡村,村民住上了新房,发展起乡村旅游和特色农业,人均收入增长,生动诠释了问需于民的深刻内涵。唯有精准识别“槽点”、疏通“堵点”,将群众期盼转化为“十五五”规划中清晰的指标、务实的项目、有力的政策,方能如春风化雨,让发展温度直抵人心。
诚心听民生,检验发展成色,校准前行航向。“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人民群众的声音是最真实、最直接的民意表达,只有认真倾听民声,才能使规划更好地体现人民意愿。“十四五”规划编制时,首次创新开展网上意见征求活动,短短两周时间里,累计收到超过101.8万条建言。其中来自基层的“互助性养老”等建议最终被写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文件和“十四五”规划,成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一次生动实践。在信息时代,听民声的渠道更加多元,我们更需要畅通民意表达渠道,线上,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通过畅通市长热线、开设网上建言专栏等方式,让群众能够随时随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线下,积极组织召开座谈会、听证会,广泛听取各方面代表的意见。同时,要建立健全民意反馈机制,对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及时进行梳理、分析和回应,让群众感受到自己的声音被重视,增强群众参与规划编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聚焦汇民智,激发创新活力,凝聚发展动力。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关键就在于真正倾听群众的声音。人民群众中蕴含着无穷的智慧和创造力。在中国发展的历史长卷中,人民群众的智慧始终是最鲜活的笔墨。从安徽凤阳小岗村18位农民按下红手印,开创“包产到户”的壮举,到数字经济时代农业创业者借助直播电商销售本地特色农产品。这些来自群众的智慧,正持续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头活水。我们要深入挖掘群众在实践中积累的好经验、好做法,将其系统梳理、科学提炼后吸纳到规划中,使“十五五”规划既扎根于现实土壤,又能引领未来发展,真正具备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成为凝聚民心、汇聚民力的行动纲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