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菜农叔看到一篇文章被多个公众号转载,说的是2018年农村电商整体规模将突破1.2万亿,好一派欣欣向荣。对此,菜农叔有点看不下去了,所以,今天我们要来说一说。
刚看到这篇文章时,菜农叔是喜忧参半。喜的是不管怎么说农村电商的发展是向前的,忧的是这篇文章盲目的乐观,容易把一些对农村电商不太了解的小伙伴带进坑里。
下面来仔细说说。
菜农叔不知道这篇文章的数据出自哪里,也无法查证,我们就姑且认为这篇文章的数据都是真实的吧。从这些数据不难看出农村电商发展的势头是强劲的,是可以让人拍着胸脯说“看,我们的农村电商多牛x”。但是,菜农叔要告诉大家,数字这个东西可以信,但不能全信。
在这些漂亮的数据背后,有多少是刷单刷出来的,有谁知道?刷单只是其中一种手段,相信还有很多暗箱操作的手段是菜农叔不知道的。
所以说,面对着这些漂亮的数据,不能盲目的乐观,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搞清农村电商的本质,摸清农村电商发展的真实情况。什么2018年规模多少多少,这些没有意义,爱谁谁,我们关注的是现在,是2016年。
那么现在的农村电商发展的是什么情况呢?
据菜农叔了解和小伙伴们的反馈,农村电商已经过了那个疯狂增长期,开始进入冷淡期。前期的疯狂资本投入和扩张,现在慢慢都有了结果,除了个别的取得盈利外,大部分都是亏损。目前,已经有很多服务站人去屋空,凋零破败,只剩下一个转租的招牌。
看到此情此景,大部分人都停止了前进的步伐,驻足观望。甚至有些人说,农村电商就是为了骗农民的钱,没什么前途了。既然有人这么说,说明这种情况确实存在。不错,现在各大电商平台都把精力集中到了向农民出售商品这一块。菜农叔在之前的文章中也提到过电商平台的这些做法已经跑偏了,已经背离了农村电商发展的初衷。如果这种情况得不到改善,农村电商的发展将走进死胡同。2018年也肯定不会1.2万亿。
农村电商要想取得长远发展,就要想法将农产品走出去,这是唯一的路。有些地区依靠自己的特色产品,已经成功走出去了。海宁拥有耕地面积50.2万亩,是浙江省最大的日本鳖苗种繁育基地、鲜切花生产基地、肉鸡生产基地和第二大养蚕基地,主导产业有花卉苗木、果蔬、畜牧、水产、蚕桑等。依靠各大电商平台和政府的支持已经将本地的农村电商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如果照此发展,2018年农村电商规模达到1.2万亿根本不是问题。
由此可见,农村电商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只要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 同时,像农村电商这种新生事物,创新显得尤为重要。之前火爆的直播+农村电商就是一个例子,VR+农村电商说不定将来也会应用到农村电商当中来。
至于2018年农村电商规模将突破1.2万亿,你信也好,不信也罢,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把当下做好,少搞些虚的,踏踏实实。搞农村电商不是为了数据,是为了将农产品走出去。
菜农叔微信公众号:菜鸟农村电商(cainiaoc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