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也是挺早的,来到教室,孩子们来的已经不少了,正在打扫卫生,看到我纷纷打招呼。不过刚才进门的时候看到池浩拿着脸盆去接水,只是望了我一眼。好象这个打招呼只有在教室里才打似的,没有形成一个氛围,孤独感便是阻挡孩子们改变的最大障碍。对此行为点评了一下,鼓励孩子们正确的事情,就是要去坚持!
早读不是我的课,坐在办公室里在考虑,积分卡应该进行一次改变了,因为孩子们的热情是那么大,不妨将积分卡设计成两部分,一部分让孩子们自己填上去分数,另一部分才是我来填。让孩子们填的,就例如礼貌方面、纪律方面等等,让他填的同时,对他也是一种自我教育。这里需要冲破一个先入为主的教育偏见:孩子们本性是恶的,会撒谎的。其实真实的表现应该是孩子们是以良善为主的,人之初性本善,撒谎对他们来说,如果不是被逼无奈,决不会去做的,那是违背人的本性的一种外来因素。天生就会做坏事的,不排除有,但是参与教育这么多年,这种奇葩真的是千里挑一,几十年不遇!
今年暑假的时候参加积极心理学培训,任俊博士的讲座中说心理学上研究表明,人做善事会获得最大的幸福感和心理愉悦。我觉得应该是拂去人性之上的尘埃,得到回归的本性自然表现愉悦和幸福了!
那么作为一个师者,鼓励和引导孩子这种源自人性本质的正确行为,不去压抑她,不去扭曲她,便是最应该做的事情了。因为这种东西,才是影响孩子一生和影响未来社会构建的根本因素。
大致考虑了一个积分折框架,准备下午放学前那节课上,与孩子们商量一下。今后要培养他们自主管理的意识。总说孩子们没有责任心,其实应该是我们的教育导向阉割了他们,当明确了自我价值的时候,不再以自私狭隘只以个人为出发点考虑问题的时候,还表现不出责任心,想想也应该是不会存在吧。
今天早上只有两节语文课,计划是继续讲未讲完的配套练习。上课前照例与孩子们一起打扫整理教室卫生。上课以后,接着前节课的内容开始讲起。然后就是开始了一段生气——克制——改变自己,换种方式再讲,再生气的重复轮回,等到下课的时候,也不知经过了几个轮回,楞是没有表现出来生气,而且最后第一节课下的时候,连生气的念头也没有了。不论结果如何,这堂课孩子们放松了自我,本性没被扭曲,而我也对自己甚感欣慰,从而心情愉悦。
其实令人生气的不过是孩子们没有习惯我的讲课方式,课堂里表现不出来谦让,遇到问题总是“鹅鹅鹅”的曲项向我,点起来回答吧,就答非所问都没明白我问的是啥。好象举手、抢答便是他们唯一需要关注的,正确与否,那是什么?因此,课堂里不遗余力的首要教给他们的,便是学会“聆听”,再一次的将“聆听”板书在黑板上,然后刻意压低自己的声音,改变自己那种唯恐他们听不见而吵嚷似的语音,转为一种朗诵似的抑扬顿挫;改变自己唯恐他们记不住而一次次的重复,惜字如金,不多说一个字。刚开始,真有点不习惯,下意识的就要扬起嗓门,下意识的就要再次重复强调多言,但是还是硬生生克制了下来。怎么能要求别人改变而自我不动呢!多年以前看过一个禅宗的故事,就是著名的“风动铃动心在动”,有些深奥拗口,但确实是这样,对世界的认知,不同的心境展现在眼前绝不是同一番景象。
孩子们另一个让人控制不住想要生气的表现,就是他们对于知识的淡忘无知。三年级,除了字词以外,应该对一些简单的句式修辞有比较清晰的认知了,写作上也应该能够说清楚一件事情了,但是我所面对的孩子们却对此都没有一个系统的认知,他们都是在等待老师的讲解,从没有主动对一些语文知识进行分辨,更不用说初步形成知识树建构了。在去年带另一个班孩子数学的时候,就已经深刻认识到,知识对于孩子们来说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啊,哪怕你把他怎么样,他不知道还是不知道,因此老师能够做的不是去生无谓的气,更不是讥讽羞辱,而是建立一个学习知识的氛围,引导孩子们去以获取知识为应该面对的第一要务。下一步,应该结合课文的教学,将这些知识系统化的教给学生们。
第二节课,不到5分钟就将第一部分的内容讲完了,开始将时间留给孩子们改错。然后就又是面临莫名的生气。那几个学习很差的学生,从改错的情形来看,上一节课讲解的基本是无用的。尤其是徐俐文,我让他自己评价一下自己的作业,他说了两个字:邋遢!而改错,根本就没记住我讲的,还是自己在想当然的胡改一气。这部分学生的认知能力,应该还在一年级的阶段,必须要讲一个做一个才能记住。可是,这不是我要的啊,他们三年级了,已经要迈向句段成篇的阶段了,还停留在结字成词,连词成句的阶段怎么行。对于这些“特殊”的学生的提升计划,要付诸行动了。
中午的时候,徐玉婷跑来对我说:老师,我想了一个帮助赵婧婍的办法,我们每天听写她两课的生字。赵婧婍是和徐俐文一样,作业完成最慢,老师不盯紧,他便蒙混过关了。这样的学生有4个,每组分一个,于是在班里多次鼓励学生们帮助督促一下他们。徐玉婷很热心,表扬了她并且将她的计划修改为一天一课,同时嘱告她:自己的学习才是最主要的,只有自己学好了才能真正帮到别人。其实徐玉婷自己的学习也并不是太好的,但她真的很热心。走进教室的时候,看到她和王彦斌正爬在赵婧婍桌子上帮她听写呢。着重表扬了一下,算是一种导向吧。
下午最后一节课,与孩子们一起讨论了一下积分卡。尽管他们说的都不是在点子上,其实就是不符合我心中的标准答案,但是能够借此培养孩子们聆听和表达,不是一个很好的开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