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得到”上听了一个关于健康的课程,叫《怎样健康活过100岁》,很认同老师的健康理念,于是对主要内容做了摘抄,发给爸爸妈妈和需要的人,让大家随时可以查看。
从概率上讲,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我们这代人已经有很大概率可以活过100岁了。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活过100岁,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健健康康的活过100岁,怎样才能度过一个尽可能健康的老年生活呢?下面几个问题会给出答案。
1. 长寿是由什么决定的?生活中的什么习惯能帮助我们健康长寿?
19世纪在丹麦的研究表明:
人的寿命大概25%由基因决定,75%由自己的日常生活方式决定。
由此可见生活方式对我们健康的影响更大,医学家和人类学家对5个世界上最长寿地区长期研究后发现了一些共同特征,他们把这些特征称为人类长寿的基石:
天天要活动;
饮食有节制;
日日有盼头;
生活不孤单。
哈佛大学教授汤姆·珀尔斯做了一个估计,如果这四点都能做到,平均可以延长年寿命。
* 天天要活动
首先,我们说得是“活动”而不是“运动”。这个活动指的是我们每天在生活中自然就能参与,不需要专门的设施和场地的事。
我们可以多为自己创造活动机会,让自己稍微不那么方便一些。如:出行尽量靠走路、骑自行车,上楼尽量走楼梯,衣服可以手洗,看电视时站起来做做操,这些都可以增加活动量。
对老年人来说,跑步、游泳、增强心肺功能、爆发力的这些活动,其实意义不大。尤其对于提高生活质量来说,提高您的肌肉力量,改善关节柔韧性,提高平衡能力才是关键。推荐的活动是瑜伽和太极拳。
* 饮食有节制
现代很多病都是吃出来的。从医学上讲,
过剩的营养堆积在体内容易出现慢性病。
如糖尿病是糖太多了,高血脂是油脂太多了,高血压是盐太多了,痛风是嘌呤太多,这些病都跟吃得太多有关。
人体为消化过多的食物会产生很多的氧自由基。氧自由基会攻击人体细胞产生病变,甚至是癌变。
所以要长寿,吃得少非常重要。这里面一个是饮食的数量,一个是饮食的种类。
数量上,俗话说“若要身体安,三分饥和寒”,我们平时最好吃饭八分饱。
种类上,不要以主食为主,要以蔬菜和豆类为主。因为蔬菜和豆类营养丰富热量低,不易长肉,而且富含纤维素,吃后不易饿。
深绿色蔬菜还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E这些抗氧化剂。
豆制品含丰富的植物蛋白,豆浆还含有大量大豆异黄酮,可以补充雌激素,对中老年女性特别有帮助。
美国心脏病学会推荐了一个饮食处方,就是把常见的蔬菜如菠菜、芝麻菜、青菜、花椰菜、紫甘蓝、大豆、红豆、鹰嘴豆、绿豆等打成汁,每天早上喝一大杯,甚至有降血压和降血糖作用。
饮食方面还有一点要特别注意的,就是:
要少吃糖和盐,口味不要太甜或太咸。
你可能觉得我每天没吃什么甜食,怎么会太甜了呢?因为我们吃的淀粉类食物,如白米、白面、花卷、馒头、红薯、山药等,它们消化后在胃里都变成了糖,所以“少糖”的意思是少吃含淀粉的食物。
总结一下,“饮食有节制”就是要数量上有控制,种类上有选择。 您可以记住下面这个饮食要诀:
蔬菜豆为主,蛋白主食辅,每餐八分饱,不咸不甜好。
* 日日有盼头
有盼头,就是有目标感,有目标感的人,往往能更积极主动的做事,积极主动的去处理生活的压力和挑战,不容易放弃,所以寿命也更长。
如果您现在回答不清楚自己的盼头是什么,您可以试试以下几个方法:
① 您可以想一想生活中有没有一些您自己觉得特别重要的事,特别期盼或期待的事,然后把它写下来,每天看一看。
② 您可以想一想自己有没有一些特别的爱好或喜欢做的事,那么可以在这些事上多花些时间,把它再提高一个档次。
③ 您可以试着去学习一个新的东西,比如一门新的乐器,学唱歌、学跳舞等,给自己一点挑战,学习一个从来不会的技能。
* 生活不孤单
美国杨百翰大学一项研究发现,**孤独的危害相当于酗酒或者媒体吸烟15支。一个孤独的人,其血压常常比正常人高,且心脏病和脑卒中的患病率是常人的3倍。
所以老年人要学会排解孤独,您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① 要参与主动的娱乐,而不是被动的娱乐。
“主动的娱乐”就是你可以全身心投入在里面,可以手脑并用,和别人互动的活动。如跳广场舞、唱歌等。
“被动的娱乐”就是被动的接受信息,而不需主动反馈的过程。如看电视,看小说等。
② 要走出房间,多去外面和别人沟通和交流,保持一颗好奇心,多学多问。
③ 如果你不不是特别讨厌动物的会,可以养一只宠物,不管是猫、狗还是鸟都可以。
2. 不舒服生病了怎么办?
① 哪些症状出现了必须马上去医院,绝对不能拖?
中国致死率最高的三种病分别是:脑血管病,肿瘤和心脏病。
脑血管病和心脏病,如中风和心梗,起病很急,如果不去医院会有生命危险。所以如有以下症状一定要立即去医院:
· 突然说话不清楚、语言不利索、吐字困难,或想说说不出来;
· 突然看不清楚东西,眼前发黑;
· 一侧脸面瘫,或一侧肢体不受支配,乏力,抬不起 来,或走路时一只脚拖地,甚至不能行走;
· 口角歪斜,流口水,吞咽困难;
· 剧烈头痛或头晕呕吐;
· 胸闷胸痛,有时伴有呕吐、牙痛或左上肢疼痛。
尤其是有吸烟、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心脏病家族史的老人,出现以上症状时需立即叫救护车去医院。
② 看病之前,要做哪些准备?
首先,去医院前要准备好病例、医保卡、身份证、以前的检查结果、影像片子、吃药的药品清单等。
其中“影像片子”,最好准备原片,不要只能检查报告。
如果资料很多,最好按时间顺序整理好,方便医生查阅。
其次,你可以把想问医生的问题拿纸张写下了,避免就医时忘记问的情况。
③ 挂号有什么讲究?
第一,如果您是第一次去看病,挂普通号就行,不要挂专家号。因为很多病都是常见病,治病过程都很规范,专家和非专家看病效果差不多。
第二,挂什么科,你别自己想,一定要咨询医院服务台的护士。
第三,如果你得的是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病,治疗方案也明确了,你最好找一个固定的医生,长期在他那里看。这样他可以提供个性化、精细化的指导和管理。
④ 怎样有效和医生沟通?
第一,对于医生的问题,尽可能简洁明确的回答,尽可能陈述事实,而不是讲自己的判断。
第二,您跟医生沟通时,如果没有听明白的话,一定不要不好意思提出来。这里有一个小技巧,可以礼貌的重复一下医生的话,问他是不是这个意思。
第三,如果您有特殊要求,如希望能用比较便宜的,医保范围内的药,不愿意做有创伤的检查,或希望下次看病时让医生给你加号。这些都是合理要求,可以直接跟医生提出。
第四,医生开的药,服用时要按照医生要求,自己不要擅自做主,觉得没症状就停药了。因为医学上很多病的治疗需要一定周期才能治好。
另外的两个小建议:
第一,您去看医生时,如果没有特殊原因,您应该选择相信医生,而不是怀疑他。
第二,如果有机会认识一两个医生朋友,可以多培养下感情。遇到生病时有个医生朋友在身边会方便很多。
3. 如何战胜慢性病?
老年人容易得“三高”等慢性病,这时你需要警惕两种不良心态:
第一种叫掩耳盗铃,就是不把它当回事,觉得自己只要没症状就无所谓。
第二种是特别把慢性病当回事,却又没有正确的方法,道听途说,自己没有主见或判断,保健品、中草药都尝试,却没有得到正常治疗。
对待慢性病,应该有正确的态度:
第一,要用“发现”而不是“限制”的心态去对待慢性病;
得了慢病,医生会告诉你很多不能做的事情,但对于这很多的“不”,人很难坚持下来。建议您刚开始不要太关注与不能做的事,而要多去想一想自己能做的事。
比如医生让您运动,可您不喜欢运动,您可以给自己一个发现的任务,就是找到自己最喜欢和合适的运动。
第二,要把整个过程当成一个游戏,不断地“闯关升级”;
慢病的控制过程往往很长,无聊且难坚持,你可以把这个过程分成很多小任务,设定每阶段的里程碑。
第三,要花时间学习科学知识,绝不要道听途说,随便相信别的妙方经验。
寻找正确信息的渠道有两个:一是国内正规的优秀出版社,如人民卫生出版社、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等。一是通过医院的医生亲口告诉你的那些事。
第四,一两的预防胜过一斤的治疗——要定期体检,有问题及时发现即使治疗。应做到一年体检一次,70岁以上老人应该半年体检一次。
4.如何科学看待保健品?
先来说两个注意事项:一是保健品不能当药吃。二是吃保健品也要节制。
其实最好的保健品是——水。我们身体60%都是水,营养物质主要靠水来运输,新陈代谢和废物排泄都需要水,所以人一天至少要喝1.5-2L水。建议你每天起床先喝一杯水,平时也拿个水杯随时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