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元宝哥哥满了两岁后,开始有了自己的主张,有了自己的意识后,能区分我与你之间的区别后,很多行为发生了改变,今天聊的是在这些行为出现后有人给标语如何处理?
首先因为我是一个人带孩子,所以说是幸运的,因为日常里没有第二个第三个不同的声音来干涉。
周末或者宝宝想我爸妈的时候我们会回家或者视频,老人还有一些成年朋友喜欢逗孩子,说给我吃你的东西吧,我儿子有时候会给,有时候会拒绝,这时候父母就会说:你真小气,或者会说你看你儿子你得好好教育了!时间短暂的情况下,我不做纠缠,也不在当下进行一些工作,而是避开这个话题,避免继续深入,笑而不答,如果对方还要深入,你可以岔开话题,一般人都会不在继续,如果还要深入,你可以直截了当的告诉对方,一会再聊这个问题,转过来观看孩子的情绪变化,如果低落了就拉高,这个我觉着大家都明白,立刻投入孩子喜欢的事物中,如果没受到影响那非常好。但是不论怎样都不要当着孩子面谈论关于对他教育的问题,只要谈话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不算正面评价的话语,都不要,切记!
有的时候父母也会不依不饶的说,我会轻声说:小朋友小时候都会这样,慢慢就好了,我回家和他聊聊。有时候父母还会当面教育儿子,回家我也会试着去和儿子聊,今天外婆和外公和你聊的什么,有时候儿子会说,我就回答,外婆外公和你开玩笑呢,外婆和外公知道你非常喜欢吃这样东西,或者玩具,所以就看看你有多喜欢,外公外婆呢想再帮你买一些,宝宝应该怎么做,儿子会说谢谢,我就会说那咱们下次多带一些给外公外婆吧,其实这个分享不分享不要太过在意,我们就真的什么都愿意分享吗?不要站在至高点看这件事,当然每个人都想要孩子会怎么样?办法也有,就是你做到,你把你希望的你都做到。
这个时候的孩子强调我的缘故,是因为他刚刚明白自己是个个体,明白自己与别人之间的区别,没有更多的含义,所以当宝宝出现了你感觉不好的行为或者情绪的时候,请先给他一个爱的抱抱,然后平复他的情绪,告诉他你明白,你理解,再用其他的进行转移,孩子很“健忘”很容易感性的投入下一段的折腾。他还很稚嫩,请不要随意贴标签,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更多的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不要因为一件事而就事论事,忽略事背后的孩子心理。
保护孩子的幼小心灵,让他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