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每个人都会见到经历的挫折、逆境,甚至还可能遭遇改变一生的重大变故。不知道你有没有在某些时刻就是觉得太难了。甚至不知道怎么样才能度过这个当下的关口。
本来是不想把这些写出来,但是我知道记录的好处,在以后等回头来看的时候也是一个很好的指导。
就像我们所说好事连连一样,不顺的事情也会排着队接踵而来。
工作不顺,从年初就开始计划的辞职,到现在也没有能够顺利结束。
工作的事情还没有落定,赶上父亲的身体检查出了一些问题,心脏动脉血管堵塞。在一个貌似状态还好的现在和不确定的更好的生活水平的将来之间摇摆了很久。还是决定做了手术,找最好的医院,找最好的大夫,挂号、住院,安抚父亲情绪。幸运的是手术非常顺利,我爸的生理状况身体条件恢复的很好,已经快接近手术前的水平了。
家庭中,在我父亲手术之前,即使他已经处于退休的状态好几年了,但是在他内心是似乎并不服输并不满足于每天吃饭遛弯儿。
他心里应该有一个目标,就是要为他的儿子奋斗出一些东西或者置办一些东西。但他也意识到他自己的身体,并不太允许他做很多事情。这时刚好有个机会附近找了一个合伙人是一个带着几十个人的小包工头,父亲负责找资金,剩下所有的事情都有这个小包工头来负责。
由于父亲本身没有储蓄,在合伙人的鼓动下,父亲利用自己教师的身分,独自出面在一些借贷公司贷了款。当工程做完的时候工程款迟迟没有到位。这时,父亲要承担每个月的贷款本息的还款。合伙人不靠谱,他并没有尽到一同还款的责任。而且产生了很多没有被记录下来的财务信息,对于许多的支出和资金使用情况合伙人并不打算承认。
由于贷款的数额并不算小,而父亲并没有足够的还款能力,所以最终这些贷款的每个月的还款责任就由我来承担。而这个数额超过了,我每月的工资。
当这个过程持续,也是我觉得现在比较难的原因之一。
父亲很固执,容不得别人说他错。爱发脾气,经常对我母亲发脾气。父亲曾经得过脑梗,所以我不知道他的这些表现是不是有生理上的病变因素,但是最终的结果是我很难跟他有效地沟通。这是让我觉得最难的地方。
最近也一直在全力的处理这些事情,我不知道这能不能称之为逆境,但是我发现一个可怕的现象,就是我有了更多的负面情绪。
但是负面情绪并不能帮我解决任何问题,我尽力的想让自己回归理性。
我们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其实大家往往忽略了第一条,汉代人赵歧所做的《十三经注》中说:“于礼有不孝者三者,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
虽然不能完全照搬意思,大意是可以理解的。子女并没有能够有效地在事情发生之前,劝说父母停止做那些大概率会发生负面结果的事情,子女也是要付有很大责任的。
但最终,当我们面对既定的事实,要追寻的,应该是面对生活的勇气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获得幸福和财富,是我们认知的变现。
焦虑和痛苦,也是内在认知的外在表现。
我一直在思考,当我们觉得自己处于当下很难的状态时,应该如何理性的思考。
直到我看到这本《幸存心理学》,发现其中几个方法对我很有帮助,现在分享给大家。
第一,避免盲目的积极心态
简单的认为积极思维一定能帮人们走出逆境,会产生相反的结果。 有研究表明,鼓励自己“没有什么大问题”“一切都会好起来”,有可能降低自己努力改变现状的行动力。盲目乐观会导致人们期待奇迹,不愿面对现实。
我理解这是一种逃避具体问题的自我麻痹。
放弃不切实际的目标,才能认清真正的希望,这样的乐观才能真正推动个人找到真正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实现个人的成长。
荷兰游泳选手马尔滕·范德韦登19岁就是当地的游泳冠军,但却患上了致命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游泳生涯暂停,三年后痊愈,重回泳池。
但他没有一味地鼓励自己,他明白自己成为世界冠军的希望不大了,所以不再像以前那样瞄准国际比赛冠军,而是努力赢得小型比赛。在这些小型比赛中,他一次次夺冠,然后取得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10公里马拉松游泳的参赛资格。
他清楚自己并不是这里最强的参赛选手,所以比赛的时候故意落后,避免遇到别人游泳时划过来的水流。他在最后拼尽全力,竟然获得了的冠军。
书里说,马尔滕就不是那种相信积极思维可以战胜一切的人,相反,他非常谨慎,步步为营。他的态度比积极要消极一些,但又比消极更实际,这种状态才是真正的希望,或者说是有基础的希望。
这种思维要求我们充分了解现实再做判断,跳出所谓的积极思维,直面现实,仔细规划。不要念叨“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而是问自己“现在要怎么办”。
第二,保持自信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心理学家泰勒创造了“积极错觉”这个概念,说白了就是自我膨胀,对自我的控制力的高估。
简单来说,这是一类特别有自信心的人。
对自我控制力的高估,常常使他们有自信愿意冒各种风险。别人眼里的危机,在他们眼里就是机遇。 他们也会遇到失败和重大挫折,但是失败后,会马上站起来,再次尝试,直到成功。
结合刚才提到的“不要盲目乐观,要做有基础的希望”,作者提出一个等式:现实看待当下处境 + 强烈认为个人有能力控制自己的命运 = 基于现实的希望。几十个研究都曾证明,基于现实的希望可能创造更好的结果。
其实这两点简单的理解,就是对于外部的因素的评估要尽量客观,对于内心的信念,要尽量积极。
第三,适当的宽恕
不管是精神上还是生理上受到伤害。往往会给被伤害者带来仇恨。
但是心理学研究显示,不原谅、记恨,对精神健康的坏处显而易见。有研究人员发现,有些疾病更常发生在喜欢记仇的人身上,他们得心脏病和高血压等疾病的可能性更高。
研究发现,越是不原谅就会陷入绝望,更可能导致抑郁。而原谅和希望之间的关系也十分简单,原谅就是不再幻想着改变过去,意味着打破你和过去之间的心理联系,不再执着于改变已经发生的事,让人获得解放。
第四,陪伴
研究显示,对遭受创伤的人来说,身边人的力量至关重要。1997年,荷兰阿姆斯特丹市的长寿与衰老调查,历时两年半,访问了近3000位病人,来研究社会关怀和死亡率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
研究人员分析了受到创伤的人们生活中接受的各种外在关怀,包括是否已婚,是否有伴侣,朋友、家人的数量,以及调查者对受到的关怀的评价。
结果表明,精神支持被证明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
实验结果还显示,接受较高程度情感关怀的参与者的死亡率,是其他人的一半,接受情感关怀较少的群体,死亡率达到了13%,而前者只有6%。
事实上,如今很多心理学前沿研究都认为,他人的关怀能给受到创伤的人提供情感缓冲,使他们较少受到创伤后精神疾病的困扰,甚至能帮助他们获得创伤后的成长。
这一点给我们的启示是如果我们身边有受到创伤的人,我们要尽最大的努力去陪伴他们,如果我们自己是受到创伤的人,那我们要主动寻找周围的朋友和亲人来陪伴。
尼采说,凡不能毁灭我的,必使我更强大。
努力寻找自己的力量,知道感激懂得感恩,努力发现生命的意义,看得更远。或许我们会更能接受当下的自己,也会更好地发现新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