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幼儿园开始,让精神流浪汉走开
——中华启蒙经典诵读工程指导师研修班学员心声采撷
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读了这段话,深感生活于这样一个伟大时代而自豪,我们文化自信有希望了,在这新的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定大有可为。
我生活的城市算是三流城市,生活中处处可以看见受西方文化浸染而留下的疮伤。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生在学校正确教育下,还有爱国情,还立志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读书”。可我所接触到的一批大学生、激进主义者不仅没有了信仰,而且言辞中充满反党言论,外国月亮就是比中国圆等。看到这样一批精神的流浪汉,心中甚是悲哀,十年后、二十年后,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重担交给谁。敢交给这样的大学生吗?敢交给这样的精神流浪汉培养出来的孩子吗?我不知我所接触的大学生、激进主义者在哪里受到了西化影响,但我知道他们的骨子里已没有中华传统文化的基因了。这可怎么办啊!完成中国梦,惟有一条路,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如何弘扬?习在2015年6月28日党校的重要讲话中已有明确指示: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
然而中华传统文化浩如烟海、博大精深、门类庞多,且失传严重,复兴工作任重道远。这几年在学习了中华传统伦理道德教育后,深感自己学识浅薄,亟需充电。尤其是听了邓卫东、徐健顺、朱子辉等大德老师的课程,我一次次被老师们充满能量的课程而感动。没想到这些被很多人不屑一读的童蒙经典,藏着古圣先贤的大智慧。我更加认识传统文化魅力无穷,单是古私塾的吟诵其中含藏的教育之妙就值得终身学习。这是一条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教中国人有中国样子”的好办法、好捷径。
未来我特别希望办一所有“中国味”的国学幼儿园,从根本上恢复中华传统文化,尽我的能力培养一批“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有道德、有理想、有传统文化基因的孩子,为中国梦奠基,为民族崛起奠基。惟愿吾梦成真!
中国幼教大时代,欢迎您来到北京果雪儿原创在线学前教育直播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