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咨询咱们的10个宝妈里,起码有9个都在问小儿咳嗽。
关于小儿咳嗽有痰等呼吸道症状的原理和处理原则,前面已经专门整理分享了,看来还是不够。行,今天再增一道猛招,由其他老师所研发出一道新食疗方:舒心汤。
作用:调脾胃、化痰止咳平喘、调肝利胆。
基础方:炒山药50g、炒麦芽30g、炒薏米30g、橘皮15g(理气和胃、化痰止咳)、茯苓30g、芡实30g煮水当水喝。
加减方:
有寒的加姜2-3片、大栆3-5个。
如果寒湿较重,把生姜改成干姜从15g加到30g ;
有热的加丝瓜络30g(清肝胆肺胃热、化痰)。如果热重,加莲子30g;
有发烧或有心火的加赤小豆30g(利小便清热、去心火);
有出虚汗的加浮小麦30g;
有大便干结或便秘的芡实减半或者去掉,用芝麻仁20g代替,黑白皆可以;
有腹胀肚痛明显,把橘皮加量到20-30g或加萝卜籽(莱服籽)15g;
有心情不好,加佛手瓜15g;
有腰膝酸软无力,加核桃仁2个。
注:此食疗方主要是从脾胃调节的,不局限于咳嗽祛痰症状,所以可以长期使用。但要注意在没有热的情况下丝瓜络减半或者把姜加倍。用量之所以那么大,是因为当作白开水喝上一天的,而不是按顿服用,所以不论大小都是这个。
这道食疗方公布后,妈妈们后面又提及了不少疑惑,接下来我会一一分解。
煮法解意:
大火煮沸后转小火再煮10分钟就差不多了,不必拘泥;
至于口味,可以等熬好后适当加糖来调和。寒加红糖,热加冰糖;
至于喝多久,根据身体的症状反馈来,可以先喝一周观察看。
人群解意:
六个月到一岁的宝宝也能喝,全部食材量减半即可;
孕妇也可以喝,但丝瓜络量得减半;
哺乳期妈妈考虑奶水问题,可以把麦芽换成鸡内金或者神曲10g。
不论男女老少,都可以按基础量,当水喝上一天的,如果觉得浪费(想偷懒),也可以喝上两天。
食材解意:
山药,选用干的,新鲜的太滋腻助湿,造成不易消化。如果没有炒山药,需要量减半,在有发热的情况下可以用生的;
“橘皮”原本是用“桔络”的,但是考虑到不好买(能买到的就用回“桔络”)。橘皮,用自家晒干的就行。实在没有的可以到药店买;
选用丝瓜络是因为它经过仔细筛选的,没有啥味道,也没有所谓的毒副作用。说说丝瓜络,它有理气化痰通络排脓的作用。至于丝瓜络有点偏凉,但不是大寒之物,想想丝瓜汤就知道了,所以可以放心应用;
赤小豆是啥?红豆有两种:一种大红豆是健脾补血的;一种小红豆就是赤小豆,清热解毒利湿的。别混淆了哈。
寒热解意:
什么叫有热?比如口臭、眼屎多、鼻子干燥、口腔溃疡、中耳炎、小便黄赤、大便干燥便秘、舌头起点红、舌苔发黄、黄痰等常见的上火症状,这种情况下考虑加赤小豆和丝瓜络。
什么叫有寒?比如清鼻涕、舌苔白厚、怕冷、出冷汗等症状,种情况下就适当加大姜栆的量,等同姜栆汤的用法。寒重的姜多加,热重的多用赤小豆。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寒热错杂、外寒内热或者内寒外热。这时候可以把姜栆、丝瓜络和赤小豆都加进去。
或者辨别不出来到底是寒还是热的,这也好办,可以都加进去。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的,一开始姜栆可以少量加,喝过几天之后就要加量,这是因为赤小豆丝瓜络吃多了会有凉意出来,所以要加姜去中和。
关于小儿咳嗽的补充
最近南方流感很重,发烧咳嗽等不断,因为近期气候仍很炎热,导致气机本降而不降,肺金收敛之气不及,肝气相对暴亢,多内有积热之象。
肝气上逆、肺气下降,这样的形容还是过于笼统的。如果想准确去辨别,通过症状会更好理解些。
比如说,脾气大、眼睛不舒服、多顿咳、还有一些上火症。顿咳,指一咳起来就不停,然后就不咳嗽了,过会又咳嗽一顿。啥叫顿?想想三顿饭就明了。
所以要以降气为主,推肺经、肘窝拍痧、推背、胁肋部擀皮、揉地筋等这些多做,有利于咳嗽症状改善。
附:
肘窝拍痧可以排心肺毒气;
擀皮,把皮捏起来就可以了,不用提,捏到发红发热然后有点出痧的感觉就行;
揉地筋,大脚趾翘起来,露出来的那条筋。抹点油后推,也可以拿刮痧板或扶阳罐温刮。揉地筋清心胆火、降肝气,调理一身之气不通,促进胆汁分泌而帮助脾胃消化。能壮胆、促进生长发育。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妈妈懂营养,宝宝少生病!还有很多想写的,想对妈妈们说的话,下期更新见!
写作编辑:首席儿童营养师
本文为【小儿好养 (微信:axsxehy)】原创文章,欢迎转发或群发给身边的妈妈群体学习,让更多的孩子实现少生病少吃药。
如需转载请向本公众号后台申请并获得授权。
爱心树小儿好养,是一支专注为婴幼儿童、备孕、孕产妇及产后妈妈群体提供健康管理服务的职业营养师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