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介绍一下我自己,鄙人大三在校生,在三线小城市读书。平时自由支配的时间比较多,为人古灵精怪,思想跳脱,热爱生活。下面我来讲讲我是怎样安排自己的周末,不按时间顺序。
周末的准备工作
周末的前一晚一定要早睡,至少要比平时早一点睡觉,给自己一些心理暗示:周末是珍贵的、不宜虚度的。睡前一定要尽可能把能影响体验感的因素排除,例如:未完成的工作、洗衣机里还没晾的衣服、没倒的垃圾等等。然后安安稳稳地睡个觉,必要时候我会服用一粒褪黑素助我入眠。
周末的必要安排
周末有两天,一天24小时,除去必要的睡觉时间,我们有接近30小时的时间安排行程。充裕的时间赋予我们多样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我会保持几个必要的安排。
认真地个吃早餐:平日上课时间我没法好好吃个早餐,一般都是路上随便买点吃的,有时甚至懒得吃。周末时间充裕,可以好好吃个早餐,吃一个无拘束的早餐——没有时间限制、没有价格限制。
晒太阳:晒太阳好处多多,除了能够预防皮肤病、增加维生素D,还能够增强自身免疫力。当然我不是为了这个而去晒太阳,而是沐浴在阳光中能够让我心情愉悦,一切烦闷暂时迎刃而解,所以我会保留这一节目。
散步:不只是在公园散步,有时候周末出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会选择步行,在沿途观察车水马龙和人间百态,吸收人气,令我心情愉悦。
非必要安排
上面是我的必要安排,下面是我的选装节目,因为需要耗费一些精力,所以我会有选择地进行一些。
户外活动:户外活动种类多样,我对其定义是进行远离石屎森林、亲近大自然的活动。如果状态良好的话,我会提前策划好穿越路线,花上一天半天的时间踩踏松软泥土。精力有限的时候,我会拿上钓鱼凳和面包去河边看书或发呆。不管是高强度还是低强度的户外活动,只要能够让我们摆脱熟悉的环境,就能达成我的目的了。
阅读马拉松:简单来说就是看书看一整天,在任何可能的地方,选择一个合适的姿势看一天的书。如果在家里我会不停地换位置,例如在床上看一个小时候又转战去阳台,如果想去外面我可能会去图书馆或者公园,又或者坐在公交站看书。
出趟远门:我应该和很多人不一样,有时候出门不图目的,只是单纯想出去。有时候我会开车去郊区的海边,有时候我会跑到很远的地方吃个饭。享受“在路上”的这个状态,不问预期的成效。
如果一整周饱受折磨而没有力气去安排周末,我会留在宿舍或家里做一些别的事情。
收拾物品:有的人把收拾房间和断舍离画上等号,其实不然。我讨厌扔东西,这对我来说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我比较倾向于把东西收纳好。例如寒假的时候我把房间东西收拾了好长一段时间,我把小学的值得留念的东西放进一个箱子,初中的放进另一个,高中的又放一个。收拾东西一定会花很长时间,但能换来很大的成就感。
打扫:当你开始大规模地收拾东西,一定会带出一团一团的灰尘和垃圾,因此被迫成为扫地工。
发呆和幻想:允许自己无目的地发呆和幻想,但结束后要进行文字记录。我觉得这种状态有点像孩童时期的无拘无束不设条框的画作,他没有深度没有门槛,却能把你的想象力塑封起来。
睡到天荒地老:一个字,睡。如果天气不佳、身体状态不佳,允许自己颓废地无目的地睡过这一天。当你把周末前的工作处理好,你也就没有那么强的负罪感了,就能尽情享受昏暗的光线和柔软的床铺。
写在最后
其实看到这你就会知道我周末的安排大概的套路是怎么样的:摆脱平时紧绷的状态,不计成效地“浪费”时间。希望大家都能获得一个令自己满意的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