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在全国十数所高校的翻译论坛、研讨会以及工作坊讲过计算机辅助翻译(CAT),限于时间,好多背后的故事没有展开。这些故事是我在山东师范大学讲课的时候不时跟同学们分享的内容,对于他们了解CAT的发展史不无帮助。为了弥补工作坊中往往没时间讲这些故事的遗憾,我特开始这个《闲话CAT》系列,跟大家唠一唠我个人的计算机辅助翻译应用、教学和研究方面经历的一些事儿。本系列文章大多是闲暇时间,“口述”给讯飞语音输入,在OneNote中记录,等有了时间又在电脑前编辑的——这是我近来努力尝试适应的工作方式,可以大大减少端坐在电脑前的时间,写文章的效率也大大提高,对于考虑成熟的话题,基本上一个小时能有2500-3000字的草稿出来。
2002年,我接到了湖南科技出版社编辑的电子邮件,问我是否愿意翻译《链接——网络新科学》(Linked—A New Science of Networks)。之所以能接到这个邀约,是因为三四年前山东大学的李绍明教授提携我,约我合作翻译了《宇宙为家》一书,我译的部分没有让编辑失望,编辑也有意多与我这种英语专业出身,同时又尚能基本理解科学主题的人合作(编辑告诉我她负责的科学书中,只有李绍明老师和我两位译者是这种背景)。
这次是我第一次独立翻译较为重要的科普著作。动手之前我先阅读了这本书开头的几章,分析书的特点。许多人觉得科普作品语言简单,相对翻译起来也容易,不仅一般读者这样认为,连翻译教学界和研究界也往往流行此种论点。对于此种论点,我曾写专文反驳(参见笔者的论文“科普翻译的挑战”,《上海翻译》2012年第1期)。“科普”,虽说是普及科学,那也是要普及给有相当的科学和理性思辨能力的人——并非所有的科普,都是要求人人读得懂。事实上,湖南科技引进推出的“第一推动丛书”,一般真的需要较为扎实的高中理科知识,才能读懂。社会上普通读者,甚至包括很多的大学文科学生,读起来一般都会有难度。读起来尚有难度,何况翻译?
《链接——网络新科学》是一本科普性质介绍复杂网络研究的源起、过程和初步成果的书。这本书叙事生动,充满真知灼见,里面所描述的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新视角,去了解自己周围相互连接的世界。
《链接》一书的封面
接手这本书后,我恰好正在摸索Déjà Vu的用法。这款软件的设计与此前接触的雅信CAT和Trados等截然不同,没有努力融合(迎合)Word的操作界面,而是有独立的软件界面,完全不依赖任何其他的文字处理软件。由于摆脱了对其他程序的依赖,Déjà Vu的设计者就无需想方设法在其他程序既有的快捷方式和菜单体系之外,构建自己的操作规范,因此许多操作也就更为直接,且易于接受和记住。比如,Déjà Vu中,Ctrl+S是搜寻翻译记忆的快捷键;如果它是依附Word的插件式CAT,那么这个组合键就已经被Word占用,是起存盘作用的,在那种情况下,CAT就必须避开这些已经设定好的快捷键。而现实情况是,Word几乎占用了所有最简短的功能键和字母键的组合方式,要想避开,势必令“抱Word大腿”的CAT的快捷方式不那么“快捷”。
此外,Déjà Vu构建在数据库基础上,运行稳定,且具有每个翻译单位随编辑随存储的特性,即使遭遇突然断电等事故,也不会丢失大段文字,这一点对于整天要进行原创性文字录入的翻译来说,特别有帮助。
经过对Déjà Vu的初步摸索与了解,我决定在翻译《链接》这本书的时候使用它。事实证明,这个决策非常正确。Déjà Vu占用计算机资源少,能流畅地在我的台式机和一台配置很低的笔记本电脑上工作。在Déjà Vu中工作,随时都能方便地在表格界面中看到原文和译文,特别便于校改。另外,Déjà Vu对翻译项目所涉及的各种文件的管理非常清楚,便于在不同的电脑和存储介质之间进行转移。这些特性能让我充分利用在家和外出的时间,分别在台式机和笔记本上工作,提高了时间利用率。另外,由于Déjà Vu可以实时添加术语(这是真的:好多早期的CAT软件必须单独制作术语库,无法实时添加术语),这样可以将术语的积累工作融入整个的翻译流程,而无需事先给翻译项目配备任何“词典”。所有这些因素,给我翻译《链接》这本书带来了巨大的帮助。此书后来获得的评价不错,有书评还专门提到译者的态度非常认真。不能不说,CAT软件所提供的原文和译文“如影随形”的匹配显示方式,为译者随时检查核对,以及初稿完成后的逐句严格审校,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相应地保证了译文可以达到较高的准确度,提高了译文的整体质量。
Déjà Vu的界面
Déjà Vu吸引我的地方很多,这些功能我将在后面专文阐述(敬请期待:Déjà Vu——早熟的机辅翻译工具)。
我觉得Déjà Vu最好的一点就是提供了一个简单的《上手指南》,这个手册写得非常清晰易懂,以一两个待翻译的文档为案例,教给大家创建一个最简单的项目,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开始翻译,体会计算机辅助翻译带来的优越之处。那时,我恰好有几个日语专业的朋友也在做翻译,而且翻译的内容多有重复,所以我在第一时间把《Déjà Vu上手指南》翻译成了汉语,供他们参考。我本人也因为通过翻译这本手册,而更深切地体会到了这款软件的优越之处。
此外,我还把翻译的这个手册的中文版,第一时间上传到了高明先生(现在是澳门博士翻译公司的老板)主办的《翻译中国》网站上,很快获得了反响,高明还在网站论坛特地开办了一个Déjà Vu专栏,讨论这款软件,当时活跃的用户在全国有几十位,这批人成了全国最早,学习使用这款软件的用户,而我无形中也很可能成了在中国第一位推广Déjà Vu这款软件的人。
在网上,大家还能搜到我最初翻译的这本《Déjà Vu上手指南》
随后的几年里,我又尝试过多种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经过评估对比,我选择了采用Déjà Vu进行翻译,并把它引入教学(2005年在本科和研究生阶段开设了CAT课程,成为国内最早正式开设这一课程的人),带领研究生团队,基于Déjà Vu进行协作翻译。在不断积累的基础上,翻译效率进一步提高,尤其是在2003年前后为一家计算机期刊翻译专业文章的时候,借助高质量的术语表,并凭着对翻译内容的熟悉,翻译速度可以达到每日超万字,劳累程度却降了下来,一般五个小时便可完成初译。
如今,我在翻译技术应用、教学以及研究方面,做出了一些成绩。回头看过去,当我试图“连点成线”的时候,我感到,这“似曾相似”的魅力,确实在我翻译工作最需要的时候,帮助我克服了翻译中的重复劳动之痛,让我把翻译实践坚持了下来。
【作者简介】徐彬(1973—),山东师范大学教师。长期从事翻译研究与实践,主持参与国家级项目4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出版译著40余部,1000余万字,如《艺术宇宙》《宇宙传记》《我为什么离开高盛》《世界史的故事》等,题材涉及文学、现代物理学、天文学、生物学、历史、艺术、文化等多学科。国内最早在本科和研究生阶段开设计算机辅助翻译翻译类课程,指导研究生及本科生应用多种翻译技术翻译出版图书30余部,在翻译技术传播方面做出了突出成绩。请关注微信公号【我译故我在】,微博【翻译及CAT研究-徐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