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哥是一位00后,标榜自己是个中二少年。
2015年春季,木爸的工作有了调整。青岛的项目结束,全班人马全部搬去潍坊开建新项目。
木爸木妈纠结了好久,虽说两地相距不远,但毕竟不能天天回家。木妈自己也有工作,木哥也只是小学四年级而已。
权衡很久,木爸最后还是决定跟随公司去潍坊,在公司做了好多年,这次去潍坊,无论职位还是薪金都有很大提升。而且,因为去外地,公司提供食宿,两周可以公费回家探亲一次,条件比较优厚。
最重要的是,木妈说,自己可以照顾好自己和木哥,大不了,实在不行,木爸再辞职回来,重新找工作。
征求木哥的意见时,木哥只关心,以后周末可以去潍坊找木爸玩,就痛痛快快地投了赞成票。
木爸去了外地工作,木妈每天早上早起,做早饭,收拾好娘俩的包包,准时打车送木哥上学。
到了木哥学校后,木妈会步行去公司上班,每天都会提前一个小时到达公司。
木哥每天放学后会乘坐公交车先去木妈公司,等待木妈下班,遇到木妈开会加班的情况,娘俩就点外卖在公司解决晚饭。
虽然,木妈和木哥会常常因为木爸不在家,会有所不适应,日子总归是按部就班地过下去了。
木爸最初担心的,木妈哭鼻子的情况并没有发生。
到了周末,有时木爸回来,会给木妈和木哥带回各种各样的当地特产。有时,木妈会和木哥周五坐晚上的动车过去看木爸,一小时的路程,看看书、玩玩游戏,一眨眼就到了。
每次,木哥去潍坊,木爸都会带着木妈和木哥去吃潍坊的美食,去玩周边的美景。
虽然一家人没有天天在一起,但每天都会通电话,相互报个平安。周末两地相聚,全家都会格外珍惜相聚的时刻。无论夫妻感情还是亲子感情都因为距离的相隔,更加亲密和珍贵。
木哥也变得越来越自律,晚上回家,木妈做饭,木哥自己做作业、看书,无需木妈督促。
木爸看到木妈和木哥的日子过得安稳,也就安心地全身心投入工作,那几年,也是木爸工作的高速上升期,等他从外地返回青岛时,重新找工作的起点比原来高了一大截。
短暂的分别,却让一家人的心靠得更近。虽然不能时时陪在妻儿的身边,但是一通电话、一个信息,都在传递着爱和关心,没有让孩子有任何亲子教育缺失的感觉。
高质量的陪伴,并不一定是身体在一起,而是心在一起。无论天涯海角,都能感受到家人的牵挂,想到时,好像你就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