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手机不太好。要先插充电器,再重启,方能充电。想着去修一下,但是没有彻底坏,就一直推延。尽管颇多不便,但是一刻不能没有手机,就得忍受充电重启的繁琐。
昨晚上看手机入迷,不觉电量快要耗尽,忙插插头,重启。或许是电量太低的缘故,点击重启后再也没有开启。
反复按启动键,无效;又把充电器拔掉,插上,反复几次,还是无效。无奈之下,只能作罢。
看不了手机,内心霎时一片迷茫。之前晚上都是在手机陪伴下才能入眠。看电子书,看视频,玩游戏,现在突然没手机了,感觉一时无法适应。
很快调整好了状态。没手机,那就看书吧。就安安静静地读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不觉两个小时过去。这两个小时过得甚是踏实,有阅读,有思考,有批注,在一些细节上甚至有独到的见解。这比看手机两小时强多了。
手机上也有阅读,但是容易受到诱惑,比如和某人聊天,或者想起一个什么话题,立马在手机上要查……阅读容易中断,思考自然也就不深入,阅读的效果不佳。同时,看手机两小时,看的人头晕眼花,对视力是个极大的损伤。所以,没有手机的时光还是美好的。就像偶尔停电,点点蜡烛也蛮有诗意。
但是,问题很快就来了。没有手机,我连几点都不知道。又没有手表,看时间就成了问题,无奈之下只能打开电脑,一看已经十一点多了,赶快睡觉。为了不让自己迟到,电脑就开了一晚上,一夜迷迷糊糊,睡不踏实。
早上按时起床,洗漱。要吃早餐,才发现手机坏了,不能扫微信,我又没有现金。想了一会,还是先吃再说,早餐店老板也熟悉,不行了先欠着,明天手机修好了给他一起扫。就这样出去吃完了早餐。回来的路上就想,现在手机的作用是真大。没有手机真的是不行的。但是,也不能沉迷手机,要有自控能力,还是要读书,读纸质书。这种阅读的感觉是手机无法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