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做梦,始终出现需求这两个字,可能是产品经理的思维影响了梦境,也可能是最近产品上线很多事情带入梦境了。
这几天产品上线,见了很多要使用产品的用户,因为我们做的产品是跨界的,所以自然见的客户也是不同的行业。
今天有时间就带着需求的梦境追问下跨界这点事。跨界,理解很容易,就是不同行业的跨越合作。
但跨界仅仅是一个过程,昨天追问过,每个过程只是一个答案,这个答案上面应该有个问题。
试问:跨界这个答案=需要 跨界 这个方法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呢?
我个人追问的理解就是: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跨界=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那么不仅就要继续追问,如何通过跨界这个过程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呢?
首先你需要有自己专业领域的常识,对自己领域的提升效率好的方式方法了解,有成功践行经验,然后去跨越行业,连接另外领域有行业常识的人合作,用自己的常识跨界连接行程别人的见识,简单的说就是如下两个组合:
要么是你对行业的理解(潜规则)➕别人在其他领域高维的方法,
要么是你的高维的方法➕别人行业的理解(潜规则)。
自己做了十几年的2B行业,总结行业特征就是六个字 “关系、资源、效率”。
要做到跨界,无非就是一边 有关系+资源,另外一边 有效率,然后:
跨界升级=(关系+资源)*效率 罢了。
这样来看,一个企业,或者一个个人能力的提升就很好的做出竞争力分析了,如果是你(或者企业)有关系+资源,你就要试图寻找能够更加高效使用这些资源的人(或企业)一起深入合作,提升利用效率。如果你掌握领先的效率方式方法,那就要主动连接有关系和资源的伙伴合作,一起提升效率。
再追问深入一点就是:
跨界升级:了解供需关系,寻找供需关系运转的潜规则,寻找潜规则中的稀缺环节,用更高效方式方法满足
1、要升级的行业一方,清楚了解行业真实的供需关系,能够连接供需所需的关系和资源。
2、找到满足供需关系运转的潜规则,把潜规则分解,分析,找到最薄弱或者稀缺环节。
3、通过跨界连接高效率方法方式的一方,实现对行业的商业规则重构或者对规则中的稀缺环节用更高效的方式方法进行重构。
从而使得新“潜规则”更加高效,高质,从而就可以触发供需效率的提升,自然就做到了跨界升级。
何为稀缺:稀就是少,缺就是刚需。很多时候我们能力,就是没有找到稀缺的高价值使用场景,所以变的廉价。
例如打车行业,供需就是司机和乘客的关系,商业规则就是路边等车,互联网领域的人跨界过来,供需不变,把商业规则重构,把原来的路边随机等车 重构成 家里准时叫的新高效规则,打车效率大大提升。
我们经常说“与其更好,不如不同”,并不是说做个二流产品,而是你在本领域也许不是最好的方法,但如果把这个方法跨到另一个领域,跟另一个领域的伙伴深入结合,也许就是另一个领域的佼佼者了。
也许从app 产品角度看,产品本身界面,交互打车软件并不是最棒的,但是从互联网线上信息行业到了打车出行行业,跟出租车专车公司合作,一下子成了出行行业最好的应用。也许这就是与其更好,不如不同。
跨界升级看似是“关系+资源”的更高效实用,但真正要做到并不是那么容易。
从我个人来说,自己的成长,所从事的行业,个人能力的成长为一直是在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希望通过跨界实现价值裂变,我也坚信认为:
这个世界永远没有最好的方法,也没有不好的行业,只有自己的成长是不是够快,看问题的宽度,角度,深度够不够。
要做到跨界,就必须:
提升自己的连接宽度,学会做贵人帮别人连接,别人也会帮助自己连接,学会主动练习表现自己的能力,使得有机会在连接中发现彼此认知供需,确保找到更值钱(有关系,资源,效率)的连接,更高价值的商业规则和稀缺环节
提升自己的连接深度,这需要强大的认知能力,学会正确的学习,剔除我有的就是别人要的认知,看问题,机会多追问,从多个角度,宽度,深度判断并寻找最佳答案,凡事就怕认真,在漫长的认真练习中,形成自己的本能方法论,确保连接的时候,面对供需对象,表现的更值钱(对关系,资源,效率有深入理解),让对方能够更有意愿深入合作。
只有从认知上迭代提升自己,主动练习,逐步形成自己的从业方法论,才有机会解决问题的 角度,深度,都有自己的独特的认知。确保可以有机会可以跨界深入连接,洞察接触到不同行业的“资源+关系”的伙伴,深入跨界合作,有机会实现跨界升级。
跨界升级=关系+资源 的 效率升级
寻求跨界合作=连接宽度+连接深度
凡事就怕认真
每日思考,不求绝对,但求养成思考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