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什么,什么是家?千百年来,人们追逐名利,最终的目的无非是渴望有一个温暖的家,一个让身心得以休憩的地方。阅尽千帆,洗净铅华,终于明白,它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它不需要富丽堂皇,只要有爱有温暖,哪怕是茅屋草舍,蜗居也温暖。
年少时,家是我们成长的摇篮,在这个家里,我们出生,长大,从牙牙学语到懵懂少年,小小的家园,为我们遮挡着风雨,我们看到的是父母起早贪黑的身影,他们辛苦劳作,挣钱养家,只为让我们吃饱穿暖。犹记得儿时,家境清贫,但是,小小的一方庭院,却是我们兄弟姊妹嬉戏玩耍的乐园,常常打翻了母亲的饭锅,踩坏了父亲的烟斗,童年的顽皮少年时的逆反释放着天性,母亲的唠叨,父亲的责备伴随我们一路成长。
青年时,我们一个个离开家,外出上学,工作。家变成了我们停靠的驿站,父亲的期盼,母亲的叮咛伴随我们一路风雨兼程。但是我们常常忘了回家的路,工作忙是我们的借口,谈情说爱更是我们的推辞。那时我们不怕受伤,无惧风雨,因为受伤后我们可以回家,在父母温暖的目光里一切伤痛都会变得风轻云淡。
再后来,我们结婚生子,有了自己的小家,我们忙着经营自己的小家,就常常忘了有父母的大家,我们对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百依百顺,那份过于宠溺的爱胜过对父母的千万倍。我们总以为父母很强大,总以为他们能永远为我们遮风避雨,也总以为孝敬他们的机会有的是。空闲时,我们携夫带子回到父母在的老家,尽情享受着父母准备的美食,恣意挥霍着父母的疼爱。
人到中年时,我们的孩子像鸟儿一样离开了家,白发稀疏地出现在我们的鬓角,这时,我们才终于明白,父母也会老去,没有人在原地等我们,这时一个不经意间,父母,或者其中的一个或许突然已经不在了,我们体会到“树欲静而风不止,人欲孝而亲不在”的痛,也开始明白了,父母在,家就在,父母不在了,我们就真没有了去处。
行走到岁月深处,看多了人间的悲欢离合,经历了荣辱沉浮,终于开始看淡一切名利,开始远离尘世的喧嚣,追求朴素至简的生活,也开始变得恋家,贪恋自己的小家也开始眷恋有父母的大家,终于明白人为什么会千里遥远回家过年,明白了游子漂泊一生却要叶落归根。
家,家是我们幸福的港湾,家是故乡那声声爱的呼唤,家是父母对我们的依依不舍的挂念,还是爱人孩子对我们的殷殷期盼!
家让我们疲惫的心得以休憩,家让我们受伤的心灵得以修复,家是我们在外打拼奋斗的一切力量的源泉。
珍惜当下,好好守护我们的家,守护我们所爱的每一个亲人——我们的父母,我们的孩子,我们的爱人!这样,你就有了一切,你就是世上最幸福的人。
无戒365日更第六十四天